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源对2010年高考作文题的解读(仅我个人观点)

(2010-06-07 19:57:55)
标签:

原创

杂谈

                        友源对2010年高考作文题的解读(安徽卷)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由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写一文,诗歌体除外。——2010.6.7高考试题。

    晚上,刚从网上获得这样的考题,我觉得难就难在第一句:“交流四水抱城斜,”考生肯定不懂此意。第二句,“散作千溪遍万家。”是雨水吗?如果联系后两句,就不难想象,这是产生夏季的诗句,对高考此时此景的一些感想。至少在芒种前,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意相似。

   今年的考题还是难了点,很多考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即风雨环境,沧桑人生,一种孤独感,不言而喻。“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我想,这句诗本身就是病诗,欠推敲。荷花的播种,分过深浅吗?菱能生长的地方,荷花同样能开,稻子能种的地方,荷花也同样能开。清人的诗句,纸上谈兵,何以成考题。

  荷花和竹一样,有节,气节,能适应环境,有超强的生命力,不是吗?

  总之,环境造就一个人。80后也好、90后也好,适应环境很重要。遗憾的是,我看到的励志的诗句太少了。

  或许,我太忙了,没有看见他们,抱歉!思想可以辩解。

 

                                          2010.6.7·裕韵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