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城管砸饭菜背后的江湖思维
(2011-10-28 01:23: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三道四 |
一地饭菜,一位老人,城管执法车,您猜发生了什么事?是的,西安的城管又出事了,老人往企业送饭菜,被“便衣”城管要求离开并没收饭菜,老人解释自己不是摆摊的,但还是被砸了。之后“便衣”钻进执法车,老人为了讨说法,就把自己的手绑在车上。最后,经警方调解,城管向老人道歉,并赔偿200元饭菜损失。(《新京报》27日报道)
西安的城管“便衣”执法,又不听解释如此粗暴地砸了老人送的饭菜,可想而知,众怒必然直指城管整个群体。尽管在警方调解下双方和解,但事情却不能到此结束,“便衣”城管“执法”不当的责任应当由他们自己承担,责任部门应当继续调查并追究,不能“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样是对公众和城管部门自身的不负责任。
平心而论,类似的事情已经在全国各地发生了不少次,多到公众再遇到此类的事情都很麻木了。因为在公众印象中,城管部门一直以来就是这样执法的,而被执法对象要么逆来顺受,要么挺身抗法,比如夏俊峰被围殴后刺死城管。尤其是后者,城管被摊贩侵犯之后,网络上反而叫好声一片,但反抗的小商小贩也多因触犯法律陷入囹圄。
但城管与执法对象的矛盾,却不仅仅在于执法,而是在于城管执法方式的江湖思维。城管一旦不依法执法,而是采取强力等江湖手段,虽然会威慑执法对象,但已远远偏离了执法目的。正像新闻报道中所说,“这片园区每天有很多无照商贩摆摊卖盒饭,占道情况非常严重,送饭的和摆摊的很难区分,管理上难度很大”。这种只想着杀鸡儆猴的江湖思维,尤其可怕。
城管执法时的江湖思维,首先剥夺了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其次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搭了进去。如果执法对象想维护自己的权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取同样的江湖思维对抗城管,就像饭菜被砸了的西安老人,用把自己的手绑在城管执法上的方式来维权。而这也是老人为何不去合法渠道投诉的原因:你自己都不守法,怎么相信你自己能监督自己?
城管执法只要是掺杂了江湖思维,就相当于创造了一个脱离正常社会的封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主导众人行事方式的不是法律,不是城管,不是执法对象,而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以一旦其反作用于城管等执法者时,所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城管值得商榷的执法方式理应喝止,但更应该喝止的是其背后的江湖思维,否则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屡禁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