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陕西 |
分类: 小晶的小学生活 |
小吃货的西安美食之旅
每个省心妈妈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吃货宝宝。呵呵,大家不要笑,试想,如果小宝宝胃口超棒,吃嘛嘛香,从来不用妈妈操心,家长是不是就会省心很多?小宝宝让人发愁的一个大问题,是不是总是会关乎胃口不佳?我家聪明、可爱、懂事、漂亮的小晶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吃货!
且不说,她每天总能吃下妈妈做的大份量爱心早餐,也不说能轻松干掉Subway六寸的双夹,更不要说,如果以美食相威胁,她就会像功夫熊猫的阿宝一样格外认真,只说,小说迷最喜爱的书中情节,也总是要关乎于美食,甚至看着看着,会有馋涎欲滴的表象,也就说明这个小吃货会有多么专业了!
去西安之前,小晶已经翻了无数遍她的《西安寻宝记》,无数次向我提起羊肉泡馍,问我什么是“干泡”,“口汤”,“水围城”和“单走”。我自然不知,那么如果大家想知道答案,就请见下文吧。
第一日兵马俑归来,我们在大众点评选择了一家陕西巷子老菜馆,从大马路拐进小巷子,再进入酒店,不起眼的门脸,进去才觉得大不相同,长长的木质长巷隐藏于门面之内,一串红灯笼悬挂在木巷之中,古风铺面而来,仿佛进入了大唐盛世,巷子两侧坐满了等位的人,可见酒香不怕巷子深啊,因为事先定位,我们幸运的还等来一个小包间,木质的桌椅,长条板凳,让我们揉揉眼睛,掐掐自己,确认并非梦中。而店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葫芦鸡了。呈在葫芦形状的容器内的鸡肉香酥软糯,嚼在嘴中,香味四溢。这道菜据说是陕西汉族传统名菜,始于唐代。制作时需经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煮时要用麻丝捆鸡,保持整形,之后加各色作料入笼蒸透,再油炸到肉质金黄方可。真的是吃的时候筷子一碰,肉就脱离了。几道特色小吃一道道上,让晶晶失望的是,竟然没有羊肉泡馍,但是鸡肉也够鲜美,让小吃货吃的心满意足。
第二日,游了法门寺,回来时又游了大雁塔,中午却只是简单吃了斋饭,小吃货才刚也只是吃了一个双球的哈根达斯,所以真的饿到了前心贴后背了。终于找到了老孙家羊肉泡馍。点菜的档儿,服务员上了馍,让我们开始掰着,我们中有两个孩子,所以,自然要把手先仔细清洗干净,但孩子好玩,小男生更是掰一会儿,四处又摸一会儿,我心里犯嘀咕,不知道是不是煮的时候也是这么一起就吃了。
小晶倒是认真,把馍掰成了一小小块指甲大小,服务员来答疑,“干泡”就是通过煮制,汤汁完全入馍内。此馍筋而韧、粘而滑。“口汤”指馍酥绵光滑,吃完碗内留汤一口。第三种“水围城”要宽汤煮馍,碗四周是汤,中点是馍,汤多馍散、清香绵滑。第四种“单走”就是汤归汤,馍不掰。我们选了水围城,而服务员也给每人掰好的馍贴了编号,自产自销,绝对不混。谁也不用嫌弃谁的小手了。呵呵。
彼时,我对小晶是否适应羊肉泡馍特有的风味还颇有怀疑,待得煮好端上来,我还想是不是要替她吃那一份,小晶却已经不怕烫的开动了,直到一大海碗只余了一个小碗底儿,我是又吃惊、又敬佩啊!
有了这份大餐垫底儿,吃过饭往大唐芙蓉园的漫步也格外有底儿,近三四公里的路程,小不点儿几次走不动了,在路边歇过又继续前行,我做势抱她,她连连摇头,“妈妈,我很沉的,会累着您的!”于是,我们只是在路边简单休息,积蓄了力量,又再前行……
前一篇:陕西地面寻宝记之法门寺
后一篇:小小舞者的“格桑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