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主动弹琴(主动学习)

标签: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文化践行心赏 |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
今天,我们再发2014年4月3日这篇文章《如何让孩子主动弹琴(主动学习)》。被家长盯上的事情,孩子都不会主动去做;孩子主动做的事情,都是家长不关注的事情。
如何让孩子主动弹琴(主动学习)
文:郑委
被家长盯上的事情,孩子都不会主动去做,表面主动内心也是被动的!
孩子主动做的事情,都是家长不关注的事情,都是因为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内心找到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爱与幸福大家庭天津安JH的学习感受中提到,因为她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她是真的不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她关注孩子弹钢琴,孩子对弹钢琴这件事极其抵触。
她通过学习爱与幸福理论,历时七个月的时间,不再关注孩子弹钢琴(放手),孩子从“他律”度过了漫长的“无律”状态,“突然一天”开始“自律”地爱上了弹钢琴。
我强烈推荐,家里有孩子学钢琴的父母,好好看看今天分享的文章。
无论是弹钢琴还是主动学习,作为青春期前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不会为自己而努力,他们的努力都是为了爸爸妈妈“爱”他。
当“爱”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索取爱,他们或者沉默,或者消极对抗、或者顶嘴,或者叛逆……
孩子的这些负向的行为都是想告诉他们的父母:“你们的爱出了问题!你们需要真正地爱我,如果你做到了我就会努力;如果你做不到,我就和你对着干!”
作为父母,请想想:
·
·
·
·
·
……
请把上一段的“你的领导”改为“你的父母”,把“你”改为“孩子”,你就明白你的孩子不努力的原因了。
不是孩子不努力,是你不信任、不心赏、不悦纳、不支持、不帮助你的孩子。
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不被理解!
在弹钢琴的事情上:
·
·
·
·
心里是帮助,要求也是帮助,心里是要求,帮助也是要求。
想让孩子弹好钢琴,请你放手不撒手。
·
·
每天要求、充满期望、指出缺点、喋喋不休、指责打骂,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弹琴,绝不会让孩子爱上弹琴。
我的夫人从小在母亲的错误教育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弹了十几年钢琴,水平很高,但我的夫人最讨厌的就是弹钢琴。
这难道不是巨大的讽刺吗?
我在想,在我夫人小的时候,她母亲能接受我的教育就好了,我的夫人即掌握了钢琴的技术又能爱上音乐,我也能每天欣赏我夫人的美妙的琴声,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哈哈!
感谢儿子给我重生的机会
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通过自己在家里一年多自学“爱与幸福”理论,原本以为我家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次是抱着感受一下现场气氛的心态去参加培训的。
但是,通过两天两夜的学习后,我重新审视自己,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
我发现自己爱的能力远远不够,还必须继续坚持习学。
记得小时候的我,一点也没有自信。现在感觉这应该是源于我的家庭。
记得我在十岁左右的时候,哥哥说我长得丑,长大嫁不出去;妈妈说我唱歌五音不全等,所有这些家庭成员有意无意的话语,都使我非常自卑。
郑委老师:
这就是典型的“贴标签”,专业术语是“心理暗示”,无论是有意无意的,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内心”千万不能“真的认为”孩子有什么问题,我们必须要调整我们的心态和思维模式,“不再认为哪里不好,而是思考怎么帮助孩子更好”。
当代中国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家长都在找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模式,建立信任关系”。
·
·
我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同时在内心深处,我总是觉得自己非常丑,像个丑小鸭一样,没有人会喜欢我。
在同学们欢歌笑语时,我的内心是最难受,最压抑的。
我家兄妹四人,小时候,他们都认为我是最爱说话的,最厉害的一人,其实我的内心非常脆弱,我用强力的语言去掩护自己内心的脆弱。
郑委老师:
表面自信的人往往内心是自卑的,内心真正自信的人表面往往都是温和的。
上学期间,我的数理化非常好,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我是从外地考到天津的),爸爸妈妈根本不管我的学习,可学习好的我并不能代表一切都好,那时的我一点也不自信。
郑委老师:
学习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而且学习成绩根本不是评价一个人成功和优秀的标准。
昨天在央视心理访谈开策划会的时候,一位国内著名的心理专家说,“未来10年,因为中国的变态教育会导致大量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此处说的“变态”就是以“成绩”为目的,以“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孩子,而孩子的道德、责任、价值观、心理、精神上的实际引导几乎为零。
作为父母,你想要一个成绩优异,其它方面例如道德或心理方面,问题巨大的孩子吗?
