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都是缺少爱的能力的人

(2021-10-17 10:36:26)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学习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今天,我们再发2013年7月31日这篇文章《如何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 ——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都是缺少爱的能力的人》。放下学习,放下的是家长错误的价值观;放下的是家长的高要求高期望;放下的是家长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放下的是家长自私的欲望和目的。

 

我常常说,“学习不重要,孩子比学习重要”这句话也可以说成“先爱孩子,后引导孩子的学习”

 

但是,太多的父母“爱孩子的学习远远超过了爱孩子,爱孩子努力的结果远远超过了爱孩子本身。”

 

弄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并践行之,是“让孩子愿意学习,并热爱学习的超级武器”,可能也是父母能够寻找到的唯一方法了。

 

很多学员听了我的课,就断章取义说“学习不重要”,还说是郑委老师说的“学习不重要”。

 

哎!有本事先学会真爱孩子,再说“学习不重要!”读下面的文章,先要把这一段话记在心里。

 

中国家长太在乎孩子的学习了,但是你知道吗,这是错误的!

 

因为关注孩子学习的父母,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每天嘴里总是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每天认为自己辛苦就是希望孩子未来有出息的父母,其实他们都不是懂得爱的父母,因为他们缺少爱孩子的能力。

 

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可能感受不到爱的温暖和力量,感受到的是父母站在学习这件事上对自己的要求、控制、担心、焦虑,甚至是催促、指责和打骂。

 

大家想一想周围的家长和孩子,可能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 家长认为学习重要的,孩子往往认为学习不重要;

  

§ 家长认为学习不重要的,孩子往往认为学习重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家长们太在意学习了,往往就忽略了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到的是:


· 家长爱的是学习成绩;

 

· 家长以爱的名义不就是让我学习好吗?

 

· 因为我没有达到他们的学习要求而唠叨、指责、批评我。

 

.......

 

这些都是这些年很多孩子,当面和我说过的话。

 

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其实就是暗淡无光的。

要知道,父母的爱,是孩子自信上进的核心信念。

 

没有感受到爱的孩子,要么就是不好好学习的,要么就是被逼着被动学习的,要么就是努力学习,但内心一点都不快乐,充满压力焦虑的(这是最容易出大问题的孩子),还有就是对学习无所谓的孩子。

 

这些孩子都很难轻松愉快地学习:


· 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不好好学习;

 

· 要么没有学习的能力,努力也不能学习好,失去自信和上进,而不好好学习;

 

· 要么就像药家鑫和复旦投毒的孩子一样,学习成绩很好,但内心极度不阳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伤害自己和他人。 

      

家长们,孩子比学习重要,孩子比孩子优秀重要。

 

爱的最高境界是“不要希望孩子好,只要对他好。”或者说,你只有真正对孩子好,你才有权力“希望”他好!

 

绝大部分孩子的学习问题,深层次都和家长爱的能力有关。

 

这么多年,我努力工作帮助家长,其中有一项就是努力的让家长放下孩子的学习,而真正用心去爱孩子。

 

但是,对于“放下学习”这四个字,看起来特别容易,想起来很有道理,但能够做到的家长少之又少了!

 

§ 做到的家长,孩子逐步的内心阳光,积极向上,开始勤奋学习;

  

§ 做不到的家长,孩子还是老样子。

  

请记住:“家长越努力帮助孩子努力,孩子越不努力。”

  

北京一个初一的女孩子,父母来找我的时候,孩子是全班倒数的那几个。

 

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她的父亲,极度关注孩子学习。

 

我给这对父母进行了系统培训、咨询和指导,又多次和父母沟通,尤其和孩子父亲有几次单独深入地沟通。

 

其中,最关键的是帮助他们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只有放下学习才能真爱孩子”“只有热爱生活的孩子才会热爱学习”的道理。

 

7月23日,我收到孩子母亲的短信:


郑委老师,我是姚zj的妈妈,向您汇报这一学期的情况。

她和爸爸的关系好了很多,比以前自信了,快乐了,成绩也稳步上升,期末已经进入全年级前50,进入班级前10,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他爸爸也进步很大,只是觉得我自己进步太小,所以期待您给我们中欧的家长再上一次课。

谢谢您!

