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这个村离学校很近,到村里租住房屋外地人的特别多,他们的方言还算听得懂。陪读的多数是女性,她们除了给孩子洗衣做饭,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之外,做些扎网、着网的活。新搬家的过来,总有些不习惯,可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也只有慢慢的习惯、适应新的生活。村里陪读的人多,自然也就存在着许多陪读的话题。很多高中同学,为了方便上晚自习,租住的房屋一般都在一个村,或者一块,一般他们的房租费也就大同小异,没什么差别。
陪读的人和孩子不一样,他们选择住房,一要路好,二要住房条件不能太差,取水有个压水井能凑合,电是要能烧电磁炉的,电线无安全隐患,最好房东能多给他们安装几个插座,夏天能插电风扇,冬天能插电热毯,陪读的家庭对孩子的营养,还有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睁大了眼睛,家庭投入相当大。
村子前年就张罗着安装自来水,主水管都埋了,去年又每户受了200元的集体安装自来水的费用,可自来水厂一直没有给这个村安装自来水,住房户用水很不方便。压水井压水,每天早中晚,吱呀吱呀一片。
村里的路并不好走,雨雪天,免不了要走泥泞的村道。即使陪读的人很会过日子,也要一年多花去一两万块钱。听话求上进的孩子母亲陪读还无怨无悔,要是不听话或者淘气的孩子,成绩差或者老师的家访电话多,做陪读的也能忍受的过去,再想它法。要是某某孩子瞒着母亲或者奶奶玩手机上网、游戏,或者谎称晚自习,偷偷地躲进网吧上网、谈恋爱,那就真的不可救药了。
早上就听说一个坝镇陪读的,去年得了肝癌,化疗了很长时间,去年腊月二十去世了。早上见孩子的父亲说要搬家,因为他的孩子说晚上一个人住在屋里怕。我发现,这位常年在北京当老板的父亲比起去年的印象一下子沧桑了许多。这位失去母亲的孩子,熟悉这里的网架、还有没扎完的网浮子,就想妈妈。
我想,这位失去母亲的孩子,换个地方可能会好些。但他对母亲的思念一段时间还是难熬的。或者,他这一生也很难忘却他陪读的母亲。
2011.3.5·写于巢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