婚后,老公对我包容,鼓励,不管我做什么事情,他都支持我,始终告诉我能行。
可因为我的不自信,我认为我的老公不如别人的好,无意中流露出对老公的不满,导致我很多时候不尊重老公,我一直认为我们就是在一起合伙过日子。
老公帮我干活,不合我的意,我就抱怨指责,甚至摔碗扔筷子。
就这样,老公还得忍着笑着收拾烂摊子。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错了,诚恳地向老公道歉。
老公曾经说过:“多亏郑委老师,要不咱家的日子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
郑委老师:
中国很多“优秀人士”其实是“上进不自信”的一群人,说白了就是“怕结果不好才努力的,而不是自己能力强大而努力获得结果的”。
这样的人都是“不爱自己的人”,他们内心对自己充满了高要求和高期望,由此也会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充满高要求高期望,导致家庭问题的不断产生。
在2004年,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可爱的儿子来到我们家里。
对于儿子的教育,我是这样想的:“学习好,将来不一定就好。”所以,我对儿子的学习一直是放手的,结果儿子学习成绩稳定,自信。
发现儿子很喜欢音乐,在儿子4岁半的时候开始学电子琴,后又转为钢琴。
因为我从小不敢唱歌,也不会唱歌,所以我不能让儿子走我走过的路,对儿子弹琴有了更多的要求。
天天盯着儿子弹琴,因为我相信:“指出错误,改正错误,就能进步”,用这样的变态逻辑去要求儿子。
到了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儿子的弹琴状态越来越不好。有时候,儿子哭着弹琴,边弹边说:“不就弹琴吗,我给你弹,今晚不睡觉,我一直弹。”听到这些话时,我的心纠结着、痛着,我心里又开始心疼孩子,又求孩子不要弹了。
那时的我就是一位上蹿下跳的妈妈,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导致儿子总是看我的脸色办事。
郑委老师:
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
·
·
幸运的是,2012年在高中同学推荐下,我接触到郑委老师的书和博客,粗略地看了看书。
打开博客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文章,我还以为是找了托,故意写得那么好,吸引大家花钱去培训。
郑委老师:
哈哈,从此看,中国人间相互的信任匮乏到何种程度。
当代很多中国人心里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人和人之间不再是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我一直努力在做一件事“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小环境”,有了这样的小环境,我们的心就有安放处。
虽然这么想,但还是天天打开博客看最新文章,再加上同学总找我聊天,天天和我分享他老婆学习郑老师理论后的感受与变化。
同学老婆天天在群里发“早上好,一天愉快!”之后就开始说郑老师的理论,那时我认为这位妈妈中了邪,天天就是这些话。
虽然我是那样想同学一家,但我遇到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我还是去找同学沟通,发现他的观点,他的一些理念非常好,并且他还给我推荐了很多的书,比如《夏山学校》、卢梭的《爱弥儿》等。
在同学的影响下,慢慢地我相信了郑委老师的理论。
我又重新看书和光盘,儿子和我一起看。之后我在好多好妈妈群里推荐郑老师的书,向同事推荐,他们好多人都买了书,开始学习。
在去年五月,我想参加郑老师的《智慧家长培训班》,后来找来找去,找到了公益群。
那个时候我兴奋,我新鲜,我天天在群里分享自己在家里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看过的书,分享孩子看的书,分享自己学习后的变化,并跟着群里的指导老师写心赏作业和智慧滋——长表,我也经常关注大家的聊天记录。
慢慢地才发现,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特别是在郑委老师的博客看到,关于孩子学琴的那篇文章,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郑委老师:
家里有弹琴的孩子,请关注下面一段。
从那一天起,我决定放手儿子弹琴。
放手后的儿子处于失控阶段,完全处于混乱当中,想起来弹十分钟、二十分钟,想不起来就不弹,一周最多弹1小时。
放手一段时间,儿子还是没有自律,我多次抱怨,“我都这么相信你能自己主动弹好,可是怎么还是这样?"
郑委老师:
把“放手”当方法,为了达到让孩子“弹好”的目的,那还是放手吗?
放手不是方法,放手是观念!切记!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孩子在失去控制的时候,正处在无律阶段。
我抱怨着同时心赏着,从去年到现在,写了150多篇心赏,量变引起质变,发现我的心淡定了,面对儿子弹琴没有要求了,只有心赏。
郑委老师:
不放心,哪里来的放手?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建立了放手的正确观念,而不是再利用“放手”作为方法,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多次的反复,儿子从他律到无律到自律,差不多用了7个多月,儿子终于能够积极主动地弹琴,并且重新爱上音乐。
郑委老师:
七个月,说起来容易,可如此漫长的时间,安JH内心的纠结和不安只有她自己知道。
任何一个负向的念头都会让她放弃,最终没有好的结果。
安JH感谢自己的坚持吧!
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我的心态好了,有了珍珠般的心态,儿子还是那个儿子,可现在的儿子在我眼里是最优秀的儿子。
老公还是那个老公,可我觉得现在的老公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公,他有责任心,有爱心,有才华,爱学习。
通过这次两天两夜的学习,发现我家的伦理存在问题,要各归其位,我把老大的位置让给老公。
孩子听到他老爸做老大,自然开心,马上把我排老二,他是老三。
回家后,我感谢我的妈妈,在我这两天的学习中,帮我照顾着孩子,并给了妈妈拥抱。
儿子协助我,在家里出入的地方贴满了正能量的标签。
我决心天天坚持写心赏,遇到问题写智慧滋长表,决心做个听话+坚持的好学生。
最后感谢有了儿子,让我有了学习的机会,让我重新找回我自己,给我重生的机会。
感谢郑委老师带给我们那么多正能量,教会我们如何做家长。
感谢群里的付桂敏老师、严聪老师、以及同修的爸爸妈妈们。
有了大家的沟通互助,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
我一定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近期课程和活动推荐
课程公告 |
爱与幸福·网络基础班【第五期】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