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某城市。在国营二食堂工作的大龄青年刘洪昌爱上了因家境贫寒而放弃了上大学机会的文惠。虽然遭到了刘洪昌的母亲和哥哥百般阻拦,但刘洪昌仍然和文惠结婚了。而文惠的弟弟文涛和妹妹文远对这个姐夫也充满敌意。文惠第二次怀孕之后,家里陡生灾变。十七岁的文远因为和刘洪昌赌气离家,被其街面上的小混混大黄猫糟蹋了。为了给姐姐复仇,十六岁的文涛刺杀了大黄猫。文惠受到这个强烈的刺激出血死在了医院。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使刘洪昌只能将悲痛深深地压抑在心底,扛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多年过去,文达考上了大学;而于秋花却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为了兑现自己在于秋花生命最后时刻的许诺,刘洪昌守着一间小屋,默默地等待亲人们的归来……
看了这部电视剧,让我也学会了很多东西,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生活、怎么恋爱。。。。。。好多地方都令我泪水涟涟,不经意间让我感动。刘洪昌不管在怎样的困境中似乎都能看到希望,遇到困难他从没有退缩,为了何家的生活他尽自己的能力去办,他从不求回报,把整个人、整颗心都给了这个家,别人不理解他,何家姐弟对他不满,处处针对他,他也没有任何怨言,依旧照顾这个家,他用自己的行动逐渐的改变文涛、文远对自己的不满。简单又感动,朴实又快乐,平凡又伟大,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背叛不被惩罚,谁还遵守道德,谁还履行承诺,人要活的有骨气,要活出风格,要活出自我。
喜欢刘洪昌的角色,他也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核心人物,虽然大家对他的评价有好有坏,但是人无完人,他为何家所做的一切都给我们证明了一个信守承诺,一个优秀男人的良好形象。或许他对他的家人、对杨麦香表现的有些过分,可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曾经答应了何文惠要照顾文惠,照顾文慧的家,即使在文惠走后,他依旧不舍这个风雨飘摇的何家。
洪昌的妻子,何家的老大何文惠是个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的女孩。她为了这个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甚至于自己的初恋。她总是想着她的妈妈还有那几个弟弟妹妹,为了这个家她一个瘦弱的女子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她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人,她和洪昌的第一个孩子硬是被洪昌哥哥抢去,她为了不让运昌哥难,为了不让洪昌的母亲为难,做了本属于一个母亲不应该做的事,将自己的亲骨肉交给了运昌来抚养。但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捉弄人,这个善良、美丽、聪慧的文惠年纪轻轻的就因为意外不在人世了。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也没让她看到自己的丈夫刘洪昌。
文远是文惠的妹妹,他从小就给人的印象是不懂事,她如果想要什么,从不顾及家里的情况,想尽方法也要得到,她体会不到姐姐的艰难,姐夫的劳累。洪昌给文惠买双鞋她都嫉妒,她还是个学生啊,姐夫不答应,最后她偷偷的穿到学校了,其实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文惠太宠爱自己的妹妹了,打小就让虚荣心充斥着大脑。到最后也因为毁了自己的清白,最终背弃了另一个一直照顾何家的俊玲姐,和俊玲的丈夫后墩子在一起,还一直和姐夫洪昌做对。
