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文化践行手机 |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
一个孩子,曾经多次参加爱与幸福的课程和活动,对爱与幸福非常信任,并且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孩子的状态一次比一次好。五一,孩子和爸爸一起参加了亲子绽放营,郑委老师开始帮助孩子解决他喜欢玩手机的问题。
郑委老师首先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一开始孩子有些不高兴。
郑委老师问他:“不玩手机会怎么样?”
孩子说:“会无聊。”
当郑委老师向孩子提出会帮助他解决无聊问题时,孩子不但不生气了,还特别配合的样子。这让现场很多父母看到“没有不想好的孩子”,只是父母真的不懂孩子的心,只会就孩子的表面现象批评、要求着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是多么渴望有人能给予他切实可行的帮助。
课堂上,郑委老师还原了孩子的成长经历,让现场的所有人都看到:真的不是手机和游戏出了问题,是爱和被爱出了问题。
下面是郑委老师与孩子的对话:
你有什么毛病吗?
不爱学习。
你曾经有没有爱过学习。
有。
你现在想不想变成特别爱学习的孩子。
想。
每个孩子都特别爱学习,都特别想爱学习。“我不爱学习,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吗?
是。
“我为什么学习不好?”
“因为我曾经努力地学习,可成绩总没那么好,或者成绩下降、不尽如人意。”
这时候,“我”最需要的是有人给予我接纳、帮助、勇气……这些代表着“爱”。
本来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缺少的东西,孩子也就慢慢好起来了。
可大多数的父母却对孩子说:“你成绩不好,你要成绩好!”给孩子报补习班也是充满着对孩子的不满,并没有给孩子真正的接纳和帮助,孩子的学习怎会好得起来?
渐渐地,孩子长期学习不好,爸妈只会说他“不努力、不认真、不写作业、不学习”。
最后,孩子得出一个结论:“我就这样了,没办法了。”
可能这个世界上没一个人能真正理解这一类的孩子,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聊着,对生活没有太多的热情,朋友不会太多,爱好也不会太多,什么都不太多,甚至对吃喝都没太多兴趣。
那怎么办?
无聊是非常难受的,那就抱着手机吧。
手机上没有多少朋友,也不一定有多少感兴趣的东西,只是这样刷着刷着,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然后到点上学吃饭了。
“你们都说我不爱学习,我也觉得自己不爱学习了,我对努力学习已经绝望了。”
“不是我没有努力过,而是在你们和我的共同努力下,让我对学习绝望了。”
“我很乖巧又心疼父母,坏事我不干,好事我干不了,那我怎么办呢?我‘无害’,我‘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还不行吗?”
孩子的眼眶湿润了,对郑老师说
此刻内心有点感动。
【小编心语】
郑委老师说出了孩子的心声,孩子被看见被理解了,所以他说:“有点感动”。
这类型的孩子玩手机并不成瘾,他只是在打发无聊,等待有人能拉他一把,把他拉出无聊的生命状态。
家长们,请多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不要只盯着孩子不良行为的表象。每一个孩子都特别想好,特别想让父母满意,他们只是不会表达情感和需求,因为没人教过他们,他们只能用负向的行为来告诉父母“你们要爱我,你们也要爱自己”。
孩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父母不舒服,就是为了让父母看清真相的。
你,渴不渴望爸爸给你力量?
渴望。
你想不想走出这样的生命状态?
想。
你喜欢玩手机吗?
不怎么喜欢。
那你怎么还玩?
因为无聊。
该不该没收手机?
该。
【小编心语】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都不知道什么是求助,因为没人真正地帮助过他们,有的只是要求和指责。
这类型的孩子不解决无聊的问题,会一辈子无聊下去。
在亲子绽放营的头两天里,郑委老师一点点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收他的手机,内心对他完全没有要求,而是心疼他的无聊,想帮助他解决无聊的问题。同时,郑老师让营里的其他孩子主动“拉”他去打球,去玩耍,不让他无聊。
郑老师在孩子体验了没有手机的日子后,教孩子和孩子爸爸如何解决手机的问题。
第一步,收手机。
爸爸收孩子手机,如果孩子不给,怎么办?双方可能会有冲突,但是孩子一般不会真的与爸爸冲突。
只要爸爸的内心是没有情绪,没有要求,而是心疼孩子的无聊,并告诉孩子:“我陪着你面对无聊的那些瞬间”。(孩子不让爸爸收手机,是因为他不相信收了手机,有人真能帮他解决无聊的问题。)
第二步,孩子和无聊在一起。
没了手机,孩子就要跟无聊在一起,无聊真的很难受,很痛苦。孩子要大声跟爸爸说:“爸爸,我好无聊啊,你帮帮我。”
第三步,爸爸给原则和方向。
孩子曾经无聊、痛苦、难过的时候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面对,他才变得爱玩手机的。
如果父母不能帮助孩子面对无聊、痛苦和难过,只收孩子手机,那是要孩子的命。
爸爸是那个给孩子方向和原则的人,这个时候,要跟孩子坚定地说:“有爸爸呢。走,我陪你去玩,我们去唱歌、去看电影、去打篮球、去爬山,你不想去,我也会拉着你去”。
爸爸妈妈要拿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无聊的瞬间,增加家庭情感的流动,让孩子慢慢地重新热爱生活,手机问题才可能解决。
【小编心语】
孩子们,我们想告诉你们,没手机会无聊,无聊了会痛苦,痛苦了才会成长,因为痛苦是成长的垫脚石。
人在痛苦、难过、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要透过痛苦和难过,去产生勇气和智慧,让自己不断成熟和成长,而不是拿着手机寻找一些所谓的温情,那是奶头经济,只会让你一直陷在痛苦中走不出来。
结语
手机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可是如果家长不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靠孩子的力量是很难自我改变的。因为,孩子是一粒种子,种子自身的力量需要靠营养去激发,如果孩子没有相应的天和地,没有阳光和土壤,种子自身的力量从何而来?
同时,我们也特别特别提醒家长,在您不确定自己的孩子属于什么类型,不能与孩子有良好的信任关系,也不能够让孩子信服你,愿意与你一起面对时,如果您冒然没收孩子的手机,却不能帮助孩子面对痛苦和难受,那只会让问题更恶劣更严重。
孩子玩手机,有几种原因:
一是,为了打发无聊。如果像这个孩子一样,有了上述的前提条件,只要爸爸没有情绪地陪伴,直至解决孩子无聊的问题,那孩子就不会沉迷手机。
二是,把手机当成安抚奶嘴,通过网络寻找到一些温情的。父母收了孩子手机,孩子的痛苦和难过就会出现,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冲突和对抗。父母需要专业的指导,不能轻举妄动。
三是,把手机里的人当成自己的社会关系。收了孩子的手机,等于断掉了他的社会关系,这比他的生命都重要。除非孩子能够通过父母的改变,接触到有爱的环境,让爱进入孩子内心,他愿意跟一群高人在一起,重新建立新的社会关系,那才能真正解决手机问题。
四是,内心虚荣的孩子,手机可以没收。可是这类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想管,因为这类孩子正是因为父母长期的纵容,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父母不配合不相信,根本没办法解决。
近期活动及课程公告
课程公告 | 爱与幸福智慧家长训练营(厦门六期)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心灵小院研讨会第十一期(山东济南)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心灵小院研讨会第十期(四川成都)
课程公告 | 爱相伴•孝亲反哺专题研修(第三期)
活动公告爱相随•户外联盟天地研心之冈仁波齐转山
课程公告 | 郑委老师爱天使•心灵小院专题研修(第三期)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