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天天说的“努力”,才是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

(2021-10-26 22:21:16)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拖延

分类: 爱与幸福知识类

在郑委老师直播答疑中,郑委老师给大家念了一首诗(郑委老师说,他写的不是诗,用长短句来形容更贴切)

 

这首长短句的名字叫《努力!成功?》

 你天天说的“努力”,才是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


今天,我们把这首长短句的解释分享给大家。

 

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拖延症,为什么孩子学习静不下心,学不进去,学不出来……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都因为“努力”和“成功"这两个词。

 

希望大家多读读这首长短句,看看是否是你走过来的路?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一直努力,努力没得到那个结果,才越来越不努力,变成了拖延症的。

 

而,你是否也是如此?

 

其实,拖延症不是什么大毛病,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就告诉我们:

 

· 要努力,努力就会成功,不努力就注定失败;

· 成功了大家都喜欢你,失败了总会被看不起。

 

等我们当了父母,也同样这样教育孩子。

 

却不知,这才是孩子学习和生命成长的障碍。

 

因为孩子小,所以他会相信,他信了就会照做。所以,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曾经照做过这几句话。

 

然而,人生真实的体验是:

 

· 努力不会成功。

· 不是不努力就失败,而是不努力也不会太失败。

· 可是,失败真的会被看不起,但成功了大家也不一定喜欢你。

 

所以,我不想努力了。

 

然而父母会说:“你就是不努力,你就是懒,你能不能再努力一点?”

 

我又相信了,继续努力。

 

我真的非常努力了,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最后,有的人成功了,为什么我没成功?

 

我就问别人,别人说是我还不够努力,我就再努力再努力,最后发现还是这样的感觉,我就越来越不努力了。

 

我不再渴望成功,“人生知足常乐,平常就好。”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想着“如果我成功就好了。”

 

我不甘,我要去寻找答案。

 

我问两种人:一种是失败者,他有失败的经验;一种是成功者,他有成功的经验。

 

失败者说出来的话,和小时候耳边充斥的话一模一样。

 

对啊,因为失败者从来都是大多数。

 

成功者说:“喜才可喜,怕才可怕。”


在勤奋这个真理的基础之上,遇到一些美丽的努力,挺好的。

 

这时候,我想起了朴树的歌《生如夏花》:

 

他是那一抹烟火;我是那个放烟火的小孩。

他有生命瞬间的绽放,我有生命永恒的快乐。

 

我不断地欣赏着,我想什么时候能看到绽放的烟花,我就可以看到。

 

因为人生在我手里掌握,我保持着赤子之心,把每一件事都认真地做到。

 

我想跟朴树说:“我教你当个孩子,我们去放烟火吧,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他也会跟我说:“放烟火没意思,人生最有意思的是瞬间的耀眼,是那一闪念的美妙,可以划过天边的长夜。

 

我想让他成为一个孩子,他想让我成为一瞬间的烟火。

 

所以,我先得变成一刹那的烟火,去感动打动他,让他喜欢我,让他信任我,我再把他带回放烟花的孩子的人生。

 

放烟花的孩子才是永恒,而一闪过天际的烟火是瞬间的永恒,不知道是谁让他闪了那一下光。


 你天天说的“努力”,才是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


孩子

一位颐和的孩子听郑委老师讲解完这首长短句,心有触动,写下了她的感受。

第一次听到郑老师讲这首长短句,我睡着了,安心地睡着了。

 

“希望流着口水满意地笑”当这句话从郑老师嘴里说出时,我看到了郑老师心里的孩子。

 

眼眶湿润了想起曾经的自己。

坍塌过后的自己,我不敢看。

疼啊!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搭建本来的自己,我望不到。

远啊!长路漫漫,步步荆棘。

 

我扪心自问,还要继续吗?

继续,爬也要爬起来。

不怕疼吗?

怕!怕死了。

想逃跑吗?

想!腿都动了。

 

但我没跑,没躲。

疼,一次次倒下,

伤,一滴滴流血,

我遍体鳞伤,但心却愈坚定。

以后并不是就不会疼了。

会更疼,但我不会放弃。

不因有他,因我心中有光。

 

这位颐和孩子写的诗,印证了很多颐和孩子在颐和学校直面自己,重新激发内在力量的过程。

 

这些孩子来颐和之前,都曾经努力过。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是他们的人生信念。

 

然而,真实的体验让他们产生了迷茫,他们开始探寻真理,来到颐和。

 

颐和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努力的状态,信念开始坍塌。

 

坍塌后的状态才是他们最真实的状态,颐和用温暖接纳孩子,让孩子释放伤痛,给孩子注入爱。

 

当孩子感受到爱,相信爱,就不再努力想得到爱,他开始勤奋做自己,这时候他遇到事情偶尔努力一下,就能成功。

 

平时很勤奋,不能很努力;

遇事要努力,事毕还勤奋。

 

这个孩子写的这首诗,就是在描述自己直面的整个过程。

 

 

 

近期活动或课程

 



课程公告 | 爱天使•孝亲反哺专题研修(第四期)



活动公告 | 爱天使研讨会第十六期(浙江杭州)


活动公告 | 爱天使•研讨会第十七期(福建厦门)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你天天说的“努力”,才是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