 

这对父母就是“放下了孩子后,用心爱孩子”“孩子得到父母的真爱,而开心快乐努力学习”的成功案例。

     

广东韶关的一个男孩子,三年前找到我的时候,已经轻微自闭了。

 

爷爷奶奶和父母每天就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生活当中没有一点担当,从来都不劳动,可怕的是孩子没有一个朋友,而且非常厌学。

 

当时我非常担心这个孩子,好在孩子的父母特别明事理,我很喜欢这对夫妻,一直关注他们。

 

有一次,我去衡阳出差,还专门让他们从广东到衡阳来见我,单独给他们指导。

 

三年了,我今年在家过生日吹蜡烛的那一刻,我收到了孩子妈妈发来的短信:

郑委老师,上午好,一天愉快!

我是孔XH,向您报喜。

我儿子孙BF考上了我们这最好的中学北江中学了,他想和您通话,方便吗?

 

随后我和孩子通了电话,听到他开心的样子,我内心也无比开心。

 

没有人知道,孩子的父母三年来做出的所有努力。一句“放下学习,真爱孩子”,他们践行了三年。

 

知易行难啊! 

    

在学员自发组建的各个微信和qq群和很多老学员中,我看到了还有很多做不到“放下学习,真爱孩子”的家长。

 

很多时候,我都替他们着急,不过想想也就不着急了。“放下学习”就意味着他们价值观的转变,他们重新要学会爱的能力,这可没有特效药。

 

那怎么办呢?

我和众多的老师,还是慢慢陪着他们改变吧。

对于新、老学员来说,我们也要对他们“不要希望他们好,只要对他们好”。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送给那些“放不下孩子学习”“努力放下孩子学习还是放不下”“正在努力放下孩子学习挣扎在路上”的父母们。 

    

为什么中国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学习呢?

为什么中国很多家长放不下孩子学习呢?

 

我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析,其实放不下学习的家长,都是没有爱的能力的家长。

 

这些家长分为四类:

 

第一类家长

【价值观不正确从而失去了爱的能力】

 

他们并不爱孩子,他们爱的是“钱”!

这类家长属于“价值观不正确”的家长,他们缺少爱孩子的能力。

 

他们嘴上说着爱孩子,同时行动上也是努力地“爱孩子”,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会有好收入,有了好收入就会有好生活。”

 

其实,他们的落脚点是让孩子“有个好收入”,认为“有好收入”就会有幸福生活。

 

我反问这些家长:


§ 好好学习的,就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吗?

 

§ 上了好的大学,就一定能有好的工作吗?

  

§ 好的工作,就一定能有好的收入吗?

  

 

关键中的关键,请问:有好的收入,就一定能幸福生活吗?


其实,这类家长是“物质价值观的家长”。

 

在物质上过度追求的人,都是精神空虚的人;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都不会过度的追求物质!

 

这类家长不关注孩子责任与道德的培养,不关注孩子精神与价值观的引导,这类家长根本不具备爱孩子的能力,他们爱的是孩子努力后的结果,而那个结果和“钱”有关。

 

慢慢地,他们的孩子也会变成精神空虚的人,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享受到精神之爱的孩子,他们的价值观也会随着父母,慢慢地努力追求物质,而不追求精神的富足,甚至很多孩子都没有了任何追求。

 

第二类家长

【高要求的家长从而失去了爱的能力】


这类家长他们并不爱孩子,他们实际爱的是孩子努力的结果。

 

群里有个家长,有一天和我说:“郑委老师,我突然发现我爱的是我心目中的孩子!

 

对呀!这类家长爱的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孩子”,他们爱的是努力学习好的那个孩子,他们爱的是取得了好成绩的那个孩子,他们其实并不爱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孩子。

 

在这类家长的心目中,有个“小黑人”。

 

这个小黑人是这些家长的最爱,他们每天都拿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和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小黑人”比较。

 

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如这个小黑人,他们就要求孩子努力达到。

 

这类家长的教育就是一个字“比”,拿孩子和比自己强的孩子比,尤其是拿孩子和小黑人比。

 

因此,这类家长看到的都是自己孩子的不足和缺点,总是指出自己孩子的不足希望孩子改正。

 

他们顽强地认为,请注意,我用的是顽强这个词,“只有指出孩子的缺点,孩子改正才能进步。”

 

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因为真正的道理是“只有被信任、心赏和悦纳的孩子,孩子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喜悦地改正和进步。”

 

这类家长其实不爱孩子,爱的是心目中理想的孩子,这类家长的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的高要求和不心赏而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

 

请问家长,失去自信和上进的孩子还能学习好吗?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就会更加看不上孩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类家长是没有爱的能力的家长,他们只会要求。

 

他们的孩子生活在压力、焦虑和不被认可的环境中,哪里还有爱? 哪里还能轻松而努力地学习?

