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凡四训》原文及译文(二)

(2019-01-23 20:46:34)
标签:

了凡四训

佛学

涵普的博客

分类: 修为
                 《了凡四训》原文及译文(二)

第二篇  改过之法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

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改过之法(译文)

在春秋时代,各国的高级官吏,常从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去加以判断,就可推算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而没有不灵验的。

般来说,吉凶祸福的预兆,都是先从人的心里面产生,然后就表现到全身四肢上去。譬如说一个仁慈厚道的人,他在全身四肢的行为表现一定是稳重的;而心地刻薄的人,表现出来就是轻挑的行为了。一个人凡是偏在厚道的,一定常得福;偏于刻薄的一定常近祸。绝对没有所谓吉凶未定,渺不可测的道理。一个人心性的善恶,必与天心互相感应。福之将至,可从其人宁静的心境,安祥的态度判断出来。祸之将临,也能从其人乖戾的行为发现得到。人若想得福而避祸,可以先不论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过,自然就能向善。

而改过的方法,第一要发'羞耻心’。试想想,古之圣贤跟我们同样是人,何以他们能流芳千古,而我们却没没无闻,甚至于身败名裂呢?因为大多数人只贪恋声色名利,纵情恣意,背著别人作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以为他人见不到,而自鸣得意,则将渐渐变成衣冠禽兽而不自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可耻可羞的了。孟子也说过,知耻心是十分重要的。能作到知耻就是圣贤,不知羞耻为何物便同于禽兽了。

改过的第二个方法,是要有'敬畏心’。不要以为在暗室无人的地方,就神不知鬼不觉。须知天地鬼神,都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日常一切所作的行为和心里所想的念头,天地鬼神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就算骗得了别人,也骗不过自己。而且遮遮掩掩,哪天若是被旁人看破了,就人格破产了,一文钱也不值了。所以,过失重就有种种的祸,降到身上来;就是过失轻,也要减损现有的福报。那又怎么可以不常存一颗戒慎恐惧的心呢?

这还不只上边所说的种种。一个人只要一口气还在,即使犯下滔天大罪,还是可以忏悔改过的。古时有人,一辈子为非作歹;到他快死的时候,因为及时悔改醒悟,发了极大的善念,于是也得到了善终。这就是说,如改过的时候能发一个极痛切勇猛的善念,也可以把百年所积的罪恶洗净。譬如千年黑暗的山谷,只要一盏灯进去一照,千年以来的黑暗,马上可以清除。所以过错不论大小或长久,只要知错能改,就是了不起,难能可贵的了。

人生无常,肉体易逝,若等到呼吸停止了,就是灵魂想改也不可能,有人从此遗臭万年,使得孝子贤孙想洗也洗不掉。有人从此沉沦地狱永受折磨,就是仙佛菩萨也救渡不了。超拔之事但凭自身己意,一旦无常身逝,何日重生为人?清夜深思怎能不怕?

第三,必定要发一直向前的'勇猛心’。一个人所以有了过失而不肯改,都是因为得过且过,不能振作奋发,退堕畏缩的缘故。须知改过,一定要起劲用力,当下就改,不能拖延疑惑;也不消得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小的过失,像尖刺戳在肉里,要赶紧拔掉。大的过失,像毒蛇咬了手指一样的厉害,得赶快切掉手指,不可有丝毫的犹疑延迟念头。就像易经中的益卦,风起雷动,万物都生长起来,利益是这样的大。一个人改过能具备以上所说的耻、畏、勇三种心,那便能有过即改了。知过能改就像冰逢春日,必能消失瓦解。

一般人改过,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有从心上改的三个阶段,作法不同所得的功效也不同。

譬如前日杀生,今日戒杀。前日暴怒,今日静心反省。这是从事上去改,但比自然而然的改,要难百倍。并且这犯过的病根没去掉,仍在心里。虽然一时勉强压住,还是要露出来的。东边把它灭去了,西边又冒出来,这究竟不是彻底拔除干净的方法。

比较理想改过的方法,应该从理上改。譬如想改杀生之过,就应想'天有好生之德’,凡所有生物,皆珍惜生命,贪生怕死。可是现在我们却要杀它的性命,来满足自己小小的口欲,抚心自问,怎可安心?在被屠割时的惊惶痛苦,再加上水深火热锅炉之苦,必痛彻骨髓,怨恨万分。一餐山珍海味下来,牺牲了多少物命?可是果腹之后,肚子里还不是空空的吗?蔬果素品也能养生活命,可必将自己的肚子变成化尸场,来折损自己的福份呢?

