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委老师家庭教育文化践行网瘾 |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
文 |郑委老师
漫长的假期到来,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家长可以“盯”着孩子的时间减少,孩子玩电脑,愈发成为这一时期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亲爱的家长,不管此时此刻您面临的情况如何,请您给自己十分钟时间,什么也不要想,耐心把这篇文章看完。
我们曾遇见过这样的家长:孩子平时上学几乎没什么时间玩电脑,而孩子放假了,稍微玩玩电脑,家长就焦虑地跑来问我们:“我的孩子得网瘾了,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真是感到哭笑不得。
即使担心孩子会得网瘾,首先应该问的问题,也应该是:
“我的孩子这样的情况,是否算是网瘾?”
“我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得网瘾?”
“我怎么才能做到让孩子既能放松玩电脑,又不会得网瘾?”
只有这样问问题的家长,才是真正爱孩子,是真正想走近孩子的内心,会考虑孩子的内心需要的家长。
而前面说的那一类“不管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说孩子“得网瘾”的家长,爱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就是:
“你就该给我好好学习!”
“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怎么上大学,怎么找到好工作?”
做父母的担心孩子学习不好,很多时候是怕自己丢脸;担心孩子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工作,很多时候是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自己不能安定,所以说他们其实爱的是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说,被家长贴了标签“得网瘾”的孩子,可能他们玩电脑就只是单纯想放松一下,可能他们头脑里从来没有想过“网瘾”这个词,而家长竟然那么不通情达理地、那么“冤枉人”地、一遍一遍地说“你网瘾了”,那孩子就会这样想(并且也这样做)“好吧,那我就网瘾吧!”
基于以上所说,今天这篇文章,就从“到底是爱玩游戏,还是真的得网瘾”开始吧。
爱玩游戏和网瘾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如果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在家庭中又缺乏充满爱的氛围,这样的孩子就很容易出各种问题。
对很多孩子来说,回到家,能玩一会儿电脑游戏,他们就能放松下来,从而可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下一天或是下一周繁重的课业。
如果做家长的,能放心地、放手地给孩子这一点自由,而不是紧绷着那根神经“怕孩子出问题”,孩子还给你的,就是自律自觉地处理好自己该做的事。
换句话说,家长以“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的充分信任投以孩子,孩子就会以“我一定能管理好自己”的感激行动报以家长。
可惜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家长不给孩子理解,不给孩子这点放松的自由,受到压制、委屈的孩子把这些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全部爆发出来。
把你原来“给”他的,一次性统统“还”给你。
相信从“稍微玩一会儿电脑”和“早恋、不上学、严重网瘾、严重叛逆家长、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抽烟、染黄头发、拉帮结派、聚众滋事”之中选择,你一定愿意选择前者。
然而我们见到的很多现实情况却是,当孩子出现了“早恋、不上学、严重网瘾、严重叛逆家长……”的问题时:
家长追悔莫及地说
“要是我不总是要他学这学那就好了。”
“要是当初我能理解一下他就好了。”
“要是当初我能给他一点自由就好了。”
……
所以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告诉家长们,你们一定要明白:爱玩游戏和网瘾不是一回事。
网瘾是一种病,有病态的表现,而爱玩游戏不过是一种缓解紧张的娱乐方式罢了。
家长们千万不要怕孩子玩游戏。
“怕”没有用,积极引导孩子才有用
不管面对孩子的什么问题,包括玩电脑的问题在内,“怕”都是没有用的,“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家长们要学习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比如:
正确引导
1.
2.
3.
