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百问之十三怎样赏析反问

(2015-08-24 16:55:20)
标签:

育儿

京京

桑果

反问句

语气

分类: 现代文指导汇总

请关注实在语文钟玉波的《会说话就会写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技法指导》系列微课视频。

 

 http://s10/small/001MCyr1zy6UxLv0s6539&690
  天天象上http://www.daydays.com/teacher/62937/

反问的赏析

 1、定义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

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2、反问的作用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其他例句:

    (3)殴而且拉,而且搬,是有刘百昭的先例的,何以这一回独独"不好意思"?(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4)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5)"小陈"不是他的名字,只是他的姓。至于他的名字叫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真是件遗憾的事情!可是,这没有关系,在我们的记忆中,这样的无名英雄不是还很多吗?(峻青《黎明的河边》)

13

心声(节选)

黄蓓佳

他从地上捡起讲义,又挑了一段往下念:“亲爱的爷爷,老爷家里有挂着礼物的圣诞树的时候,替我摘下一颗金色的胡桃,收藏在我的丝匣子里头。问奥尔迦"伊格纳捷芙娜小姐要,就说是给万卡的。……”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住在爷爷家对门。妮儿有一双特别黑特别黑的眼睛,一笑,那双眼睛就眯缝起来,带着点狡猾的神气。她总是领了京京去摘桑果吃,她会爬树,双手一扯一扯,爬得飞快,跟猴子似的。她让京京在树下举着篮子,她坐在树上一把一把摘下桑果,扔进篮子里。然后,他两人坐在河边的水码头上,把脚丫子浸在水里。痛痛快快地吃桑果,吃得嘴唇和牙齿黑紫黑紫的。

哦,多叫人怀念的事,跟万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京京甚至想像得出万卡写信时的心情,那种期待、盼望、急切的心情。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全部感情去读,这是个多好的故事!

他抬起头,往四面望了望。林子里静悄悄的,两只小蜜蜂在附近嗡嗡地飞。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了起来:

“三个月前,九岁的男孩万卡"茹科夫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兴这儿来做学徒……”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典型题例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反问句用来写人,目的是强调突出人物的心理或感情,文中的京京因为老师的歧视而不能在课堂上读自己喜爱的课文,心里很难受。这段语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的感情很强烈,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答案

反问      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京京内心的不满和痛苦,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温馨提示:

    表述公式:反问+加强语气+表现什么、表达什么、揭示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