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晶晶姥姥小不点小盆 |
分类: 育儿体验 |
作为一个乐观的妈妈,我从来就没有说过我家小晶发育迟缓,我只说我家小晶是一个谨慎、严谨的小家伙,为什么呢,请各位看我细细道来……
三个月翻身吗?
三个月翻身,在我家只是个传奇。晶晶三个月之前,我们严格遵守姥姥的规定,小不点的脊椎骨还没长好,一定要横着抱,到照百天时,小晶是被我挤在一堆垫子里面的,脖子还不是很直。每天也为晶晶做抚触,洗完澡,让她趴在那里,练习抬头,每次看见小不点那么辛苦的样子,都感觉心疼,远方的奶奶看了我发去的视频,都舍不得了,让我不要训练孩子了……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晶晶能靠着被子坐着了,翻身仍然不会。别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先会翻一次,然后是连着翻……小晶却踏实着呢。就是静静躺着,看着周围的人镇定的乐……然后,我这个妈妈也就跟着很踏实的乐,急什么,不急啊!
转眼到了那年五一节,晶晶已经6个月了。姥姥姥爷来看小晶,在将离开北京前的那一晚,小晶突然奇迹般的从床这头骨碌碌翻到了那一头,又骨碌碌的翻回去,学会翻身的小晶,第一个跟头就是连续翻,她自己也感觉格外快乐,不停的表演着从这到那,从那到这儿的过程,那个晚上,大人的、孩子的笑声把屋子都装满了……姥姥最后经典的总结,小晶舍不得姥姥,所以把翻身这一刻留给姥姥走前来表演……
长牙?
与此同时,小晶在吃奶时,开始狠狠的咬我,吓得我都惧怕了给孩子喂奶,然后两只小小的门牙终于羞答答的探出头,小晶终于不是爸爸戏称的“无齿之人”啦……
两个牙探头后,又长出两个下门牙,然后晶晶的小牙就休假了,一直到晶晶快两岁,两侧的槽牙才相继露出来。因为我长期看着郑玉巧的《育儿经》,对此倒是没有担过忧。
八个月爬吗?
小晶六个月和妈妈一起参加了亲子班,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教会孩子们爬行,几次示范课下来,班上的小盆友先先后后都可以离开原地,慢慢到达目标了,只是小晶仍然踏踏实实,笑眯眯的看着撅着屁股往前拱的小盆友……
这次,晶妈的心态可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都说爬行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所谓越爬越聪明嘛,大夏天的,床上、地板上,到处都是晶妈训练晶晶爬行的场地,小不点被练出一身小痱子。比晶晶小一个月的香香来玩,一起坐在垫子上,小香香就一拱一拱的肚子贴地爬过来啦,然后拽着小晶的头发起来(呜呜,可怜小晶的一头长长的黑头发啊),而我家小晶胖嘟嘟,行动不方便,只有挨欺负的份儿呢!
对晶晶的爬行训练很快扩展到亲子班,老师们都知道了晶晶不会爬,课后都要给我们加个小灶啥的,而这其中,唯一最镇定的就是小晶,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妈妈放在前面的目标,够不到,我就不够,甚至在练习爬行的过程中睡着了……
然后,我们搬了新家,地方大了很多,晶晶有了广阔的练习空间,我记得那个上午,晶晶突然就拱起背,手脚并用的爬到了我身边,而这第一次成功的爬行就是一个标准的膝盖、双手爬行,没让肚皮参与……那时候,晶晶十一个月!
时间总是这样瞬间如电,当我还为晶晶会爬了而雀跃时,惊觉同龄的孩子已经开始站立独行了,小晶又一次姗姗来迟,直到一岁三个月,她才突然站立起来,从爸爸那走到妈妈那,但这一走就是稳当当的七步!
我也逐渐摸准了小晶的脾性,她总是在观察着、学习着,然后心里觉得十拿九稳了,才会踏出试探性的一小步,但肯定也是成功的一小步,这样的个性在之后的很多经历中都无限次的表现出来啦,比如她一直缄口不言,让妈妈总拿爱因斯坦五岁说话来自我安慰,但是1岁7个月,晶晶一张口,说出的就是一个十六个字的句子“悠悠荡荡,宝宝不怕,嘻嘻哈哈,晶晶胆大!”这首儿歌就此成为我家的经典!
应吴琼靓点之号召,啰嗦了这很大一篇,其实只想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让我们抛开那些千篇一律的规律,别为之烦恼和担忧,而去开创属于我们宝贝自己的规律吧!让我们自信的告诉自己,宝贝或者弱于一方面,但是必然会强于另外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