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中考试后调整和期末考试前的准备(初中家长群发言)

(2013-11-30 22:15:11)
标签:

倾城原创

期中

期末

心理

学习

分类: 幸福育儿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这个话题,细化了很复杂,粗线条来谈可能不够深入,我们尽量以交流研讨的形式,我想群里有很多很优秀的孩子的家长,大家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能够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一、期中考试之后心理调整

(一)首先,我们要明白期中考试的目的。大家可以说说期中考试的目的

    期中考试主要有几个目的:

1、对前半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和评价,培养孩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及时进行复习总结的习惯。

2、引导孩子通过复习和考试查缺补漏,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3、学校对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测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是下一步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

4、给期末考试一个缓冲,让孩子适应考试,缓解期末考试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

明白了这几点,我们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期中考试和期中考试的结果。

(二)其次,我们要明白该怎么做。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期中考试之后,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1、与孩子聊聊天。

期中考试之后,不妨与孩子进行一次畅谈,以聊天的方式,了解一下孩子面对期中考试成绩的心态、对自己的学习下一步的打算、对自己有欠缺的知识是否明确并能够积极去复习和巩固,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孩子对自己情况的了解程度,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做好下一步的工作。

有的孩子可能考的不太理想,作为家长尽量不要责备,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来查找原因,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继续学习。很多孩子不是不努力,而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如果平时我们看到孩子够努力了,但是成绩不理想,那么我们就要看一下孩子的学习方法。很多优秀的孩子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建议孩子向这些同学学一学学习方法和策略。有的孩子是不努力造成的,不努力的孩子一般都是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需要一次建立自信的机会。所以对他们来说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孩子可以从一门他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入手,让他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然后引导孩子用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给自己定好目标来学习其它学科。

有的孩子可能考的很好,作为家长不能太激动,也不能一味打击,一边表扬一边引导孩子冷静思考,继续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后面将要面对的学习内容,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是否还会很有效,对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巩固。

2、陪孩子去旅游。

在经历了一个短时间的紧张复习之后,很多孩子考完试就开始放松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即使是成年人,在紧张的工作之后也会希望有个放松休息的机会。如果继续面对繁重的任务,我们会感到身心疲惫,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和生理在一段时期内处于紧张状态,当一个任务完成之后,需要把紧张的情绪和肌肉进行放松,如果继续面对压力过大的任务,那么这些长期紧张的肌肉会继续紧张,但是保持下去的能力就丢失了,所以很多孩子期中考试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我们如果能够利用周末带孩子出去旅游一下,或者陪着孩子逛逛商场买件衣服买点他爱吃的食品等等,都能够帮助孩子进行放松。至少要给孩子一两天时间清理一下身体中积存的紧张情绪和这种情绪给身体造成的压力。清除了这种紧张情绪之后,孩子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也许更加紧张的学习中。

3、与孩子共读一本书。

一次比较综合的考试过后第一周,孩子的记忆力会急速下降,第二周慢慢恢复正常,这是最基本的心理反应。因为前期对于一些需要记住的知识进行了强化记忆,使得孩子的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当任务完成了,他的大脑自动转入休眠状态。这时候,为了唤醒孩子的记忆力,需要有一种外界的刺激,书是最好的刺激,既能让孩子恢复记忆力,把精力重新集中到学习上来,又能让人的心灵安静下来。所以选一本好书和孩子一起读一读是非常有好处的,有的家长可能要问,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读呢?大家想一下,孩子大脑刚刚休眠,他怎么会一下醒来,拿着书不知所思的情况很多吧。为了避免孩子形式化读书,我们和他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当然,最好是励志类的书籍。

4、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没有计划的人生是杂乱无序的,没有计划的学习也是非常随意的,这样的学习效率必定会很低。面对考试成绩,我们应该主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对前期好的做法保持,效率低的做法坚决改掉。学习计划包括学科时间安排,如何查缺补漏,学习方法,学习目标、放松方式等等,计划制定好了,让孩子自己主动按照计划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计划主要是孩子制定,家长协助,不可过于紧张,家长要给孩子承诺,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家长要协助孩子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期末考试前的准备

1、按照复习计划独立复习

根据孩子复习进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提前下手,等到大家都开始复习了,孩子进步的机会就少了,因为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很努力并很有计划的孩子。复习计划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期末考试要达到的目标来制定,按时间段划分,有条不紊,按照计划复习,这样学习也会感到轻松一些,如果能提前完成任务就能节省出时间休息。

