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网瘾,谁之痛?

(2021-02-08 12:55:13)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网瘾

分类: 家长如何学习类

|郑委老师 

 

漫长的假期到来,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家长可以“盯”着孩子的时间减少,孩子玩电脑,愈发成为这一时期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亲爱的家长,不管此时此刻您面临的情况如何,请您给自己十分钟时间,什么也不要想,耐心把这篇文章看完。

 

我们曾遇见过这样的家长:孩子平时上学几乎没什么时间玩电脑,而孩子放假了,稍微玩玩电脑,家长就焦虑地跑来问我们:“我的孩子得网瘾了,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真是感到哭笑不得。

 

即使担心孩子会得网瘾,首先应该问的问题,也应该是:

“我的孩子这样的情况,是否算是网瘾?”

“我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得网瘾?”

“我怎么才能做到让孩子既能放松玩电脑,又不会得网瘾?”

只有这样问问题的家长,才是真正爱孩子,是真正想走近孩子的内心,会考虑孩子的内心需要的家长。

 

而前面说的那一类“不管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说孩子“得网瘾”的家长,爱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就是:

“你就该给我好好学习!”

“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怎么上大学,怎么找到好工作?”

 

做父母的担心孩子学习不好,很多时候是怕自己丢脸;担心孩子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工作,很多时候是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自己不能安定,所以说他们其实爱的是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说,被家长贴了标签“得网瘾”的孩子,可能他们玩电脑就只是单纯想放松一下,可能他们头脑里从来没有想过“网瘾”这个词,而家长竟然那么不通情达理地、那么“冤枉人”地、一遍一遍地说“你网瘾了”,那孩子就会这样想(并且也这样做)“好吧,那我就网瘾吧!”

 

基于以上所说,今天这篇文章,就从“到底是爱玩游戏,还是真的得网瘾”开始吧。



 孩子的网瘾,谁之痛?


爱玩游戏和网瘾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如果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在家庭中又缺乏充满爱的氛围,这样的孩子就很容易出各种问题。

 

对很多孩子来说,回到家,能玩一会儿电脑游戏,他们就能放松下来,从而可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下一天或是下一周繁重的课业。

 

如果做家长的,能放心地、放手地给孩子这一点自由,而不是紧绷着那根神经“怕孩子出问题”,孩子还给你的,就是自律自觉地处理好自己该做的事。

 

换句话说,家长以“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的充分信任投以孩子,孩子就会以“我一定能管理好自己”的感激行动报以家长。

 

可惜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家长不给孩子理解,不给孩子这点放松的自由,受到压制、委屈的孩子把这些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全部爆发出来。

 

把你原来“给”他的,一次性统统“还”给你。

 

相信从“稍微玩一会儿电脑”和“早恋、不上学、严重网瘾、严重叛逆家长、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抽烟、染黄头发、拉帮结派、聚众滋事”之中选择,你一定愿意选择前者。

 

然而我们见到的很多现实情况却是,当孩子出现了“早恋、不上学、严重网瘾、严重叛逆家长……”的问题时:

 

家长追悔莫及地说

 

“要是我不总是要他学这学那就好了。”

“要是当初我能理解一下他就好了。”

“要是当初我能给他一点自由就好了。”

……

 

所以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告诉家长们,你们一定要明白:爱玩游戏和网瘾不是一回事。

 

网瘾是一种病,有病态的表现,而爱玩游戏不过是一种缓解紧张的娱乐方式罢了。


家长们千万不要怕孩子玩游戏。

 

“怕”没有用,积极引导孩子才有用

 

不管面对孩子的什么问题,包括玩电脑的问题在内,“怕”都是没有用的,“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家长们要学习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比如:

 

正确引导

1. 练习信任孩子;

2. 学会和孩子“约定”玩游戏的时间,并能做到让双方都严格遵守约定;

3.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时间观念;

等等

 

【关于和孩子的“约定”,可以参看郑委老师《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在这里介绍给大家一个最基本的做法:

 

· 电脑最好放在家庭的公共区域,而不是放在孩子自己的房间。

 

· 已经把电脑放在孩子房间的家长,不要强硬把电脑取出来,而要妥善巧妙地和孩子沟通(在想清楚了怎么沟通的前提下,再去沟通)。

 

 

得网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如果您的孩子确实得了网瘾——

 

如前面所说,很多孩子玩电脑,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放松,如果父母爱他们(并且父母相爱),父母能让他们感受到精神充实、生活有意义,这样孩子们对电脑游戏的需要就是短暂的,孩子们在电脑游戏中得到压力的纾解后,很快就会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抽离出来,投入现实中积极地生活和学习。

