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也不能剥夺他人“就座”的权利

(2013-03-01 08:03:24)
标签:

让座

贵阳晚报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面对公交车上站着的古稀老人和坐着的中学生,你如何做如何想?这一幕在贵阳50路公交车发生之后,乘客劝两名学生给老人让座引起一番争吵,甚至要赶他们下车,一位学生被迫起身让座。(贵阳晚报2月28日)
    中学生是否为老人让座,看上去是一个道德问题,其背后则隐藏着公共服务的让渡。公交车是社会共享的交通资源,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为所有乘客提供公共服务。为照顾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公交车上一般都设置老幼病残孕专座,通过规则倾斜照顾老年人等群体。坐在这类专座上的乘客应当无条件让出座位。
    但公交车上的普通座位更多,老人、学生、职员应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以便公众能更好地享受公交车服务。如果此时乘客要求中学生为老人让座,必须先承认对方优先使用公共资源的权利。如果学生因可怜老人而让座,就是让渡了自己占有的社会资源,值得表扬。如果不让座,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也无可厚非。
    我们常说尊老爱幼是优良的传统文化,但尊老和爱幼都不是无原则的,应有良性互动:老年人不应为老不尊,幼童不能无规无距。乘客集体指责两名中学生,并不是他们真的不道德,否则他们最后也不会让座。乘客不忿的是历史惯性形成的习俗被当街破坏,但他们又侵犯了中学生享用公共交通服务的权利。
    毋庸置疑,很多乘客抱有一种奇怪的思维逻辑,那就是弱势群体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越弱势就越要无条件得到他人、社会和政府的照顾。这种逻辑让公众和舆论在面对让座问题时左右为难,最后只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这样一来,让座就像嗟来食,让座者施舍却得不到表扬,接受者的个人尊严则被剥夺。
    其实,公交车无法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可以制定鼓励措施分流老年人、上班族和学生,错开上下班、上下学等人流高峰期,让各个群体错时享受公共服务。在政府部门没有提供更好更完善的公共服务之前,因为让座问题单方面批评老年人和中学生,无论理由如何,都显得有失偏颇。

      都市女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