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才上“春晚”呢

(2010-01-10 19:44:53)
标签:

杂谈

  又到要准备“春晚”的时候了,大街上都能看得到相关的广告:“我要上春晚”!要是十几年前,这个愿望无异于毕生梦想。现在不同了,“春晚”有点让人烦。因为每年从下半年开始就要重复一个套路,而且频率逐渐增加,先是选导演,然后是定节目, 换演员,再然后是谈观感,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让人大失所望……看“春晚”就像吃饺子的老规矩,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成了老理儿。很多好东西都是这么被败坏的,要么是因为不由分说的全民参与,比如过去的“打鸡血”,“喝红茶菌”;要么是反复出现,到用滥了为止,比如“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形容,好端端的楞是用得让人起腻……
  中国的人参因为有起死回生的奇效,所以很被外国人看中,继而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结果不久就出了问题。有人对133位天每天吃人参,而且连续吃一个月的人做过检查,结果全部出现了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其中尚有26人咽刺激,6人抑郁,14人浮肿,7人食欲降低,人血压下降……总之,天天吃的结果很是影响人参的原本价值。
  当一个东西频繁使用,而且各处染指时,一般已经在贬值,就像现在的“专家”,可以在健康,心理,社会学,甚至娱乐等多个领域都有话语权,让人对“专”这个字产生歧义,也对“专家”权威产生质疑。现在的人参作用之所以早不如前,一是因为滥用产生的抗药性,二是为求产量的速生栽种,人参中的有效成分缺乏积酿的时间。
  其实,高水平的中医并不太喜欢人参,在他们的经验中,人参有“兴奋剂”的作用,容易造成体质的“虚假繁荣”。因为人参是个从阴引阳的药物,如果一个人阴有余而阳不足,属于有劲使不上的状态,用人参就能点阴化阳,马上能增长气力。但如果这个人已经阴虚,已经无阴可化,用人参就是在“拔苗助长”,在“竭泽而渔”。之所以产生上述的诸多副作用,很像每年春节前被人嚼烂了的“春晚”,被用滥了……
  人们指责、非议或者表达遗憾时往往有习惯句式,比如“连XX都……”,再比如“XX才……”。用“连……”的时候,往往带着低看的姿态,比如“连XX都当领导了……”;用“才……”的时候,至少已经把自己摘了出去,比如“你才没文化呢”。每年,“春晚”被人念叨最勤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表白:谁上“春晚”?你才上“春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