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伦敦大事件女王登基盛典大侠游记 |
分类: ●大英伦● |
早晨六点,我带着简单的行李,独自坐在光线昏暗的车站里,望见窗外阴暗得像怨妇一样的天空,
我看见National Express的大巴在晨雾中远远驶来。我坐上车系好安全带,看见大巴缓缓驶起来。
阴天让周围的一切变得丑陋而呆板。司机一次次用扬声器提醒乘客,一定要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
不要放在座位上,因为庆典期间,车上的每一个座位都被预订了。
我随手把背包放在脚下,把相机抱在胸前,我想起一个月前坐它去机场的时候,全车就只有我一个人。
到达伦敦,由于庆典,车站变得异常拥挤。
大巴行驶了四个小时,从雾霭的晨曦走进中午,天色并没有任何改观。
一年到头,纵使难得的晴天是那么浓墨重彩的令人欢欣雀跃过,可依然改变不了英国阴冷多雨的印象,
灰黑是永恒的主题背景,光线怎么都透不过来。
为制止我自己因为天气原因继续灰心下去,我开始大步大步走,不一会,就陷入翻涌的人群里了。
绿灯,红灯,忽明忽暗,车辆停停走走,停下脚步的人们东张西望,快速穿越斑马线的人们目不斜视。
不同的人从我眼前闪过,我耳朵出现轻微的耳鸣声,我嘴里发酸,我身体的热量开始源源不断地从身体冒出去。人们为什么喜欢独自旅行?
拥挤的人群并不能带来快乐,只会让寂寞的人更寂寞,让繁琐的事变得更繁琐。
其实快乐的人到哪里都快乐,不快乐的人到哪里都不快乐。人世是相通的,我们换的只是地点。
我的身体与外界不停进行着热交换,等置身于人山人海的维多利亚地铁站时,最终,达到了平衡状态。
我体温过低,我通身僵直,我打着冷颤,我听见地铁站里欢快的乐声,像是从遥远的星球传来一般,
我看见盛装快乐的人群像是毕加索的画,被拆分成线条和棱角在半空中漂浮了起来。
我拖拽着麻木的双腿,在卫生间门前排起了长队,我看见女厕所的标识被戴上了皇冠。
我在卫生间里,打开书包,耐心的把几天的衣服一件一件套在了身上。
我感受到衣服丝丝传入体内的热能,热量让我重新活了过来。
随着逐渐解冻,我渐渐听清了车站里沸腾的音乐,满目皆是红白蓝三色的事物,
白发老人在为孩子们分发着米字旗,欢乐的节日的气氛规整了混乱不堪的人群。
我在车站的快餐店买了碗速食面吃,夹起来的面条,一根一根晶莹透明,像是塑料一样。
我低头吃面,想起和嘉蔓来伦敦的事,那天是光棍节,我现在还保留着11月11日的地铁票,我们下车后,也是来吃的这个面,我们去看了歌剧去看了达芬奇的展览,嘉蔓一边吃面一边安排行程…
我从回忆中抬起头,我看见人群在流动,我在原地陷落。
人们为什么喜欢独自旅行?我感觉硕大的空虚感又来袭击我。
我起身前行。
去赶赴盛典的人群像一条奔腾的大河,你只需随波逐流,就可以匀速到达目的地。
听说大笨钟准备改新的名字,我走出地铁站的时候,刻意抬头好好看了看它,
似乎变得金碧辉煌了,不知是真的被粉饰过还是我的心理作用,大笨钟将在九月被正式命名为伊丽莎白塔。
来参加典礼的人们,都特别高兴,阴天没能阻止他们狂欢的热情,
人们盛装打扮,人们高呼雀跃,人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be ready,
车载大屏幕在同步播放女王的成长过程,女王更换着礼服,带着微笑,轻缓地挥手,
从幼年,到青年,到满脸皱纹,到两鬓斑白,如今,已经登基六十周年了。
86岁的女王如今身体健康,并且没有退位的打算,女王打算把毕生都奉献给国民。
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二次出现登基满60年的君主,第一位是伊丽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维多利亚女王。
再过一会,将会有上千艘游船从伦敦塔桥声势浩大地驶向下游。
连续四天的庆典,今天是皇家成员以游船方式和大家见面。
我沿着泰晤士河边走,密集的人群早已挡住所有通往河面的视线,短短一个小时之内,
连河岸两边的街道也都被参加盛典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争奇斗艳,为争夺眼球,无所不用其极,
我走在人群里,拍这些盛典中的人,对于以派对为生的西方人来说,狂欢是不分昼夜的。
我想快乐是可以被感染的。拍照的时候,我很快乐。
我找了地方停下来看大屏幕,给小龙打电话。
