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河流的特征

(2009-09-03 20:35:39)
标签:

何为健康的河流

杂谈

分类: 生态环境保护

河流的生命特性

    河流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特性不仅体现在河水中存在各种有生命的鱼类、无脊椎动物、微生物、水生植物、岸边植物及生命依存的生境,更重要还体现在河流养育了人类,是人类过去、现在、未来生活和生产的关键资源。

    河流生命特性来源于河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河流的自然属性包括:从河流形成过程,它依赖于山河湖海互动形成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从水文循环来看,它依赖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水之间的四水转换,其中洪水及洪水期携带的泥沙是河道和三角洲形成及演变的主要原因;从时空分布来看,它依赖于年复一年的洪枯变化、水系的树状分布和河道的弯曲特征;从物理化学过程看,它依赖于水量、水位、水质和物质流(泥沙、营养物和污染物)的输移和转换,形成水流的动力条件和特定的水质状况,河流的自然属性构成了河流生命的基本特性。人类依水而生活和生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有巨大的影响,产生了河流生命特性的社会属性。所以,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河流就承担起为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延续服务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承受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

     河流既然有生命特性,必然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显然,河道长期断流,或河流虽然有水流,但都是废污水,人和生物无法再利用,这样的河流已经死亡,人们也很难继续在此生存。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或不科学的使用,已经使许多河流处于病态,需要去“诊断”和“医治”。如大量的废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向河道或水域排放、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日夜严重的面源污染和有毒害的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等等,使相当多的水域水质下降或恶化;在治理江河时过分依赖工程措施,调节河道径流过程,不仅直接阻隔了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流通道,而且显著改变了河流的水文过程,使自然生境改变,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巨大压力和危险。

健康河流的特征

    健康河流特性是对人类社会而言的,没有人的自然界,无所谓健康的河流。人类要想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必然依靠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追求离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纯自然”和“纯绿色”的健康河流,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健康河流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河流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有不同的标准。早在一个世纪前,人们已开始注意到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会对河流生物造成伤害,并尝试着追踪这种生物退化的程度。生物退化开始被视为人类活动强度的指示因子,河流的生物监测从此开始。进入20世纪后,化学物对水质的影响曾一度受到重视,但很少有人把化学和生物指标结合起来考虑。直到最近20年来,人们才进一步认识到,河流生物群落具有整合不同时间尺度上各种化学、生物和物理影响的能力,这些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能够反映诸如由于化学物污染、物理生境的消失和片断化,外来物种的入侵,水资源的过量抽取和河岸植被带的过度采伐所造成的水质的总体退化。生物监测可把目光集中在多种生态胁迫对水环境造成的累积效应上,标志性的物种的生态过程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河流生态状况。

    在过去的10多年中,河流生态监测和评价已经成为许多先进国家研究和工作重点。从生态学角度,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健康河流的概念。如“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人类、植物、动物、水体、土壤及它们的物质环境的功能聚合体”、“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一个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对变化有弹性的系统”、“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具有河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受压迫后能恢复的生态系统”、“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远离河流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的”。这些定义倾向于强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学方面,是狭义健康河流的概念。更为综合的考虑应该将河流系统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将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在内,体现河流生命特性的自然和社会属性。

    综合已有研究的成果,广义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生态系统的弹性。对河流演变过程中遇到的正常干扰(如洪水、涝渍、干旱、水污染)具有恢复力。因为水文循环中的时空分布不均是自然现象,它也构成了自然生态的主要生境特性之一,不可能也不应该改变这些自然现象,对于健康的河流受到这些现象干扰,不久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即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弹性。如自然枯死的植物也会引起水污染,但健康河流具有自净能力,不会使水质下降。

    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河流具有进一步水资源开发和水环境纳污潜力,远离河流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危机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初级生产力的下降、营养的流失、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关键种群的波动增强、生物结构的退化和疾病的广泛发生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道水生动植物能够正常的延续和演变,系统不需要外部影响能自我维持。即在没有外部输入时能自然存在,在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如流域内农业、森林生态和水产渔业等系统中,每单位产出所需外部输入不增加。

    生态系统的不排它性。在流域内进行的治理、开发和管理实践以及生态系统变化过程不损害邻近流域的生态系统。

    经济可行性。在市场经济中,能够提供经济上可行的合乎自然和人类双重需求的生态服务。

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持健康河流,最终目的是维持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受损对人类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饮用不卫生的水、通过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的富集和通过疾病的传播而危害人体健康。间接影响如农业病虫害的增多和水旱灾害导致流域内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下降,食物不足引起人类营养不良以及身体抵抗力的下降,最终使人类更易遭到疾病的侵袭。

维持河流健康生态是流域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终极目标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的狭义健康河流评价和研究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南非等国已经取得了进展,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如生态健康指数、藻类丰富度指数、河流无脊椎动物预测和分类系统、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鱼类完整性指数、岸边植物和水生植物指数、河流生境指数等等。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用这些指数评价河流的健康状况。但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广义健康河流还很难寻找到统一的标准,因为它不仅与国家的国情、法律和政策相关,而且与人们现状生活水平和质量、伦理道德以及对未来预期生活目标密切相关,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条河流,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标准。但高质量的生活和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所共同期望的。如何去实现这共同的目标,关键是协调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因为现在河流生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自然界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主要是我们人类不科学的活动方式造成的。

    要维持健康河流生态,必须依照科学发展观,一方面,不能只顾自然生态,追求“纯绿色”的健康河流,而不顾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另一方面,不能只顾现在的人类,不考虑未来的人类,过分掠夺资源,损坏健康的河流生态。如果自然生态和环境破坏了,不仅人类经济社会不可能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下降。

    维持健康河流生态的对策包括:加强流域水系及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多采用对自然生态负面影响较小的非工程措施治理和管理江河,如考虑维持河流生态健康内容的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专业规划、以生态为核心的水库联调方案和水量分配方案、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人力建设、用水户参与机制、全民教育和培训、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先进科技手段的利用等。由于水系自然连接是河流生命最显现的特征,像长江这样的大河流域,横跨19个省市,协调上中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地区之间和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水资源作为公共自然资源,统一各地区各部门用水政策和管理目标,是保证健康河流生态的关键。流域机构是依照《水法》,根据水系的自然属性管理特点建立起来的,面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以后的工作重点将会由流域水资源开发为主,转变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生境为主,维持河流健康生态必将成为流域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终极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