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佳:游天台山记
标签:
草佳:游天台山记旅游涵普的博客 |
分类: 诗词游记 |
此刻,我们兄弟三与姐带着家眷,已投宿在天台山著名景区“石梁飞瀑”旁边的旅馆。平时各家忙于工作生活,一年也难得聚会几次。此刻,汇聚在这大山中,小弟和姐夫从饭店里将桌椅搬到门前的小溪旁。众人边剥花生边聊天。众人久久不愿离去,留恋着此情此景。直至凉意渐浓,才各自回房就寝。
六时许,晨曦微露。清新的空气中还透着一丝寒意。妻女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穿行在寂静的大山中,显得格外醒目。
我们已进入了石梁风景区。四周空寂无人,似乎只为迎接我们这一行人的到来。
耳畔忽闻隐隐雷声滚动,又似万马奔腾。我们知道石梁飞瀑就在前面了。
石梁,梁脊平直,宽仅尺许。下成拱状,长不过十米。横亘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气势如虹。瀑布从梁下似箭般激射而下。泻至下面的潭中和巨石上,水花飞溅,水雾濛濛,隆隆作响。
仰视石梁两侧的山势,想原是连为一体的,根本就没有这座石梁,只因一条小溪要流经这里,亿万年不息。经不住它冲决磨砺的岩石下坠潭中,将石梁下面掏空,而石梁屹立不动!
天色尚早,我们决定先沿着小溪顺流而下一路赏景,返回时再拍照留念。环顾四周,山高林密,涓涓溪水伴我行,步换景移皆入画。快哉,此闲情野趣人生能有几何!
头顶上的山巔抹上了第一缕霞光,天色放亮了。众人拿出摄象机﹑照象机。宾宾﹑珺珺开朗活泼,人手一个数码相机,摆出各种造型,或显豪迈昂扬,或示以娇柔妩媚。尽显其能。飞飞拘谨腼腆,也拿着手机,或左或右﹑忽高忽低不停地拍摄,恨不得把这些美景悉数带回去。就数嫂子想得周全,带着拍照的“行头”,妻﹑姐﹑弟媳当然也不甘让其独享,轮换着穿戴拍照、摄影,恐辜负了这些美景。
哥和我则义不容辞地充当起了全程摄影师,跑前跑后忙不迭。行行停停﹑停停行行。寂静的大山中响起阵阵欢笑声。
当折回石梁底下时,已有少数游人陆续光顾。我们不由得抚掌大笑:庆幸赶了个早,不受干扰,玩得尽兴!
在瀑布下合影留念后,一行人再转到石梁上方细细观赏。见流水轻抚溪底的巨岩,岩石表面被水磨得溜光,形成无比美妙的弧度和曲线,水的功力与韧性令人钦佩不已。然后,溪水义无反顾地奔向石梁下面,从悬崖跌落……。
返回旅店,我们将早餐、午饭一顿吃。原计划接着要去游览华顶山和国清寺。听说这几年新开辟出一处叫“琼台仙谷”的景区,值得去看看。华顶山和国清寺,我们一行人中多已去过,象哥、弟、我已不止一次。其它如赤城山、高明寺等景区,也曾留下我们兄弟的足迹。“琼台仙谷”?还是第一次听说。顾名思义是指仙人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仙境”了。当地为招揽游客,将名字取得动听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我们抱着“尝鲜”、猎奇的心态,改变行程,前往琼台仙谷。
下到一个山坳口,头顶上方就是那座孤帆独桅般的险峰。边上有一条下山路,有人建议直接下山了事。嫂子自是不甘,执意登临。妻和三个姑娘也鼓起了勇气,同登山顶。此处景致奇绝:左右是重嶂叠岩,前后是深峡幽谷。山风呼呼吹来,我们恰如置身于一艘巨帆之上,航行在峡谷之中!
天下哪一处的无限风光不是在险峰呵!
不由得想起三百多年前,徐霞客登临黄山天都峰。当时不象现在上天都峰,凿有石阶,铁链护拦。其在《徐霞客游记》中描述的景况是手脚完全贴伏在悬崖绝壁上挪动爬行“……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前人这种以性命相博、探险揽胜的豪迈之情令人感佩。又进一步联想到我们人类从来就具备这种对未知事物不顾履险求知的精神。遂有征服珠峰、跨越南北极、漫步太空等壮举。
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飞离太阳系,到其它星球上去揽胜!
哥手端摄像机三百六十度转圈拍摄,要将此景带回细细品赏。
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
下山的路,是一段建在刀削般的岩壁上的栈道。水泥铺就的路面,外围钢管护栏。凭栏环顾,全是陡直的崖壁,人贴壁而行,有凭空凌虚之感,直欲羽化成仙而去。
姐父和弟在那里琢磨、探讨:如此陡峭之绝壁,建栈道的水泥等材料是如何运送上来的?是现浇铸的?还是预制的?由衷感谢当地人民,不畏艰辛修筑了这条栈道,使我等游客得以尽览如幻之仙境。
终于到了谷底,溪流中随处可见巨岩怪石。路旁有指示牌,引导游人去欣赏这些巨石,以及两岸山峦上各种岩石维妙维俏的形态。有“巨鹰戏龟” 、“飞龙伏虎”、“雄狮望月”等等。
前面,姐夫和弟坐在溪边的岩石上,脱去鞋袜,双脚浸泡在溪流里,任溪水轻抚双脚,在吞云吐雾。好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众人纷纷过去效仿。姐早已双腿酸痛。跌了数跤,腿上擦破了皮,出了些血。也过去一解双足的困乏。
路越来越平坦易行。快到出口处了。数十米高的大坝拦出一湖碧水,水面平滑如镜,苍翠的群峰倒映其中,染得湖水更为浓绿。弯弯曲曲的栈道紧贴湖面而建,人行其上,似在水面行走,其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真是人在画中行。
揽胜至此,想“琼台仙谷”确非徒有虚名。
下出入口处立着一块硕大石碑,上面镌刻着东晋时期文学家孙绰《游天台山赋序》中起首的一段文字:
该文接着描述天台山如何峻险幽邃,“举世罕能登陟”。于是成了化外之人求仙悟道的理想之地。以至于孙绰也动了散发出世“永托兹岭”的念头。
我们做不得神仙,毕竟要归去。
写于2007年6月
【草佳后语】:
2007年清明节时期,我们兄弟姐回故乡踏青祭祖。临行前,兄嘱托我回来写一文以记此行,再由他负责,编辑成图文并茂的画册,每家一本,传于后代。发表的《草佳:游天台山记》是取《故乡行》中写景的部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