剧中还有一个人物令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个忘恩负义的大学生何文达。何家因为经济困难,孩子多,养不起,于秋花悄悄的把文达送给了别人,是洪昌和文惠把他要回来,洪昌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对何家的努力。文惠走后,按理来说,洪昌完全可以放弃,和一直深爱自己的杨麦香结婚,但是他没有,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信守自己的诺言,对何家不离不弃。他努力工作,挣钱养活这个家,供养何文达上大学,但文达的虚荣心让自己迷失了,在他考上大学后,他姐夫想让他回家为他庆祝,他没有回来,和他姐姐何文远还有姐夫后墩子一起庆祝。在临走时都没有去见过洪昌姐夫。洪昌在家等不住,做了自己最拿手的溜肥肠用饭盒装好,骑着自行车去火车站给文达送去,可是他不知道,文远给他弟弟买的是机票,所以在临走洪昌也没有见到文达,在火车开启的一刹那,洪昌跑着追着,嘴里喊着“文达,吃好,姐夫有钱”。那一刹那,我的心都被深深刺痛了。 文达放假回家后,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唯独没有洪昌的,我猜不出文达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尊礼守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家都说过穷人的孩子知道的道理应该比常人更多,作为他那样的家庭,凡是有点良知的人都明白该怎样做,可是他何文达却不知道。
文涛在剧中虽然出现不多,但也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性格某方面他有时候很像他姐夫,他是个很重义气的好男孩,虽然刚开始百般刁难洪昌,可在他心里最敬重最佩服的人也是他的姐夫刘洪昌。为了替二姐出气,他一时冲动杀了人坐了牢,在牢里的时候他想的最多的人就是他的姐夫,刘洪昌从小就教育他,这个家只有两个男子汉,不管有什么事,冲在第一个的是刘洪昌,第二个就应是他文涛,他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
剧中还有一个近乎和刘洪昌一样执着的人,那就是和刘洪昌青梅竹马的杨麦香,他对刘洪昌的爱可以说是爱到骨子里的,他明明知道洪昌不会和他结婚,但她始终在身后帮助他,无论洪昌遇到什么困难,办得到帮,办不到的想办法都帮,只要洪昌开口。她也算是一个悲剧人物,到最后还是没有和洪昌走到一起,我为他们而感到惋惜!
在这里还有两位母亲也是令人尊重的,那就是洪昌的母亲河文慧的母亲。洪昌的母亲对洪昌有千般万般的怜惜,她爱自己的小儿子,不想让他受苦,可是她也明白理解儿子,所以儿子在每次遇到困难时,心里纵有多么心痛不忍,她还是在身后默默支持这洪昌。我相信她因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再有就是文惠的母亲于秋花,洪昌有句话说的好:妈眼睛瞎了,可是心没瞎!的确,于秋花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是个有骨气的人,她明白洪昌的苦,明白他为何家所做的一切。她算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女人。可惟独让我想不通的事,为什么在临死时他要在洪昌陪夜的那一晚拔掉氧气,她明明知道孩子们对洪昌有误会的。或许是导演为了更突出洪昌这个人物吧!
电视剧的名字叫《家常菜》,故事也很普通,都是生活上的小事,但每一件事都令我们的心为之触动,洪昌就是一普通的厨子,他有他自己的手艺,从开始到最后他都是用自己的手艺支撑这个家,刚开始在国营第二食堂,等到食堂解散后,他又做起了流动生意,还是自己的好手艺,卖起来了盒饭。他做的都是家常菜,经营着不同一般的生活。却招致了大多人的喜欢,于秋花住院时,邻里还有吃过他盒饭的人自愿为其捐款。他不是钱的问题,是他的行动他的付出,他的所作所为让大家感动的。一切都是自愿的。
而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像刘洪昌这样的好男人已经近乎找不到了,有谁能像他那样从不为自己考虑,不管在任何时候想着念着的都是文惠,还有文惠那个家。他在和文惠结婚前是那样一个随性、阳光的人。可在结婚后他有了责任,他要照顾这个文惠,照顾这个家,他对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却想更多的办法挣钱,让文惠过上幸福的生活。文惠生前给洪昌做过一身衣服,但就那样他都舍不得穿,他老说他是个厨子,穿的再干净也没用。故事结尾的时候,知道文远、文涛和文达要回家和他一起在家过年,他早早的做好了一大桌子的饭菜,穿上了那件衣服,而文惠都走了十多年了。为刘洪昌而感动,为他的努力,为他的从不退缩,执着精神而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