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历查三代”是亟待完善的无奈之举

(2012-12-15 08:55:18)
标签:

学历查三代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近日有女博士因本科“出身不好”在招聘中“被出局”。此举被戏称“查三代”,虽有歧视之嫌,但也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中硕博培养水分多的问题。“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长此以往,贬值的不只是高学历,更是高等教育的公信力。(人民日报)

    假设你是招聘者,对面是硕士博士:他们可能高分高能,可能高分低能,可能学历造假,可能一无是处。面对良莠不齐的应聘者,你该怎么办?这时,“学历查三代”比只看最高学历会更加全面,也更有可能招聘到高素质人才。虽然对企业来说,这涉嫌学历歧视,可只要不违法又能觅得人才,不妨一试。

    高校扩招,学生增多,招聘者的选择余地就多了,同样一个岗位,以前可能连专科生都招不来,现在硕士博士挤破头。人多岗少,招聘者有了提出更高条件的底气。而且,以前的招聘,基本上是把应聘者的学历等同于能力。与其相比,“学历查三代”是一种适合招聘者快速全面考察应聘者的有效方式。

    简言之,“学历查三代”其实是招聘方自发完善此前以学习经历为考察对象的招聘标准。首先,高校培养的人才良莠不齐,甚至还有很多滥竽充数者。其次,市场需要求综合素质更好的人复合型人才,这种招聘方式寻到“千里马”的几率更高。对企业来说,这是目前最速效和经济实惠的招聘方式。

    但“学历查三代”仍是学历崇拜的变种,除了看应聘者的最高学历外,还考察其以前是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企业、个人和社会来说,学历和能力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即便查八代、十八代,也看不出综合素质的好坏,只是无奈之举。这也是“学历查三代”的致命缺点——它并不是一个完善的招聘标准,仍有待进步。

    我们更应看到,市场对人才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但并没有传导到高校,它们仍按旧有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这才是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断层的根本原因。如此一来,硕士博士只有用更高的成本去寻找工作,而这些额外成本和损失本应由高校或市场承担。天价简历、写真简历等,也都是额外成本的直接表现之一。

    立刻从制度层面改变现有教育模式不现实,此时,何不完善“学历查三代”标准,让其摆脱学历崇拜因素,科学地考察学历和能力,能够全面反映个人综合素质。每一个完善的制度,都是从“学历查三代”这样次优选择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发展而成的。为了让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对接,我看可以从“学历查三代”开始。)“学历查三代”是亟待完善的无奈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