等等
【关于和孩子的“约定”,可以参看郑委老师《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在这里介绍给大家一个最基本的做法:
·
·
得网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如果您的孩子确实得了网瘾——
如前面所说,很多孩子玩电脑,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放松,如果父母爱他们(并且父母相爱),父母能让他们感受到精神充实、生活有意义,这样孩子们对电脑游戏的需要就是短暂的,孩子们在电脑游戏中得到压力的纾解后,很快就会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抽离出来,投入现实中积极地生活和学习。
而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缺爱的环境里
缺爱的环境
·
·
·
……
那么,孩子对电脑游戏的需要就不再是短暂的。
已经太久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不再是偶尔的“放松”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时,他们要时时刻刻“放松”,几乎要用全部的时间来“放松”,才能找回片刻心灵的安宁和平静,尽管这种“安宁和平静”极其虚假,极其短暂。
但令人痛心的是,就连这么虚假和短暂的“安宁和平静”,对这些可怜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
因为他们粗重的负面情绪无处排解,只好通过一次次攻击网络游戏中的“敌人”来发泄;
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同学不欢迎,只好通过结交在网络游戏中认识的“盟友”,来感受到自己不孤单;
因为他们回到家里,最亲的父母总是批评他们这个不行,数落他们那个不是,他们想做的从不让做,他们不想做的一个劲地要他们做,他们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好通过努力完成网络游戏中的“任务”,来找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感。
真正得网瘾的孩子,得网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价值感,没有快乐;没有人能给他们价值感,没有人能给他们快乐——所以,他们就只好到网络的世界里、游戏的世界里去寻找他们的价值感,去寻找他们的快乐。
面对网瘾,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得了网瘾,可以想象做家长的一定会非常无奈、着急、焦虑、痛心,但也请家长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首先,比你们更痛苦的是孩子。
因为孩子们是极其无助的,若非如此,他们不可能跑到网络里躲起来。
其次,孩子们因为无助而沦落到了这样深的痛苦中,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负首要的责任?
在这里,“负责任”的意思并非是追究家长的过错,而是想告诉家长们:解铃还需系铃人!
孩子的痛苦是因你们过去的无视和无知所造成的,那么要解除孩子的痛苦,这份责任也只能由你们来承担。
承担责任才是积极应对问题的心态。
那么怎么承担呢?
1、停止怨天尤人
很多家长家里出了网瘾孩子后,直接的反应就是怪网络,这实际上是推卸自身责任的一种表现。
因为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偏远的山村,每个孩子都出生、生活在有网络的环境里,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网瘾,有的孩子却网瘾了呢?
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的不同。
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了。
在此要给家长们明确的就是:家长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盯自己”!
怪网络只会让你们情绪越来越差,情绪越差越不利于积极面对问题,不利于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利于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2、宜疏不宜堵
解决网瘾问题和解决早恋问题有一个相通之处,就是“宜疏不宜堵”。
对于早恋问题,相信家长们都可以想象得到,越“堵”,“恋情”就会越烈,“堵”只会适得其反。
3、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
解决网瘾问题的核心是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
怎么在现实生活找到快乐?
从今天开始,家长们:
一是要心赏孩子,每天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发现孩子的优点,写下来并真心诚意地说给孩子听。
二是要信任孩子,比如交给孩子一些家务活或家里的事情让孩子去干,相信孩子能干好;孩子干完了,用心赏的眼光肯定孩子。
三是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发现一些生活中他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孩子创造条件来接触这些事物。
只有做到这些,并坚持做到了一定的量,才能把孩子从网络世界中拉扯出来。
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是解决网瘾问题的核心,也是难点,因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一开始时孩子未必会对家长们积极的行动给予同样积极的回应,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接受考验的心态来面对这个过程,只要家长坚持了,问题一定能解决。
4、最好找专业人士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们不要抱着“我能解决问题”的侥幸心理,也不要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遮掩心理,这些心理会误了孩子。
什么都能等,唯有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等。
我在课上常常会跟家长们说一句话:“任何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婚姻和家庭的失败。”
专业人士能帮助你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症结,给出最适合你具体情况的方案,并能督促你付诸行动,因为有效的行动才会有效地解决问题。
结语
这篇文章是写给孩子网瘾的家长看的,同时也适于孩子没有出现网瘾问题的家长看。
因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亲爱的家长们,不管当下你的境况如何,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自我成长,今天别人家的事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明天你们家的事。
近期活动公告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天使飞翔—腾冲远征军足迹探寻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