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现代文阅读技巧-分析象征手法导学案

(2011-06-22 18:51:20)
标签:

宋体

gb2312

楷体

象征

写作手法

分类: 现代文指导汇总

授课时间

   周第  

课题

体会写法之奇妙(三)

主讲

 

安排课时

 

一层级目标

能理解象征写作手法的特点并学会赏析

二中考链接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写法是什么

指出某方面内容并问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三学习过程

(一)解读示范

三、象征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即所谓“托义于物”。象征能够委婉、含蓄地表达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而且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象征的手法常常着眼于全文的构思,多体现在一篇文章之中。

含义: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例句:为了讲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

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段例练习

 

郑云云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十里竹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荫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无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臣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的素洁,也还有一分娇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无食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便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在这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唯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荫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

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作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真想隐逸山林。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

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濡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

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卑微的用途中,有着一种质朴无华的奉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东方的竹。

请写出一点竹子的象征意义

 

 

 

 

 

(三)测试评价

梅花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寒冷,以至于人们都懒得出门,然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开着那小小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比那夏天中艳丽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极了纯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后,留下的只是一滩污迹,华而不实,虚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纯白,有时还带着一点点粉红,她留下的,是似有似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用一句话写出梅花的象征意义

 

 

 

 

 

 

 

 

 

主张“实在语文”的钟玉波老师实实在在手把手教你写作文,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地教你现代文阅读。

请关注他的《会说话就会写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技法指导》系列微课视频。

 http://s10/small/001MCyr1zy6UxLv0s6539&690
  天天象上http://www.daydays.com/teacher/629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