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刊于河北青年报A2
去年,“临城赵云故里传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由此引发石家庄正定与邢台临城间的“赵云故里”之争。近日,正定决定斥资修建“赵云故居”。而从临城方面传来消息,当地要搞“赵云文化主题公园”。(河北青年报今日报道)
话说赵云得胜荣归,半路上突然嚎啕大哭:“正定、临城,哪里才是我该回的家?”这是玩笑。如果赵子龙活着,一切都好说了,门前小河、屋后垂柳这些标志,一一道来就能止了正定和临城的此次纷争。遗憾的是,赵云已去千年。
正定和临城如此纷争,主要原因就是找不到能一锤定音的证据。而就目前看来,找到这种新的历史资料或者文物等的可能性,也不会一蹴而就。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两地的口水仗,还是赵云故居和文化广场的建设,并不能强化各自的正统性。
但是正定和临城争夺赵云故里引起的后果则不容忽视,那就是会导致历史人物在现实语境中的混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其作为传统文化象征的意义。抛开两地的经济或者其他目的,让历史的问题留给历史会不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要让两地止住关于赵云故里的纷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上级的文化主管部门需要站出来:一要禁止双方自说自话,引入一个相对客观的第三方来仲裁;二要建立一个严格的文化遗产申报标准,用宁缺毋滥的制度来预防其他类似的纷争。
赵云眼下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是我们的悲哀。可是各地都争着给他一个故里的话,悲哀的就该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