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我阅读你的厚重和精湛(江南行纪之七)

(2012-09-22 09:09:16)
标签:

茅盾

乌镇

《林家铺子》

江南百床馆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3/bmiddle/61708c62hca3fbbf12af2&690              江南水乡古镇——浙江嘉兴桐乡乌镇(我的手机拍摄)

 

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镇,流水,是悠悠古韵的载体,是千年不灭的梦,萦绕在每一座桥下,融汇在每一段节奏明快的桨声里。

触摸每一块石头,那纹路里,都深邃着一个个久远的故事和传奇;深入到每一条小巷,那风干的苔痕,都蕴含着历史上江南的风流。

那船、那桥、那些木质的阁楼,都把江南古朴、别致的气息传达给每一个造访者,给心空和灵魂以浸染。

乌镇的水系上,那一轮秦时的明月,早早地将一拨船影送上了富庶的航程;那一排木质的阁楼的某个窗口,在盛唐的微风里,悠然地吹送江南安逸的小调。

乌镇,俨然一个千年的博物馆,数十个朝代的风韵,在这里积聚。水流千古,风貌姿态依然;风动数代,古韵历久弥香。

江南百床馆,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可谓目不暇接,或者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或者装饰华丽、豪华气派;其高超工艺对艺术的感悟及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都在验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江南木雕馆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它雕梁画栋 ,尤其是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表现手法表现得出神入化。

这些木雕,以古朴的风格,细腻精巧的表现手法,刻画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东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坐北朝南,分前后两幢,前幢是3间平屋,是茅盾的卧室、书房、会客室等,有一别致的小庭园。后园有1934年茅盾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和手植的天竹、棕榈。这所房屋是用《子夜》稿酬所建,后幢是二层小楼,整个建筑采用我国传统的木构民居形式,简朴无华。

一座城因为一个人物而名,一个人物又依着一座城而成长。海宁是因为徐志摩、王国维,而乌镇是因为茅盾。静静伫立于街角的故居,并不显眼,可是乌镇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进而滋养他的乌镇文化和风俗自然而然地又走进了《林家铺子》、《春蚕》等著名的作品里。

乌镇观前街围着的一片水面,安安静静地呆在阳光里,怕惊扰什么似的;那水,看上去很柔和,跟北方的河相比,少了一丝凌厉;河埠边,泊着几艘小船,船上的人,下船沿着向上的台阶,或走街串巷,或进楼入阁。我相信,这种情态,只能属于江南水乡,只能属于安闲柔情的水上古镇。

沿着一条石头铺就的街道走去,那些或大或小坚硬的石块儿,在历代的风里雨里,被岁月的脚步磨蚀了,光滑了;如是,还有什么能比流逝的岁月更具力量?

街道两旁林立的木质二层阁楼,在千年朝代更迭的风里,却安然无恙,是智慧还是质量的作用,我实在想不出;想想现代那些钢筋水泥的桥梁,尚未使用就遭遇了垮塌,我又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

走出乌镇的时候,古戏台上的戏,刚刚开演,怎奈匆匆的行程,留不住脚步,却留住了那字正腔圆的想象。

多水、古老的江南,在乌镇,让我找到了一个注脚——那特质的柔情、那深刻的厚重、那匠心的精湛,千年之后,不可复制,亦不可再生。

http://s14/bmiddle/61708c62hca3fc09f587d&690                          乌镇正门雕塑(我的手机拍摄)
http://s8/bmiddle/61708c62hca3fcd3fcdb7&690                                乌镇(我的手机拍摄)
http://s16/bmiddle/61708c62hca3fd176009f&690                                 乌镇的石板路(我的手机拍摄)
http://s15/bmiddle/61708c62hca3fd674186e&690                           乌镇水韵我的手机拍摄)
http://s6/bmiddle/61708c62hca3fda1b66d5&690                                  拜谒茅盾(同事老高拍摄)


  梦回江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