再想凡是有血气生命的必有灵性,与人同体。自己未能修养大德,使他们来敬我亲我,已属渐愧。[像大舜,还在他种田时,象帮他犁田,鸟帮他拔草。]又怎能天天伤害生命,使他们恨我仇我于无穷?若能想到此理,则必见物怜惜,下不了手了。

若要改掉暴躁的坏脾气,就想天下没有自以为什么错都没有的豪杰,也断没有怨恨旁人的学问。因此做事不能称心,是自己德行未修,涵养不够,未能以德服人。应该反过来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圆满的地方,或有没有对不起他人之处。能这样存心用功,那旁人谤我辱我,反而就是磨练和教育自己的好机会了。我应欢喜的接受和感恩,还有什么怨恨呢?再者,别人毁谤也如举火烧空,必将自烧自灭。若是想尽辨法加以辩论维护,正是愈描愈黑,作茧自缚。[星星之火,能烧掉功德林,不可不慎!]总之,杀生和发怒都是有害无益的事,其他尚有种种过失,都可依此类推,仔细思量,道理若能明白,过错就不会再发生了。

怎么叫从心上改呢?千百万样的过失,都是从心所起;若能心不动念,无私无欲,自然罪过不生。有很多读书人,甚至还针对种种的过失,订出种种规定来让自己遵守。其实,只我们能够一心向善,让心里头充满正念,邪念自然就没有机会接近我们,污染我们了。就像烈日当空,鬼魅尽消。这就是最精确唯一的修心补过方法。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先断其根,则必枝叶尽落;那用枝枝去剪,叶叶去摘呢?

改过最上最高的方法,还是修心。能修心,就可使心立刻清净。能修心,那末坏的念头一动,就自己觉著。自己能觉著,就立刻把心停住不动;心不动,那么坏的念头便消失,也就不会再犯了。若不能这样,那定要明白,所犯过失的原因,把这种犯过的念头去掉。若再不能这样,那只好碰到犯过时,用勉强压住的方法来禁止不犯。以上的功夫方法,可一起来实行。若只懂禁过,而不明道理,就最笨拙不过了。但发愿改过,也要有助力;明里头,要良师益友来提点;暗里头,可请鬼神为证。这样一心忏悔,昼夜不得松弛,经过一段时日必有效验。

是什么效验呢?例如觉得心旷神怡;或觉以往很笨,忽然智慧大开;或虽处在烦忙纷乱之际,心中仍然清清朗朗,无所不通;或碰到怨家仇人,而能全无恨心火气消除,心生欢喜;或在梦里吐出黑色的东西来;或梦到古时圣贤来提拔我,牵引我;或梦见自己在虚空中飞,逍遥自在;或梦见各种殊胜彩旗伞盖、希有珍宝;或是种种殊胜美事,都是过消孽灭的好征兆。但也不可因此自满,而不求再进。

我再举个例子,蘧伯玉是春秋时候一个很有名的官。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已能做到天天检察自己的过失,而力求改善。到二十一岁,又发觉以前所改,并不彻底;到了二十二岁,再回顾二十一岁时,还像在梦中一般。像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去,一年一年的逐步改过;直到五十岁那年,还觉得过去四十九年,都是有过失的。古人对于改过的学问讲究,就是如此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的。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过失罪恶,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一般的多。我们反省检讨的时候,看不到所犯的过失;就是因为我们粗心大意,是非不分。像眼睛长了翳,看不到自己在那里天天犯过呀!凡是罪孽心重之人,大都心神昏庸,失志健忘,无事烦恼;见到正人君子,则显出惭愧沮丧之状态;听到了真理大道则不高兴;或施惠救助,反遭别人怨恨;或梦见一些颠倒恶梦;甚至语无伦次,迷失常性等,这些都是作孽之相。为人若有上述情况,须即发奋图强,改过向善,切勿自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