 

而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缺爱的环境里

 

缺爱的环境

· 父母之间不相爱,家庭氛围不好;

· 父母忽视他们内心的需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

· 父母不理解他们的困境,总是一味地责怪孩子却不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帮助

……

 

那么,孩子对电脑游戏的需要就不再是短暂的。

 

已经太久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不再是偶尔的“放松”就能解决问题了。

 

这时,他们要时时刻刻“放松”,几乎要用全部的时间来“放松”,才能找回片刻心灵的安宁和平静,尽管这种“安宁和平静”极其虚假,极其短暂。

 

但令人痛心的是,就连这么虚假和短暂的“安宁和平静”对这些可怜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

 

因为他们粗重的负面情绪无处排解,只好通过一次次攻击网络游戏中的“敌人”来发泄

 

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同学不欢迎,只好通过结交在网络游戏中认识的“盟友”,来感受到自己不孤单

 

因为他们回到家里,最亲的父母总是批评他们这个不行,数落他们那个不是,他们想做的从不让做,他们不想做的一个劲地要他们做,他们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好通过努力完成网络游戏中的“任务”,来找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感

 

真正得网瘾的孩子,得网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价值感,没有快乐;没有人能给他们价值感,没有人能给他们快乐——所以,他们就只好到网络的世界里、游戏的世界里去寻找他们的价值感,去寻找他们的快乐。

 

面对网瘾,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得了网瘾,可以想象做家长的一定会非常无奈、着急、焦虑、痛心,但也请家长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首先,比你们更痛苦的是孩子。

 

因为孩子们是极其无助的,若非如此,他们不可能跑到网络里躲起来。

 

其次,孩子们因为无助而沦落到了这样深的痛苦中,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负首要的责任?

 

在这里,“负责任”的意思并非是追究家长的过错,而是想告诉家长们:解铃还需系铃人!

 

孩子的痛苦是因你们过去的无视和无知所造成的,那么要解除孩子的痛苦,这份责任也只能由你们来承担。

 

承担责任才是积极应对问题的心态。

 


那么怎么承担呢?

 

1、停止怨天尤人

 

很多家长家里出了网瘾孩子后,直接的反应就是怪网络,这实际上是推卸自身责任的一种表现。

 

因为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偏远的山村,每个孩子都出生、生活在有网络的环境里,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网瘾,有的孩子却网瘾了呢?

 

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的不同。

 

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了。

 

在此要给家长们明确的就是:家长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盯自己”!

 

怪网络只会让你们情绪越来越差,情绪越差越不利于积极面对问题,不利于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利于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

2、宜疏不宜堵

解决网瘾问题和解决早恋问题有一个相通之处,就是“宜疏不宜堵”。

 

对于早恋问题,相信家长们都可以想象得到,越“堵”,“恋情”就会越烈,“堵”只会适得其反。

 

3、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

解决网瘾问题的核心是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

 


怎么在现实生活找到快乐?

 

从今天开始,家长们:

 

一是要心赏孩子,每天“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发现孩子的优点,写下来并真心诚意地说给孩子听。

 

二是要信任孩子,比如交给孩子一些家务活或家里的事情让孩子去干,相信孩子能干好;孩子干完了,用心赏的眼光肯定孩子。

 

三是要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发现一些生活中他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孩子创造条件来接触这些事物。

 

只有做到这些,并坚持做到了一定的量,才能把孩子从网络世界中拉扯出来。

 

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是解决网瘾问题的核心,也是难点,因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一开始时孩子未必会对家长们积极的行动给予同样积极的回应,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接受考验的心态来面对这个过程,只要家长坚持了,问题一定能解决。

 

4、最好找专业人士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们不要抱着“我能解决问题”的侥幸心理,也不要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遮掩心理,这些心理会误了孩子。

 

什么都能等,唯有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等。

 

我在课上常常会跟家长们说一句话:“任何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婚姻和家庭的失败。”

 

专业人士能帮助你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症结,给出最适合你具体情况的方案,并能督促你付诸行动,因为有效的行动才会有效地解决问题。


 

结语


这篇文章是写给孩子网瘾的家长看的,同时也适于孩子没有出现网瘾问题的家长看。

 

因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亲爱的家长们,不管当下你的境况如何,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自我成长,今天别人家的事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明天你们家的事。

 

 

 

 


近期活动公告

活动公告 | 爱天使•天使飞翔—腾冲远征军足迹探寻(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孩子的网瘾,谁之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