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1月24日

(2010-11-24 21:15:30)
标签:

友源心情

杂谈

分类: 原创博文

第八百五十七篇

                          城市乡村漫谈(六)

                                                    文/友源(原创)

   就快到感恩节了,心里有些话不吐不快。今晚,我想说说城市和乡村老年人的住房、养老问题。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生活待遇等等要比乡村老年人强百倍。我在省城合肥生活了11年,城市老年人有退休工资、看病可以报销。住房很少有问题的。而乡村大多数老年人,几乎和子女难于共处。我说的是乡村65岁-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很多是空巢老人,也是多子女的老年人。俗话说,多子多福,可他们一点都不幸福。年轻的时候,苦做苦累,将子女拉扯大,不容易啊!他们的一生积蓄就像被子女的“榨油机”榨干了一般,他们从没有为自己到老年的时候计划过,等到他们受罪的时候,只有暗自流泪,的辛酸啊!

  我为这一代人叫屈,我见到不少老年人重病在床,无钱医治,等死。即使现在农村实施了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还是有不少条款限制了老年人看病。那些所谓的空心村,住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的子女远离了父母,他们的父母何来福分之享啊!

  农村有句老话,八十岁的老人砍荒蒿,一日不死一日要烧。他们没钱烧炭的有之,没钱点电灯的有之。工地上,七十岁的老年人做小工的有之。乡村建了那么多商住楼,就是没有一栋救苦救难的“老年公寓”。老年人住房困难,或者没有住房的,很多。他们百分之九十信仰基督教,也叫耶稣教。他们的快乐,是老年人的相互奔走,彼此的倾诉。即使他们的下一代不道德或者不孝,他们也用祈祷的方式,希望那些不道德或者不孝能回心转意,他们不求好生,但求好死。和耶稣同在,共入天堂。

   他们由苦转为渴望,由凄凉转为麻木了。

   我们的城市乡村都缺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人也不少,只是他们的鼓吹,让更多的人看到一座城市的“商业气球”的腾飞,不是吗?低俗的,我是最痛恨了。

   但愿天下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会好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0.11.24·裕韵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