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行纪

(2011-05-22 06:20:39)
标签:

泰安

中天门

十八盘

玉皇顶

过程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8/middle/61708c62ha3dc97099a87&690


                                  (我登上泰山了)
     
到达泰安,已经是晚上了,想想第二天就要登泰山,不免有些兴奋,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以前只是看到有关泰山的文章和图片,而现在就在泰山脚下了,明天就要见到“活”的泰山了,难免思绪万千。

上中学的时候学过《泰山极顶》、《泰山挑夫》两篇文章,那时候,就对泰山充满着渴望;后来教学生背诵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又让我对泰山多了一层向往。

我原以为登泰山是要在泰山脚下的红门宫开始的。其实不然,我们是乘着大巴车沿着盘山道来到中天门后才开始登泰山行程。导游说,这是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这,多少让我有些遗憾,在我的想象中,从山脚下开始向上攀登,那才是真正的登泰山,也会具有实际意义。

没办法,现在只能从中天门开始登山之旅了。

尽管还不到旅游的旺季,但登临泰山的游客已经可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了。我边登台阶边暗自计算着我们每个人来泰安的费用,然后又按着导游提供的每天来泰山的人数统计,计算着泰安市每天仅泰山旅游一项的收入,然后便有了一座山养活了一座城市的慨叹。我羡慕泰安市。当然,这要感谢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秦统一以来有1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封禅祭拜大典,有历朝94代帝王各种级别参拜。泰安有这样一座丰厚历史的泰山,泰安人有福了啊!

还好,中天门至十八盘这一路段用时不算长,也没费太多的力,欣赏了秦始皇封的五大夫松;望人松;唐代在大观峰峭壁上刻的唐玄宗亲笔撰写的《纪泰山铭》等,让我有了徜徉在历史的画卷之中的优越感。

但,十八盘的攀登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艰辛与劳累。从对松山谷底至南天门的一般山路叫“十八盘”。全程共计1633级。前393级称慢十八盘;中767级为不紧不慢十八盘;后473级为紧十八盘。 当地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顺口溜。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明人祁承赋《十八盘》诗:“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径从穷处见,天向隙中观......”,就是对十八盘险峻、难行的真实写照。

从十八盘到南天门我停歇了三次,越来越陡的山势让我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只好停下来喘口匀溜气。衣服被汗水湿透,紧粘在了身上,极不舒服;随身携带的两瓶矿泉水已空空如也。看着这一级级向上的台阶,我在想,我们空着手攀登都这么累,那么当年肩负着百斤货物上山的泰山的挑夫们的行为便让我敬佩不已!而当年铺就这些台阶的人会是一种怎样艰难的境况,更让我费尽思量!我真的想象不出来当年在这样陡峭险峻的山上那一级级台阶铺就的情景,问了一下导游,导游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只能这样地慨叹:我们是行进在先人或者前人付出的血汗甚至是生命铺就的登“天”之路;我们是站在先人或前人的肩上瞭望历史;我们成了注定的受益者。从这个角度上看,泰山石阶的铺就者功德无量!

该向南天门冲刺了!尽管山势的坡度已达80度,但对玉皇顶的渴望,让我憋足了一股劲,快步向前,在即将到达南天门的那一瞬间,我拿出了手机对准南天门按下了快门。

站在南天门前,凉风徐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白的千古名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向下望去,刚才攀爬的那一级级台阶仿佛登天的云梯,蜿蜒着下去……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古代的香客,现在的游人都对这条街存有深刻的印象。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如“棒槌”、“木碗”、“鹦鹉”等。

我无心在天街闲游,目标直奔玉皇顶。自入南天门后,游人漫步在平坦的天街上,已消除了一些攀登十八盘时的疲劳。从天街到玉皇顶虽又要登百余石阶,已是“大巫见小巫”了。我比较悠闲地用手机拍了几张沿途的时刻书法。

终于看到“五岳独尊”的大字石刻了,我知道玉皇顶到了。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站在玉皇庙门前,我兴奋地大喊了一声“泰山,我来了!”我这一喊不要紧,十几个登顶的年轻人随后也喊了起来。

极目远眺,莽莽苍苍的齐鲁大原野扑入了视野之中,也很自然想起了孟子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我兴奋的尽头未减,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了她我登上泰山极顶的消息,让她与我一同分享这一时刻的兴奋。然后,我又在玉皇殿的玉皇大帝铜像前跪拜,为亲人们真诚地祈祷平安。

这是我第一次登泰山,会不会是最后一次,还很难说。但,我会时常想起这第一次登泰山的经历,那些观感会沉淀下来。如果说登泰山的目标是奔玉皇顶的,但十八盘的艰难攀登过程却是最后登顶的坚实基础。换句话说,人生也是要确立明确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达成,付出代价和努力的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http://s12/middle/61708c62ha3d152802beb&690
                                          (我的手机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月对话
后一篇:孔庙的香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