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屋顶看见风的形状

标签:
巴塞罗那米拉之家高迪建筑西班牙旅游 |
分类: ●江湖行● |
鸟儿忙筑巢,油菜花飘香,春暖花开又一年,我的Dream
List还生效。
去巴塞罗那,这写了整整两年的一条,在今年四月,被划掉了。
我选择了这个天朗气清的下午,开始仔细回忆我的巴塞罗旅之行,内心平静而喜悦。
日子一天天从窗边飞过,想起两年前自己因为彷徨寂寞,毅然决然地准备打道回府,却因为看到一本高迪传,
想到了梦想清单里写着一定要再去巴塞罗那看看,而决定退掉机票,留下来再努力一下。
当我真的站在隆隆市声和机械轰鸣的巴塞罗那街头时,虽然一时无法判断,我是否已经将眼前这座城市
与我想象的圣城统一了起来,但却是因为曾经的一个希望、一个坚定的想法,而左右了我当初的选择。
与我想象的圣城统一了起来,但却是因为曾经的一个希望、一个坚定的想法,而左右了我当初的选择。
从今天来看,那一刻,它更改了我的生命轨迹。
巴塞罗那是座巨大的城,走出机场就看到了巨型的彩画,和《午夜巴塞罗那》开篇一样。
可眼前凄风冷雨的,衣服裹了又裹,真冷啊,听说前些天还在下泥雨呢!
不过,老天似乎格外眷顾我梦想成真的这一刻,等我们辗转到市区,向各种冷艳神秘的高迪建筑挺近时,
大太阳竟不顾天气预报的威胁,华丽丽明媚了起来。
米拉之家到了!竟然什么也看不见!米拉之家的外部在整修,整幢公寓被巨型广告布遮住了。
真不幸!不过,没有事!凭借我脑中对米拉之家的描画和构想,我早已铭记了它的模样。
买门票,上屋顶。
西班牙的经济每况愈下,朋友说,从西班牙旅游局的宣传册就能发现,
曾经供游客免费取阅的手册是精美的铜版纸做的,现在就剩印刷纸了。
可能是因为经济原因,高迪的作品,从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到未完成的圣家堂都要征收门票,
曾经免费供人餐馆的古埃尔公园现在也收费了。比起巴塞罗那便宜的大海鲜,高迪建筑的门票简直贵得惊人。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全是冲着高迪来的,谁还在乎这点花销呢。
电梯上升,上升,电梯门打开,冷风吹过来,只见一道阳光刺破云层照亮我脚下的路,
我迈开左脚,又抬起右脚,我,站在了米拉之家的屋顶上。
“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像广袤沙漠上山丘,像山巅风化的岩石,像昆虫的洞穴……”
这些我早就造好的比喻句,一条一条在脑海漂浮了起来。啊,我真的站在了米拉之家的屋顶上。
我在屋顶穿行,在奇奇怪怪的建筑前驻足。太阳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蓝,
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实可感的,它们已经脱去幻想的外衣,变成了事实,从此以后它们不再是我的梦想了。
下面来讲讲米拉之家的故事。
百年前,富有的米拉先生和一位同样富有的寡妇结婚。
米拉先生非常欣赏高迪,花了天价请高迪为他设计房子,米拉夫妇的要求只有一个——要奢华洋气。
建房过程中,高迪整天悠哉悠哉的,不是在铁匠铺发呆,就是上山去寻找灵感。
米拉夫妇很不满,整天追问高迪,你到底干嘛呢,你到底要给我们建个什么样的房子啊?
米拉先生非常欣赏高迪,花了天价请高迪为他设计房子,米拉夫妇的要求只有一个——要奢华洋气。
建房过程中,高迪整天悠哉悠哉的,不是在铁匠铺发呆,就是上山去寻找灵感。
米拉夫妇很不满,整天追问高迪,你到底干嘛呢,你到底要给我们建个什么样的房子啊?
巴塞罗那的守护神黑面圣母在穆塞拉圣山之上,古往今来,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高迪被圣山迷得五迷三道,他说:“未来的米拉之家将会和巴塞罗那四周的群山相呼应。我要把这座建筑建为圣母纪念碑。”
“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高迪听从着上帝的召唤,让曲线在他的指尖流淌,他让米拉之家无一处为直角。他打破了当时所有的建筑规则,为米拉之家涂抹柔倾斜的线条,流线型的外墙和扭曲的栏杆。
高迪说:“米拉之家的每一个室内,都要透着自然光。”
所以他设计了双内院设计,整幢建筑中央有两口大天井,一个圆形,一个椭圆形。
米拉之家中没有一处被遗忘的空间,每个住客都可以站在内部欣赏米拉之家之美。
米拉夫妇的私宅建在公寓二楼,整整1600平方米,一条巨大的楼体悬空只通主人私宅。
有资料说,高迪有解剖小动物的癖好。他的很多建筑都像是用手术刀刻出来的,建筑形状像血肉像器官像骨头。
可想而知,这样匪夷所思的房子在当时建造起来并不顺利,它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人们称它为“采石场”,“怪胎”,是“老鼠笼子”。
高迪对此置若罔闻,但米拉夫妇不愿意了,米拉先生心急火燎地去施工工地监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指导。
高迪对此置若罔闻,但米拉夫妇不愿意了,米拉先生心急火燎地去施工工地监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指导。
他最后命令高迪,房子一定要奢华富贵。
然而命令归命令,那个时候,除了高迪,没有一个人能知道米拉之家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米拉之家建好的第三个年头,高迪和米拉夫妇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当时的巴塞罗那发生了几起宗教暴乱,大量宗教建筑被毁,米拉先生劝他将原计划建造的圣母雕塑取消,
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高迪他当然不从了。他一定要将米拉之家变成一座信仰纪念碑。
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高迪他当然不从了。他一定要将米拉之家变成一座信仰纪念碑。
两方争执不休,最终以高迪罢工收场。
而米拉夫妇也没有好过到哪去,之后由于没有支付高迪全部的设计费,而被高迪告上法庭。
高迪赢得了大笔赔偿金,而米拉夫妇负债累累只好将米拉之家作为抵押。
高迪将所得的钱捐给了一家修道院。他心灰意冷,从此再也不为富人服务,
把毕生的心血投入到圣家堂的建设和设计中。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在偶然间发现了米拉之家,他惊奇的发现,高迪的想象竟然和自己的梦境相似,
在达利看来,高迪将自然界中处于连续运动中的元素再造出来,将人带入梦境。
达利对米拉之家再投资,他说:
“高迪的建筑是最早出现的可食用的房屋,也是最早出现的唯一能刺激性欲的建筑。”
达利对米拉之家再投资,他说:
“高迪的建筑是最早出现的可食用的房屋,也是最早出现的唯一能刺激性欲的建筑。”
之后,超现实主义为高迪摇旗呐喊,不管支持他的声音有多么微弱,但他至少得到了认可。
曾经还有美国人想买下米拉之家,想将它拆成一块一块运回美国。
总而言之,尽管存在于富人区的米拉之家依然引来非议,但它还是安然无恙的保留下来了。
百年后,巴塞罗那已经被人称为“高迪之城”。
天才总是孤独的,伟大的创作总是超越现实带有寓言性的。
每当山风徐徐而来,吹过米拉之家屋顶的一座座雕塑,
雕塑上便留下了风的形状,他们悄无声息地传达了高迪的讯息。
雕塑上便留下了风的形状,他们悄无声息地传达了高迪的讯息。
前一篇:你将不再是现在的你
后一篇:【瑞士】你好铁力士,再见大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