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伦敦旅游盗窃lv偏见虚荣杂谈 |
分类: ●大英伦● |
最后一次写伦敦,完成了前面一篇又一篇的幸福美好后,欲抑先扬,为伦敦做一个黑暗的总结。
这次去伦敦,一起打工的BOBO也去了,虽然我们未见面未同行,但我一直是在惦记她们的。
烟火燃放前,我接到了BOBO的电话,我非常兴奋,问“BOBO呀你们在哪呢?”BOBO没有多少话,只是用很冷的语气说,“我的东西在旅馆丢了,报警了,但警察说今天太忙没空!”“啊?”哦~我忽然惊出一身冷汗,没敢多说话。之后心里一直特别忐忑,因为那家旅馆的预定网站,就是我给BOBO介绍的。后来因为观烟火人数激增,通讯率几乎为零,就中断了联系,等跨年结束,再给BOBO打去,她已经关机了。看来她真的是过了一个百感交集闷闷不乐的新年夜。
第二天,再打电话问BOBO,她说买的LV连同行李全都丢了,住一起的女孩的LV还在,只丢了她的,警察去了,查过指纹,也没有发现,猜想肯定是店员偷的。我说你肯定是买个LV太招摇,让人家给盯住了,等我回去,一起帮你刷屏骂那个酒店,看它还怎么开的下去。我想尽办法安慰BOBO,像是在掩饰自己的心虚一样。
伦敦行结束后,我在QQ上问BOBO,玩的还好吗,BOBO说,“该去的地方都去了,整体感觉上不喜欢伦敦。”我看见和BOBO同行的女孩的签名已经改成了“第一次见真正的CSI啊。”伦敦在BOBO心里,一定早就成了记忆最深刻却永远不会再看一眼的地方。
伦敦就是这样了,你永远都不会发现在大片的阴影里有多少双闪烁欲望凶光的眼睛在四处觅食,就像BOBO兴高采烈地拎着人生中第一个LV回宾馆的时候,就无辜地被一个默默无闻的店员盯上一样。
主流文化告诉我们,中国人在外国素质很低,乱吐痰、总逃票、闯红灯的,一定就是中国人,但当你真正身处国外时,当你看见头脑不健全的英国年轻人时;当你听见他们说西藏香港内蒙古不属于中国时;当外国小孩和你提起中国,就只知道外卖店里的中餐时;你绝对会无敌气愤无比委屈特想大喊一声说,你们凭什么这么说我们?你个白痴!
伦敦有好多好多值得拜访参观的地方,星罗棋布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堂;奢华考究皇家派头的购物中心;鸽子成群喷泉跳跃的古老广场……当我站在大英博物馆里时,看着里面从世界各地抢夺来的珍贵藏品时,我惊讶,我激动,我说,呀,瞧瞧,这可是大英博物馆那,人家免费耶!当我抬头仰望并不高大威猛的大本钟的时候,我又骄傲自豪地抒情道,啊,这可是伦敦伦敦啊!
其实,在每个感叹号后,是我漫长而绵延不绝的心虚,担心的是由于知识匮乏的平庸,踌躇的是因为自己崇洋媚外的虚荣。旅行,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和双脚,真实的逃避了现实,是热爱生活,亦或者是厌倦了空虚?
其实,伦敦是一座纯粹的欲望都市,像所有大城市一样,有光鲜亮丽的外表,车水马龙的繁华,亦有人的烦躁与空虚,无情无尽的欲望,和暗藏在黑暗里的影子。如果你想去度假,去散心,去埋葬悲伤,去寻找旅行的意义,那就不要去伦敦,伦敦给你的收获,除了街灯璀璨的视觉记忆和欲望充斥的购物人群外,留下的只是真切的身心疲惫。
这次本来说要去血拼一下,买些东西回来,但是收获为0
幸好有我们亲爱的小D,为这次伦敦行留下了美丽的记忆,收获好多特别喜爱的照片。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
内心的记忆会把不好的东西抹掉,好的东西更美化,这种功能才能保持记忆的鲜活。
而这种旅行归来无休止的自我陶醉和感情渲染,让别人和自己,轻而易举地就被蒙蔽了双眼。
PS:
这是在我从伦敦一回来就毫不犹豫写下的东西,可过了一阵子再一读,
呃~~怎么这么愤恨这么冷漠这么脱离我风格?不能发不能发,我在它还没钻出水面前就自行给枪毙了。
最近我惊喜会地用PS的滤镜功能加镜头光晕,这个小举动,让整个照片画面都变得温暖起来了。
所以冷暖结合,用暖色图片把负面的字中和掉,就当伦敦的小总结,就这样发了吧,总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才行。
伦敦行这几篇游记,让我的大江湖闹了场翻天覆地的革命,不断地被推荐,彻底改变以前我自说自话的境遇,让我现在一个小想法公开,就能有好多不同声音的响应,这是种多飘逸多销魂的经历啊~
人,终究是不能孤单唱歌,不能独自舞剑的,
谢谢有你们在,让我的生命变得不平凡~
用心感激着来我大江湖的每一个人,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