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山者旅店

(2017-02-24 07:40:28)
标签:

瑞士

阿尔卑斯

马特洪峰

登山运动

分类: ●瑞法笔记●

登山者旅店

去年九月,大栋用模拟星空的软件观测天象,他欣喜若狂,说这个时候银河位置好,没月亮天又晴,要去拍星星。去哪呢?去采尔马特。又去?要知道我们来来回回去过好多次了,一年四季,滑雪也好,徒步也好,是美,可又贵又远的,大栋说没准是人生最后一次去看马特洪峰了,说话的功夫,他订好了住的地方,明天出发,天生行动派,他已经忘记我们上次去他也说了同样的话。


晚上想早睡却睡不着,刚迷糊闹钟就响了,穿好徒步鞋,背好登山包,上了火车就睡觉,到采尔马特醒了片刻,上缆车又睡过去。等缆车到站,我已经置身山中。住的旅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离缆车站很远,我们只能徒步到那里。


登山者旅店

登山者旅店

在山区徒步,当海拔超过2500米,就看不到树了。阳光直射,山石嶙峋,蓝天明朗无云,太阳晒得浑身舒服,不自觉伸了个懒腰。我开始拍照,并在脑海里归类照片,我拿出手机发了定位朋友圈,瞬间有好多个赞。我厌烦了起来。


每次旅行过后剩下些什么呢?一组精心后期的图片,一段咬文嚼字的话,而看到这些的人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种错觉,他们觉得你无忧无虑,天生烂漫,永远在路上,“我好羡慕你”,我厌倦了所有类似的留言。


活着就会有麻烦,生活充满焦虑,无聊永无止境,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敏感体质,前一秒风和日丽,后一秒就狂风暴雨,谁真正了解我呢。我边走边自言自语,很无聊地踢着地上的石头,手机没电了,没音乐就更枯燥了,大栋在前面走着,他总是快乐的,偶尔也消沉,但都是具体问题,只要对症下药,便可药到病除,我很羡慕他。


苍茫的天涯,嘿是我的爱

一丛一丛的羊胡子草

走着走着,大自然渐渐带来能量,我渐渐进入了怡然欢快的情绪。半路遇到一面湖,我们在湖边坐了一会儿,山上的荒草坚韧无比,摸上去像马的鬃毛,湖边长着一丛一丛的羊胡子草。湖中山的倒影像淡蓝色的幽灵。成群的野山羊在闲逛,它们在阿尔卑斯山生存了上万年,几近灭绝后又重生。它们长着黑白的毛,弯弯的犄角,它们不怕人,也不理人,挡住它们的去路,它们会很不耐烦地咩咩叫,一条独木桥上两只野山羊在对峙,互不相让。


遇见山中一面湖

石头缝里躲着的多肉植物

登山者旅店


水好凉,湖里有好多好多的鱼啊

遇见成群的野山羊,它们的毛一半黑一半白

登山者旅店

登山者旅店

登山者旅店

求合影不得,翻白眼


登山者旅店


夜里即将入住的山中木屋Bergrestaurant Fluhalp

终于走到旅店了,气喘吁吁,Bergrestaurant Fluhalp,孤零零,山中一栋大木头房,小木板上写着,这里海拔2620米。木屋有三层高,红窗户,黑屋顶,天蓝得纯粹,房屋的边缘呈现锐度极高的线条,周围散着大石块,上面绿得斑驳。我们去的时候,是旅店最后一周提供住宿服务,之后天气变冷,山里很快下雪,冬天只作为餐厅营业,为滑雪或徒步的人提供食物。


旅店内部用深棕色的木料装饰,黑洞洞的,阿尔卑斯山里好多木屋都长这样。进门左手边放着一个大鞋柜,格子里摆满登山靴,服务生在登记本上找到我们的名字打了勾,示意我们上楼,提醒我们六点半下楼吃饭,厨房里的人在忙,小伙说这是他家的旅店,那是他爸爸,那是他弟弟。


由于订得晚,我们被安排住进大通铺。大房间里摆满木床,选了门口的床位,放下行李,下楼闲逛,六点半吃饭,餐厅坐得满满当当,大家吃一样的饭菜,有浓汤,有沙拉,有主菜,全场吵吵嚷嚷的。晚饭过后,人们回房就睡,我们等到十点左右出门拍星星,满屋子的人全睡熟了。我们把背包轻轻提到走廊,一件件将厚衣服套在身上,推门出去,满天星辰。


旅店门口的小木板上写着这里海拔2620米

门口用轮胎做的秋千

大红色的木头窗户

小黑板上写着今天的晚餐吃什么,大家都吃一样的饭

餐厅墙上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队照片

大通铺,登山者睡到凌晨就集体出发了,早晨醒来已经空无一人

登山者旅店

年代久远的留言本

来自世界各地的留言

登山者旅店

晚饭时间,大家齐聚在餐厅吃一样的饭菜,饭后登山队员们很快回房间倒头入睡

古老的滑雪板和旅店的画

拍星星回来大概凌晨三点左右,令我非常惊讶的,像晚餐那样,餐厅竟坐满了人,他们在轻声细语地吃早餐,吃完的人开始整理行装,我坐下来,泡杯热茶让身体回温,边喝边看他们。他们带上头盔、头灯,准备好冰镐、冰爪、绳索,打开背包,清点必需品,认真穿好登山鞋,系紧鞋带……


这是一个登山团队,整个准备过程快速而安静,领队发号施令,他们准备出发。听说他们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到达目的地,在夜间可以避免温度升高引起的雪崩等突发状况。


登山队打开头灯,迎着夜色,走出旅店,世界恢复安静。


那天夜里的星空

清早,昏昏沉沉听见大栋叫我起床拍日出,可能昨天喝了酒又吹了风,我头痛欲裂,说不去了,等再醒来已是早上十点。大房间只剩我一人,餐厅也空空的,走到厨房,看见酒店老板在清理灶台,他看见我,一脸“你怎么才起”的惊叹状,我有点难为情,跟他要了咖啡和面包,自己端到餐厅,看见大栋在外面拍照。


阳光透过餐厅的窗户照亮了木屋的一角,我想起了昨夜的登山人,夜里的他们是怎样的状态呢,沉默隐忍还是激动亢奋?在攀爬中挑战体能极限,如有身体不适呢?身临万丈深渊,会害怕吗?他们是要去登马特洪峰吗?我有好多问题想问。


历史学家将首次登上马特洪峰视为现代登山运动的起点。虽然马特洪峰海拔4477米,只有珠穆朗玛峰一半高,但攀爬难度某些点更大。自人类首次登上马特洪峰150年来,成千上万人登上了马特洪峰,500多人在攀爬中死亡,《伦敦时报》曾抨击登山运动“毫无用处”。不久前,两个英国人爬马特洪峰,因为速度慢,被困山上,夜里直升机无法救援,他们就被冻死在山峰上。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登山者的脚步,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接受挑战,读到知乎上很热的帖子,名叫magic桃的男孩2016年夏天攀登马特洪峰后写下的《左边是瑞士,右边是意大利,我站在两国边界的山脊上》,有人问他攀登马特洪峰之后有什么改变,他说,我更喜欢登山了!


我读着笑了起来,我敬佩深夜里的登山人,但却不能理解他们的世界。我以为知道一切,其实我什么也不能理解,我刷了刷朋友圈关掉手机,眼前摆放的餐具闪着光,窗外的大山明亮,这一切都令我平静,我可以从此刻开始专注做任何事,我觉得又回到了自己的路上。


登山者旅店

​我和刘大栋

我和刘大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半悲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