我看见大屏幕中从车里走出来的女王,又看见从另外一辆车里走出来的王妃和王子。
凯特穿了一身红,她太瘦了,过高的身高让她显得更干瘪,细长的脖子更凸显她的大脑袋,
前几天翻看杂志,杂志里说凯特一直坚持严格节食,杂志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说,
“亲爱的王妃,请你吃饭吧”。
王子轻轻挽着妻子的腰,亲密又彼此尊重,多美好的画面,人群此刻都在专注地凝视大屏幕,喧闹声瞬间消音。生活太过平淡无奇,令人心灰意冷,我们需要美好的幻觉和想象来麻醉自己,
王子和公主,他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小龙在电话里说他们一行人刚到伦敦,先去酒店登记入住。
我环顾四周,已无更多我想拍的东西,插缝挤到河边也无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晚上住哪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
让我又渐渐空虚了起来。我打算走人了,我逆人群而行,走得异常艰辛。
眼看游船就要开始,来参加盛典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
地铁口的人群密密麻麻拥挤不堪,人群似被从天而降的水泥浇筑,只见人不见动。
地铁站 到处都是音乐
在Russell
Square站下车,探出地铁口,天忽降大雨,我全然不知方向,
我躲进一家纪念品商店,蹲下来翻看架子上的Time out
London,出门的时候问了路又买了把伞。
伦敦是太大了。
途径一幢古老的高楼,建筑披着百年岁月沉淀而形成的外衣,
时间像是一层一层的河底沉沙一般沉淀固在巨大的建筑上,窗口绽放着饱满娇艳的花朵,
我停下脚步,暗自心惊。我用手触摸精致的雕花围栏,一手雨水。
在陌生巷子里找见了Generator
Hostel,踏着铁梯走进大门,音乐声由弱变强,
蓝莹莹的顶棚挂满旋转亮纸,随着室内的对流风,熠熠旋转。年轻人,背包客,拉动行李箱的声音。
盛典期间,伦敦的青旅都满了,我随便在网上订了两夜30磅的住处,30磅两晚,我没有期望这是个能住的地方。
当我成功登记完毕,用房卡打开门,瞅见自己那张床的时候,我特别高兴。
期待越低,失望就越少,所谓幸福就是满足,
容易满足的人在寒冬里喝口热水都满足,不满足的人你把全世界给他也不够。
在旅馆休息了一会,等高兴劲过去,打算去和小龙汇合。
我打着红白蓝相间的雨伞,在雨里前行,流连沿途的景色和店铺,自己走错路了还走的特带劲儿。
我看见雅致瓷器的专卖店,看见独角兽的橱窗,看见彩色的音符装饰装点整幢建筑,
我看见绿色茂密的植物攀爬着窗户,后来小龙打电话说你可千万别走了,他来找我,
我在希尔顿门口停下来,看见西装笔挺的门卫躲在墙角抽烟,酒店门口劳斯莱斯,
奔驰车一辆接一辆的从我眼前开过,穿着入时的男男女女进进出出,
小龙的车停在我眼前的时候,距离我们应该见面的时间,晚了两个小时。
夜里和小龙一行人去拍伦敦塔桥。
瓢泼的大雨,像是要把伦敦冲垮一样,密集的雨点落在地面上,反弹着,激起茫茫白雾,
夜里的伦敦塔桥孤傲而华丽,弯曲的霓虹灯像流淌着延展的希望。
气温骤降,我的血液被冻住了,我们僵直地站在屋檐下,像是企鹅们聚集在一起,来抵挡暴风雨。
小龙换各式相机不厌烦地拍来拍去,我们被指挥着一个一个去雨里当模特。
不管是轮滑或是摄影,小龙都对生活总有股劲头。
小龙写本科毕业论文写到最痛苦的时候,他跟自己说,加油写,明年读着硕士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写论文的你。
果然,小龙成功拿到伦敦一所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
老天爷怎么会怠慢这种人。
回到宾馆,同屋的人都已经回来了,德国的两个男孩摊开地图,在紧密的安排第二天的行程,
两个香港女孩子在讨论去牛津街买些什么,真的是太累了,爬上了床,盖着被子,我静静等待血液重新流通顺畅,关灯的时候,大家一起说了晚安。
人干嘛要自己出行,还要记流水账日记?
出去玩记日记,真是一件空虚的事儿。
雅致瓷器店
住的地方
记于
2012年6月3日
伦敦
阴
后一篇:伦敦的博物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