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缅怀,叫寻根问祖

(2011-01-03 19:39:29)
标签:

三叔

艰难

北迁

孙励俭

家族轶事

书稿

闯关东

杂谈

分类: 评论杂谈

http://s9/middle/61708c62h98efa58dc968&690

 

有一种缅怀,叫寻根问祖

——《家族轶事》序

孙成文

这是我第三次给三叔的书写序了,当然是属于受命那种类型的。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三叔认为我对他的经历比较了解以及对他文字风格的认可吧。尽管,我觉得写序对于我来讲的确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儿,但是从亲情的角度上,我觉得还是可以罗嗦那么几句。

这部《家族轶事》的书稿,是20101月,我出席市政协会议期间,三叔亲自到宾馆送给我的。说心里话,当时看到这厚厚一摞的书稿,我是从心里发憷,但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过来。

三叔对我说过,他要把自己这一生了解到有关家族的很多事情写出来,给家族的后人留下一点精神财富。否则,当他百年之后,后代对家族历史的了解可就成了问题了。我知道,这些年间他通过很多渠道,搜集有关家族的史料,其态度之执着,精神之可嘉。没想到的是,就在我猜想三叔是不是攒足了写作材料的时候,近70岁的三叔已经将10万字的书稿送到了我的手里。

这一年间,我时断时续地在电脑的键盘上敲打着三叔的原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深入地阅读着这部书稿。书稿打出来了,我的阅读也结束了。但感动和思考却在不断地延续着……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三叔的书稿也是从闯关东开始写起的。《苦难的举族北迁》部分写家族的先人们为了生存开始的这段艰难困苦的跋涉经历。在我看来,这段经历多属于传奇,只是三叔从小听爷爷的爸爸从一代又一代先人们那里传述的故事。有些情节,我在小时候也在爷爷奶奶那里听过。因为传奇的色彩很多,三叔显然驰骋了自己的想象,只是我觉得驰骋得还不够。当然,我觉得是能提供给三叔驰骋依托的史料太少的缘故。

关于孙士锦这位先人,自然也是有一些传奇色彩的,在家族中,这位先人是经常成为家族老人们教育后代典范。也成为我们小时候就效仿的对象。这位先人读书刻苦、为官正直等优秀的品格在三叔笔下被描述得淋漓尽致。可见他的故事对三叔的影响力,当然也饱含着三叔对这位先人的无限尊崇。

《孙励俭的人生经历》部分,是本书的一个重点章节。说它是重点,原因有三,其一,这部分三叔用了近四万字的笔墨,约占全书的字数的五分之二;其二,描述最为详尽,有很多细节写得妙趣横生。如《“英雄”救美结姻缘》中展现孙励俭的侠义之举、《维护民意好“民官”》中为民代言维权的正直行为、《巧嘴俐舌老乡爷》中化解相邻亲戚之间的矛盾的巧妙、《能言善辩孙铁嘴》为冤案翻案的智慧和胆识等都很精彩。读罢,令人或忍俊不禁或敬佩不已;其三,写孙励俭,三叔主要选择了他至今仍在家族和民间广为传颂的故事,既有典型性又有可读性。由于孙励俭的生活年代距离现今稍微近一些,有关他的故事亲历的人过去讲述的也比较多,尤其是在整个家族中知者不少,无论三叔还是我们后代得到有关他的信息也比较丰富,所以三叔写起来也得心应手,自然也就出彩了。

在写孙鸿晏、孙永林、孙永珠三位先辈时,三叔基本遵循了写实的原则。这是因为三叔跟三位长辈有一段共同生活的时间,也是因为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更为真实。《孙鸿晏的磨难人生》,将我曾祖父一生的苦难经历,从被征兵受尽的折磨到做苦工的艰辛全景式地展现出来,读完令人酸楚;《孙永林的人生轶事》部分中《曲径戏弄伪警察》一节,作者精彩地描述了我爷爷凭着高超的车技将追赶他的两个伪警察戏耍得人仰车翻、最后躲过了搜查的场景,让我读来觉得很过瘾。爷爷骑自行车的技术是没说的,我见过的。就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骑车走窄窄的小路那灵巧劲儿,不知要比我这个孙子强上多少倍。小时候我听过大爷孙永珠讲古书,就觉得大爷是最有学问的人。很多人和事儿从他嘴里出来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现在三叔的精彩描述,让我仿佛回到昨天。

在三叔对家族先人追述的文字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缓缓流淌着;以这样的一种缅怀的方式寻根问祖,三叔为我们家族做出了表率;那些文字,蕴含着三叔对这些先人为家族的繁衍生息所作出的贡献的深深的敬意!

寻根问祖,是我们后人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家族强盛和衰败原因的探寻,以此全面地了解历史,从而追本溯源、以史为鉴,更好地展望未来、创造美好生活。想必三叔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写就了这部书。对此,除了感动还有敬佩,对三叔,也是对先人。

在这个隆冬的季节里,读着三叔这10万字的书稿,心里时时涌动的暖流在抵御着寒冷的侵袭;先人们用他们正直、坚强、朴实书写着令家族引以为豪的历史,而这样的历史对我们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应该为后人书写怎样的历史呢?相信,答案就在这部《家族轶事》里面。

是为序。

                                    201113于沈毅书屋

 

本文作者简介:孙成文,中国民盟盟员,辽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校园语文学会常务理事,东港市政协常委,校园文学季报《映山红》主编,中学高级教师。

(本书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