 

第三类家长

【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的家长从而失去了爱的能力】

 

这类家长内心中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焦虑和恐惧,他们内心充满了担心,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未来在社会上不能立足,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优秀和成功,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焦虑和恐惧宣泄给了孩子。

 

· 因为担心就不断要求;

 

· 因为焦虑就总是唠叨;

 

· 因为恐惧就逼迫孩子学习。

 

 

不断要求、唠叨和逼迫的孩子,怎么能学习好?

 

这类家长并不爱孩子,他们爱孩子、让孩子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佛家有一句话,是送给此类家长最经典的一句话:“担心孩子,就是诅咒孩子。”

 

这句话太有道理了,这句话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怕什么来什么!”

 

西方心理学“罗森塔尔效应”早已证明了“你担心的事情总会发生。”

 

请问“诅咒孩子是爱孩子吗?”

 

爱的前提是信任,“与其担心孩子,不如祝福孩子”。

 

这类家长放不下学习,实际是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这类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正能量,而生活在负能量充斥的环境中,孩子很难积极向上好好学习。

 

第四类家长

【让孩子完成自己心愿的自私父母从而失去了爱的能力】

 

这类家长的特点是每天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利用孩子来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人生目标或是愿望。

 

他们的爱根本不是爱,是赤裸裸的交换。

 

他们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他们就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来弥补自身的遗憾;

他们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当上公务员,他们就希望孩子当上公务员当上大官光宗耀祖;

 ......

 

他们一切的努力并不是从孩子出发,他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这是极其自私的一种表现,也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他们以爱的名义和孩子进行赤裸裸地交换:

 

§ 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 爸爸妈妈小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你现在条件好了,怎么不努力呢?!

 

§ 你说爸妈容易吗,这么起早贪黑的,不都是为了你好吗?

 

§ 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将来就会有出息!

  

......

 

 

有交换就没有爱。因为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没有条件的,有条件的爱都不是真爱。

 

其实这类家长根本不爱孩子,他们爱的是自己。

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爱,感受到的都是交换。

这类孩子青春期会非常叛逆家长,因为”父母从来都不尊重我,我怎么会尊重你们!“

     

家长朋友们,放下学习:


· 放下的是家长错误的价值观;

 

· 放下的是家长的高要求高期望;

 

· 放下的是家长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 放下的是家长自私的欲望和目的。

 

 

父母真实的内心世界都投射到了孩子的学习上,关注学习是“黄叶子”现象,而不是“树根”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家长“爱的能力”的缺失。

 

家长们,请你记住,当家长放下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就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请给予孩子信任、心赏、悦纳、建议和帮助,孩子感受到父母暖暖的爱,他就会爱上自己的父母,他就会努力学习,给家长回报甚至是惊喜。

 

因为孩子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不被理解不被真爱。

     

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可能都是没有爱的能力的人!

 

因为你眼中看到的是学习,而不是你的孩子!


§ 只有热爱自然的孩子才会真正的热爱生活;

 

§ 只有热爱生活的孩子才会真正的热爱学习。

 

 

对于孩子,生活,其实就是父母;

对于孩子,热爱,其实就是父母是不是真的爱我。

 

太多父母“真的爱孩子,却没有给孩子真爱。”

 

“真的爱”和“真爱”一样吗?

 

有多少家长具备爱的能力呢?

因为家长从来都没有“为爱学习过”!

 

还是那句问了无数家长的话:


· 什么是爱?怎么做才是真爱?

 

· 你的孩子和爱人,感受到你的爱了吗?

 

请你以此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写完之后,你就知道自己会不会爱了?

 

当然,拥有爱,要“学习”。其实,拥有爱要“学”,更要“习”。

 

§ 学是获取知识,习是不断践行。

  

§ 学是思考,习是修行。

 

只学不习,习而不坚持习,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如果你不会爱,请为爱学习吧。

 

推荐阅读:

《父母怎样爱孩子》

【特别推荐】 父母的爱让问题孩子重新站了起来

【强烈推荐】从期末考试看父母是否真爱孩子 ——紧张孩子期末考试的父母都是没有爱的能力的

【特别推荐】感受到爱才能让孩子阳光自信充满希望 ——给郑委老师的一封信

 


近期活动或课程

 

 

课程公告 | 爱与幸福智慧家长训练营(西安四期)


活动公告 | 爱天使•研讨会第十五期(山东东营)


课程公告 | 爱天使•孝亲反哺专题研修(第四期)



活动公告 | 爱天使研讨会第十六期(浙江杭州)

 



 

如何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都是缺少爱的能力的人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如何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都是缺少爱的能力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