2、跟着老师复习

这跟前面讲的独立复习并不矛盾,独立复习要在老师领着复习的前面,所以,当老师讲到哪个地方时,孩子已经提前复习过了,不要小看这个复习过了,因为熟悉,孩子会感到很简单,也会有成就感,同时也会很自信并愿意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建立了,学习兴趣有了,知识也掌握的更扎实了。毕竟复习就是巩固,多一遍有多一遍的收获,而且对于很多记忆性的知识来说,更有必要这样做了。

3、建立复习笔记

复习笔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孩子复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还有很多他一时不太明白的地方,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知识的串联和知识体系的建构。所有的学习内容,在具体学习中是一点点积累的,但是最终都要形成网格化,把一个个的知识树定格在脑海中才能应用自如。所以,复习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鼓励孩子自己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串联,这对于他今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现在开始对各学科有计划地进行知识梳理,比如数学,把所有的公式、定理、定义全部整理,最好每一个知识后面跟一道例题,这也许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这个过程就是第一遍基础知识的复习,后面再遇到问题还可以随时翻阅这个笔记。比如历史、地理等学科,都可以按照各学科不同的整理方法来整理。我一直就是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第一遍的复习。很多事情,如果孩子有方法去做,他还是很喜欢做的,孩子不愿意去做,是因为没有找到他喜欢的方法。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带孩子出门遇到熟人,会觉得孩子很没有礼貌,总是不能主动叫人,其实多数孩子是愿意叫的,但是他不知道叫啥。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有顺序、有方法、有成效,只剩下做与不做的问题,多数孩子是会喜欢的。

4、关于题海战术

很多家长在孩子复习期间会给孩子买大量的习题集、闯关测试等等,面对洪水一般的题库,孩子会感到特别恐惧。我向来不反对题海战术,毕竟很多学科特别是数学,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的,而且到了最终复习时,要对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孩子们了解题型,掌握做题方法。但是,我反对无效的题海战术。很多家长买资料并不懂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做的必要,所以,重要的不是做题而是选题。关于这一点,可以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忙选一套合适的试卷,然后针对孩子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有选择的训练。从教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对复习最有效的就是专项训练了。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我们要特别重视开放型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叙述文字多一些,题反而少一些,但是开放型题目不容易解决,而且没有固定答案。然而真正对孩子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价值往往是这类题。所以我们不可忽视。

我们给孩子造的题海,一定要是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有价值的小海,不要是漫无边际的大海,在大海中孩子找不到方向,会失去航行的信心。

5、饮食调节

早餐要吃好

稀饭、面包、饼干、炒饭等等面食,利于大脑中血清素的增加,血清素能让人镇静,早餐食用这些面食,有助于大脑安静下来保持一上午的精力集中,让孩子的智力运用达到高峰。而鸡蛋、油条、煎饼等含脂肪量较高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导致精力分散。如果孩子不喜欢喝稀饭,还可以喝牛奶、果汁等等,很多人建议喝咖啡,我觉得不太合适,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能让人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如果因为应急喝一两次可以,长期喝对孩子没有好处。有些孩子可能因为早晨喝了咖啡影响了午休。对大脑最有利的就是让它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中,不疲惫、不懒惰。

午餐吃营养

午餐对于复习期间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早晨吃的是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那么人体的热量就要靠午餐来补充,这样既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又能保证下午的精力充沛。鸡蛋、肉类、各种蔬菜都要均衡搭配,调制孩子喜欢的口味。但是建议不要太单一,比如做肉类食物时一定要放些蔬菜,让孩子既吸收了热量又补充了维生素,保证了营养的平衡,让身体处于和谐的状态。

晚餐八分饱

晚餐要以清淡为主,但是不要让孩子吃咸菜之类的食物,他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强,大量食用含致癌物较高的食物会增加孩子将来患癌症的几率。可以是炒蔬菜,拌凉菜,或者是少量海鲜配上蔬菜等等。如果孩子能吃,最好是搭配点粗粮,利于排毒,清理肠道。

夜宵一定要

到了复习阶段,孩子可能会熬夜,只要熬夜,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准备夜宵。夜宵要易于消化,银耳莲子粥、八宝粥等等,还可以放上核桃、花生、杏仁、腰果、大枣等对大脑有益的干果做豆浆,如果实在来不及准备还可以买点黑芝麻糊放在家里,或者干脆准备几瓶输液用的葡萄糖。当然,最好的方式是经常换换花样,让孩子喜欢吃。夜宵以喝为主,宜少而精,汤汁浓而味道香。

