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谁”,不是结论不是评价,而是心动的“看见”

(2022-04-03 09:17:07)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我是谁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周末,爱与幸福课程中心邀请郑委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关于“我是谁负全责”的网络直播研修课。

 

今天,我们重发2021年3月25日这篇文章“我是谁”,不是结论不是评价,而是心动的“看见”》,想跟大家强调:“我是谁”是生活中不断地深入和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把情绪当“宝贝”,然后再把情绪清理掉,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循环。这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我是谁”,不是结论不是评价,而是心动的“看见”


正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担心、焦虑、恐惧、烦躁,然后就会产生不好的行为:逃避、生气、发火、骂人、打人,最后造成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紧张,是吗?


于是,我们可能会陷入自责,会否定自己,也会告诫自己不要再这样的,结果下次还会控制不住,又来一次这样的循环。一次又一次,最后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好。这对自己和他人都是无益的。

 

那要怎么跳出这种循环呢?


就是需要我们把内心的负向情绪当成“宝贝”,抓住这个宝贝去找到引起情绪的原因,也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把它在正能量的环境中表达出来,也就交换了能量,这种负向情绪就可以被清理掉。

 

如果一个人能把负向的情绪不断地清理掉,人生就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而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捕捉到自己有负向的情绪、感受和念头,需要我们学会一个基本功——“我是谁”。这也是个案研修的核心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是向大家分享一个知识点:

 

首先,“我是谁”不是一个结论,也不是对自己不断地评价。所以,绝不能在探寻“我是谁”的过程中,给自己贴个一个标签,例如,“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我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人”,这是贴标签,是不对的。

 

其次,“我是谁”是一个个的看见,是生活中一点一滴,一次又一次,在每个真实发生的心髓入微处,从行为到情绪到感受再到念头,不断深入看见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

 

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是极难回答的,如果能回答清楚这个问题,生命也就开始改变了。

 

下面,我们节选出一段课堂记录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看老师是怎么帮助学员探寻“我是谁”的:




(课堂整理记录,如有不明朗处,请见谅)

 

老师:你是谁?

 

学员:我是一个活得很压抑的人。

 

老师:想探寻我是谁,应该问自己我为什么活得很压抑?这才有点我是谁的感觉。

 

我是一个活得很压抑的人是个结论,就像贴了一个标签,贴上这个标签,你就再也不会探索真相,也就可能永远不能改变了。

 

你为什么活得很压抑?

 

学员:不敢做自己。

 

老师:不敢做自己是方法。你为什么活得很压抑?

 

学员:我总是为别人考虑。

 

老师:你为啥总是为别人考虑?

 

你看你每一句都在给自己贴标签。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人?那你是谁?

 

学员:因为我觉得我不重要。

 

老师:我还可以问你为什么觉得自己不重要,你并没有探索到我是谁

 

 

学员说自己“活得压抑”“不敢做自己”“总为别人考虑”“觉得自己不重要”,这些都是现象,并不是真相。


真相是“你为什么压抑”“你为什么不敢活自己”“你为什么讨好别人”“你为什么不重要”“是什么造成了你这样的感觉”。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员的心被触动到了,开始想哭,心动的那一刻,才可能开始触碰到真相。

 

 

学员:我刚才想哭,我发现我好像从来都没有关注过自己。

 

老师:这种感觉就对了,你再往回看看我是谁?

 

学员:老师,我不关注自己,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重要。可你这么关注我,让我有种我在你心中挺重要的感觉。

 

老师:那你问我一句话老师,你觉得我重要吗?

 

学员:老师,你觉得我重要吗?

 

老师:你觉得?

 

学员:我觉得有一点。

 

老师:有一点。你重要吗?

 

学员:我开始重要

 

老师:你重要吗?

 

学员:我重要。

 

老师:你重要吗?

 

学员:重要

 

老师:你重要吗?

 

学员:我很重要。

 

这只是一次老师带着学员就当下的真实发生去看“我是谁”的过程,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暂时探寻到这些。


当学员像这样一次又一次去看见“我是谁”的时候,能量就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交换和提升。因为“我是谁”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如果没有“我是谁”,“成为谁”就是欲望,只会让人充满压力和焦虑地活着。

 

我们说:爱自己,就去看“我是谁”;爱他人,就去看“他是谁”。

 

 “我是谁”是开启这扇人生大门的钥匙希望更多的家人能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掌握“我是谁”的基本功。

 




近期课程和活动推荐



课程公告 | 爱相遇•困境家庭网络研修 (第二期)

 

课程公告 | 爱与幸福•网络基础班【第六期】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1801138724@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09680464


- 联系方式 -


对外合作中心 张老师17316265897(微信同号)

咨询答疑中心 热心电话010-5989-7129(咨询)

 





 

“我是谁”,不是结论不是评价,而是心动的“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