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威尼斯面具琉璃制品物件旅游 |
分类: ●恋物志● |
这些天,每天会发几封简历,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开电脑开邮箱,然后再下楼去洗漱。
全天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屋子里看书看电影,一个接一个,像补习一样,不停顿。
看电影对着屏幕忽然嚎啕大哭或者卧在床上翻书笑成一团。
不停摘抄句子或者随手写下心得,表达欲强烈。
手写日记,次日翻开看,比在博客里写的东西真实的多。
时光踮着小脚轻轻溜走,是个小贱人。
天气阴晴不定,
忽而大雨磅礴,豆大的雨点砸到玻璃窗上,微微震颤;
忽而晴空万里,空气变干净,打开窗透气,有海鸥低空飞翔划过天际,
屋内光线昏暗,时间丧失存在感,时差错乱,不分晨昏。
《灿烂人生》里,尼古拉的考官问他,
你有抱负吗?若有,就要离开本国,一有机会,就要离开意大利,
到伦敦、巴黎甚至美国也好,总之要离开这个国家。
意大利最终会灭亡的,地方虽美丽,但却没有希望。
又读《春宴》,安妮宝贝介绍歧照的时候说,
曾经,我觉得威尼斯是一座颓废而美的城,对它心生向往。
城市每一年都在倾斜、堕落、向海洋移动,最终会被海水覆盖。
后来,我觉得,真正的颓废和美,不是被消灭之前苟延残喘的存在,
而是被清除之后,无数次重建和改造之后,面目全非却轮廓完整的一具残骸。
意大利的颓败和了无生气司空见惯,社会治安混乱,电线满天密布,酒店设施落后,路况交通糟糕,
小摩托满城飞驰,小偷成为一种职业,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游客痴迷的朝圣心理,蜂拥而至。
她艳丽而颓废的古典气质太过招摇,眼前却是损伤零落不完满的残局,对比透彻鲜明,
这种美是真实存在的。
当你走在罗马街头的时候,看到满城的遗址古迹散落在街角,在路旁,随处可见,并和现代生活和平共处时,
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我们那些所谓古都,它们在一次次重建翻新中,与时俱进,欣欣向荣,
表面繁荣光鲜,内部早如同被洗劫一样空虚乏味,丧失坚实的根系。
人们在油漆未干的彩色戏台上自娱自乐,唱着一出接一出节奏粗糙气氛热闹的戏,乐此不疲。
每次与欧洲城市里坚固雄伟气定神闲的古老建筑擦身而过时,内心,都无比沮丧。
意大利的面具随处可见,在威尼斯,绚烂的面具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有粗制滥造的流水线产品,价廉,物也算美。游客常常大批收购。
也有精致的面具小店出售纯手工的面具,黑色蕾丝,彩色天鹅绒,小丑的眼泪,黑白诡异,
款式繁多,价格不菲。
每次穿越小巷路过精品面具店的时候,总有女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散开过来。
彩色的面具小物件让人心情愉悦,太过绚丽的颜色和古老零落的建筑相互映衬,像是在游乐场穿行。
18世纪以前,在意大利,不论男女,还都是要披着斗篷,戴着面具出门的,
那华美面具下都是怎样一些表情。伪装,堂而皇之。
现在,面具从日常穿着变成工艺品,再也没有人可以戴着面具示人了。
可那张扬着一张张所谓真实面庞的人们,在平凡生活中,
又有多少的无可奈何,又必须隐藏多少情感和表情,又必须盲从而被动地扮演多少种角色呢。
德国心理学家费勒姆说,“如果说这就是我的一切,那么当我失去它们的时候,我又是谁呢?”
当你摘掉了你细心打造的彩色面具,你,又是谁呢。
卖手工面具的意大利小伙子,
人很好,让我们随便拍照,我们随意乱砍价,他也一脸憨笑不生气,
英文不好,用简单的单词指手画脚,我们的人马收购的大批面具,几乎都是从他那里买的,停留了很久。
馒头花重金收入的妖媚面具
前一篇:【威尼斯】一副儿童油彩画
后一篇:女人们最后的伦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