6、心理素质培养

孩子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所以复习阶段的心理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这个期间,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单位和社会上的负面事件,更不要谈论个人对这些负面事件的情绪,如果孩子了解到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引导他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而不是跟着孩子一顿牢骚。我们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着孩子的心情,有时我们觉得事情很小,回家一说就算是过去了,但是孩子可能很重视,会在一段时间内总是考虑这些问题,特别是初中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因为这个时期是最敏感的时期。

其次,减少带孩子参加各种成年人宴会的次数,很多家长喜欢家庭之间聚会用餐,孩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陪衬,殊不知,孩子也成了牺牲品。不仅是时间的浪费,对于孩子来说,大人之间的谈论会影响他们好久。并不是说不让孩子了解生活常识和社会现状,而是因为多数人不懂得如何让孩子面对这些事情,并且我们的谈论往往是带有个人情感和个人见解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让一个没有评判能力的孩子去接受这样的一些错误的评价,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第三,鼓励孩子坚持按照计划复习,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自信的产生更多的来自于充分的准备。所以要想让孩子从容应对期末考试,我们就要让他在前期有充足的复习。告诉他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只要我们尽力了,感觉做到了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担忧什么,更没有必要去焦虑。

总之,无论什么方法、无论什么方式,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理论指导好说,具体行动难做,作为家长,心要细、感情要丰富,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才能真正让孩子成长。



现场答疑:

问题一:小孩思想比较任性,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思维行事,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日常作息拖拉,时间观念很弱,制定计划很难实施。总以为我什么也不懂,好的建议不听。

任性的孩子一般有以下原因:1无原则迁就,有求必应。从小对孩子溺爱,觉得孩子还很小,不懂事,孩子要求啥,就尽量满足他2惩罚孩子。以自己的任性来对付孩子的任性,打得他非听不可3、气质类型是属于胆汁质和黏液质,容易任性。

 孩子任性时不要发火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多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虚心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己缺点,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多参与亲子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不妨多信任孩子,让他知道任性的后果。制定计划时尽量宽松一些,让孩子先制定简单的计划,或者让他自己说一下作业安排等等。

问题二:我觉得每一门的学习方法都会有区别,每一门都单独制定学习计划吗?     

不一定每一门学科都要制定很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复习计划,很多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可以分类。比如史地生是一类,数学物理化学是一类,语文英语是一类,根据孩子的理解也可以按照他的思路来分类。计划很关键,但是制定计划不一定有多详细,关键是有几个问题要做好,比如学习方法、复习方法、多长时间整理完基础知识点、截止到什么时间背诵完几个单元等等。

问题三:有的孩子没有学习方法怎么办?

学习方法一是靠老师指导,二是靠跟同伴交流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摸索。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所有的学习最终还是自己的思考,因此,学习方法可以借鉴同学、名牌大学生的,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但是最终还是靠自己去边实践边感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问题四:学习动力不足怎么办?

学习动力一是来自于他对未来的想象,通俗点说就是理想,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很关键,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二是来自于他的自信。学习好的孩子往往动力足,因为他担心落后,或者他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所以,要让孩子有动力,首先要帮助他攻破一门学科,让他享受成功的喜悦。三是来自于父母的压力,到了初中这种压力往往会变成反作用力,面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孩子,最好是多用鼓励的方法。鼓励不是只说好或棒之类的苍白无力的语言,而是具体评价孩子哪件事做的好,好在什么地方,哪种学习方法取得的效果好等等。

问题五:这个时候男孩子往往喜欢理科,不喜欢语文,政史怎么办?

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喜欢理科的孩子一般不喜欢文科,喜欢文科的孩子一般不喜欢理科,而且这个喜欢主要建立在本身的优势上。其实,如果我们合理引导,孩子是不会偏科的。偏文的孩子一般抽象思维差一些,形象思维强一些,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偏理科的孩子则正好相反。想要克服这一点,单就偏理科孩子如何能喜欢文科这个问题来看,可以这样做:1、家长多读文史类的书籍,多与孩子交流这方面的问题,并表现出比孩子差,有求于孩子。比如“你们语文书上对这个历史问题是怎么分析的?”这样的问题问多了孩子自然关注。2、假期里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历史剧,比如《康熙王朝》《贞观长歌》等等,或者读读《明朝那些事儿》。3、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书画展,多去图书馆等等,营造氛围,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

http://s15/mw690/001MD3kVgy6EDlsDanc6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到学校
后一篇:守住灵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