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熬粥的家

(2009-12-15 16:46:37)
标签:

杂谈


   以前记者采访徐帆,她说之所以和冯小刚牵手至今,主要是先管住了冯的胃,后管住了冯的心。这种婚姻的经验倒是很合乎医理,因为中医有“胃喜为补”的理论,胃之所喜乃身之所需,投胃所好,也就契合了身心之需。
   不止一个医生感觉到,目前人们的体质中,阴虚者为多,所以能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才成了目前广告最多的中医经典。这也应了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的理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便在常态中,人体也处于功能微微亢盛的“上火”状态,以此维持生机,为此,人体很容易被火热耗竭得出现阴虚。所以,粥和汤是中国饮食保留至今的独特补养方式,以期滋补时常匮乏的阴气,乃至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对疾病后期留下了“啜热粥”的医嘱字句……粥和汤的性质都是属“阴”的,喝粥就是一种补阴之计,特别是对于磨难中的男人,既符合滋阴潜阳的养生之理,也是阴柔之情的心灵慰籍。
  我大学毕业才知道“银耳莲子粥”,是从一对最早结婚的同学那学到的。妻子用泡了一天的银耳、莲子和糯米放在砂锅里煲一夜,第二天就成了看着都有补养意味的粥。在北方干燥的季节中,在我们还待字闺中的时候,他们已经懂得滋润自己……
  毕业二十几年后有一次去他家,才知道他们离婚了。丈夫新娶了自己带的女研究生,人家刚出国进修去。桌子上扔着的吃了一半的干烧饼,一如他的生活现状,让人想起缺水后龟裂的土地,厨房里也早没了粥的痕迹。我们一起出去吃饭,最后要了个“皮蛋粥”,他喝了一口就开始感慨:“好久没喝粥了”。
     他的妻子小他十八岁,因为怕胖,从不熬粥也不煲汤,更喜欢用水果结束晚餐。所以他总说自己的胃老了,受用不了这种年轻的时尚。于是大家各自默然,纷纷想起他发妻的好,喝粥的好……粥这东西其实是家的符号,要用女人的母性、柔情,小火慢炖出来,给男人以温润的归属感。
 以前濮存昕和许晴演过一个电视剧,叫《来来往往》,濮扮演的老男人最终和年轻的许晴分手,重要原因是后者不能过每天没有西餐的家居日子。那时候的编剧和观众一样幼稚,西餐才被选来作为显示代沟的道具,现在想来,一个从不熬粥的家可能更适合表达阴阳失调的家居生活。最近有报道说,高龄知识分子离异增多,新来者多是年轻女子,我的这个同学应该就是一例。但我总不看好他的未来,他们总让人想起“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中医原理,悬殊太大的阴阳,在身体是体质的偏颇,在心灵就有了孤独的含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