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文化践行说话 |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
很多人认为“说话”是一门技巧,甚至有人说:“会说话可以让你少奋斗20年”,还有些人认为“说话”是艺术。
在爱与幸福里,我们也教学员们学说话,比如基础班的写心赏、个案研修的“真实表达”,因为很多人是不会说话的。
举个常见的例子:家庭里,我们说的有道理的话,孩子不听,爱人不理。是吗?
实际上爱人、孩子不是不听,而是通过心感受到了你的心,通过眼睛看到了你的眼神、表情,通过耳朵听到了你的语气、语调之后,判断出你语言背后的真心话,是有目的的,是带着“怕和要”的,所以,他不想听不爱听。
因此,当你的心态不好,眼神、表情、语气、语调不好,即使你说的是正确的事,他也不会听。
我们教一些心态很急躁、内心有很多担心恐惧的家长在家要闭嘴,是想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态。学爱与幸福,是来调心的,不是来调嘴的,更不是来学习具体方法的。
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缺点,就是我们看不到自己这张脸的真实样子。
我们每天出门前会对着镜子化妆打扮,让自己变得更好看,照镜子时往往都不太真实,都是伪装过的脸。
我们最真实的样子,可能是跟孩子着急、跟爱人发脾气的时候,他们只能接受下你不那么好看的面目,还不能够逃避和对抗,他感受到的都是你内心的负能量。时间长了,他们就不愿意听了。
所以,请你记住,说话前调整你的眼神、表情、语气和语调,越小的孩子和你相处时,越是先捕捉这4点,至于你说什么,没那么重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蕙心老师的一篇生活小记。蕙心老师一直在生活中不断地“内观”自己,这才有了她不断的成长。
成长无止境,生活处处是修行。这就是爱与幸福想要带给大家,让大家拥有的“止于至善”的能力。
正文
文 |蕙心老师
下午两个同事在办公室闲聊,说起了做饭。
一个同事很苦恼说,她炒的肉总是不够嫩,儿子和老公各种吐槽。
我走过去说:“我也是很多饭不会做,那么多美食APP你查一查就会做了。”
同事马上跟另外那个女同事控诉我:“她总是这样子,一说起来她就总说是我没有努力去学习,学霸永远不知道学渣的烦恼,我真的试了很多方法就是不行。”
同事的话听得我的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我接着问她:“那你平常怎么炒肉的,说说。我给你说说我平常炒肉的方法,也许可以试试……”
我说完了自己的做法,同事摇摇头说:“你这样的我都试过,没有用啊,人家就是觉得我做的不好吃。”
看着同事无奈的表情,我的心一下子被刺到了。
她已经很努力地做了自己能做的,几乎所有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不满意,抱怨妈妈的饭菜水平,对她是莫大的打击。
孩子已经上了高三,唯一能为儿子做的事就是给孩子做做饭、照顾孩子的身体,当这也无法被认同时,对一个母亲而言是深深的挫败。
我的那些言论是洋洋得意的炫耀和无视对方感受的凌驾,我看到了自己的自我和无感,我没有去感受对方的处境和感受。
和同事表达了我的看见,并为自己的言行道歉。同事还反过来安慰我,怕我对自己否定不开心。我说,因为是好朋友,才会这样直言不讳,你在帮助我成长。同事释然了。
今天,看到同修写她和爱人的对话。
她看到了照顾爱人时候不经意流露出的不耐烦,让爱人有了“自己不好、添麻烦”的感受。
她暗暗下决心要更加有耐心、更加坚定、不流露出不耐烦和累。
回忆过去,我也有多少次不耐烦地对待着妈妈、老公,手上做着付出的事情,心里嘴里却嫌弃他们不接受爱,抱怨他们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不过拿着自己矛去刺别人的盾。这一刻,我有些羞愧,也萌生了勇气。
现在,我从“我”走向了“TA”,我看见了“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我就可以自然而然为自己负责,也会更加谨慎地去对待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考虑别人听到这些话的感受。
宋老师辅导我时说:“表达就是要传递正能量,不传递正能量的表达都不是真实表达。”让我忍住所有的自我式的负向语言。
“忍”字头上一把刀,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把刀明晃晃的在我头顶上,不可逾越,不可冒犯。
我从过去的“傻乎乎”式的说话,不顾及别人的自说自话,开始有意识地去学说话了。说温暖的话,这也是浸泡这些年的进步。
结语
人,说话中会有自己的模式,会自己给自己设定很多限制。这些是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练习不断地去调整和突破的。
而能说出感动打动人的话,需要我们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境界。正如宋老师所说“表达就是要传递正能量,不传递正能量的表达都不是真实表达。”
蕙心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立足于自身,向内看自己。以看见自己的生命真相,看见他人的生命真相为前提,说出来的话才会越来越能触动心灵,感动打动自己和对方,传递情感、传递正能量。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