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亲,让我站到了成长的起点(一)

(2021-01-21 12:52:21)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孝亲

分类: 家庭改变案例类

爱与幸福理论核心观念是“家庭想幸福,伦理要正常,但我们很多家人学习的过程中更关注亲子关系,其次是夫妻关系,最后才是和父母的关系。

 

殊不知与父母的关系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第一份关系,只有当一个人化解了和父母的关系,他才真正的走向成熟,才会真正的化解和爱人、孩子的关系,直至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新疆的岚兰坚持学习爱与幸福有8年的时间了,她一直从未思考过自己有什么问题,家庭有什么问题,就是不敢停下来,怕自己不好,想要做得更好。

 

后来在她报名参加爱相伴夫妻关系指导中心的跟踪辅导时,老师们却指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真相。

 

这个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她又经历了哪些转折,跨越了多少山峰呢?

 

下面,请跟随岚兰一起去探寻这个真相的秘密。



 

孝亲,让我站到了成长的起点(一)

正文

|岚兰 

 

我是2013年西安一期的学员岚兰。我的家在新疆库尔勒,地处祖国的边疆。

 

我在爱与幸福里泡了很多年,这些年虽然路途遥远,也一次又一次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因为太向往爱与幸福里温暖有爱的场了,却又有种融不进去的感觉,常常在角落里看着大家相互温暖。

 

我是那么渴望,它明明在我眼前,又不敢触碰。因为我心里藏着深深的“我不好,我不配”。

 

每次活动中,家人们总会说:“岚兰,你太不容易了,每次从新疆这么远来参加活动,我们都好佩服你。

 

一次建斌大哥捧着我的脸说:“岚兰,你特别美好。”我耳朵听着,却不敢看他的眼睛。我心里冒出一个声音“我那么不好,别人都比我好,我好想能有个地方让我躲起来,我觉得这里不属于我。”

 

我习惯了孤独的一个人呆着,渴望着光明,又不敢去触碰。

 

虽然我心里觉得自己不好,但当别人说我不好的时候,我会更难过。在外人面前我总表现得很乖,其实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做错;在家里的我才是真实的我,什么都得我说了算。我就这样又卑又亢地,弱弱地,没有力量地活着。

 

我想寻找力量,于是参加了个案研修课第七期。

 

个案后的三个月,一次次的日常生活中的作业,老师一次次地抽丝剥茧,让我看到了老公的生命,臣服老公,臣服于生命背后的“道”;让我越来越看见生命、感受生命。

 

我感觉我越来越有力量了,觉得我们家似乎表面上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是我自己心里知道,我不可以停下来,我想参加活动,我不敢停下。

 

我是一名老师,因为疫情,作为老师不能出本市,正巧爱与幸福开始了文学热,我觉得我虽然是老师,但也就是有些知识。郑老师总说文化的力量多强大,文化的快乐是终级快乐,我也想去感受感受。

 

三个月的文学课,每一节课都是那么意犹未尽,结束总是那么突然,我也好希望我的课能带给学生这样意犹未尽的感觉。慢慢地,我感受到这其中是董晶晶老师(文学课老师)的那颗心尤为珍贵,是他用心在“行动带动,感动打动”。

 

三个月的文学课,转瞬间就结束了,我觉察到我自己的能力在提升,但还是不敢停下来,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鞭子在我身后驱赶着我。

 

当我冒出“不可以停下来”这个声音的时候,很心疼这样的自己,我看到我曾经那么努力地向前奔,不允许自己停下来,是特别害怕妈妈对我不满意,所以特别想做好,想让妈妈开心。

 

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内心感觉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停下来了。原来,我需要往回走了,去找回、去拥抱原本光明美好的我,我特别开心。

 

 

都说夫妻关系是一切关系之重,我就报名了夫妻关系中心的辅导。当听到雨玮老师说:“你所有的关系中,可能夫妻关系是最好的,只有12岁左右的孩子才会那么怕妈妈,建议你去孝亲中心辅导。”

 

我听到孝亲辅导,真的是头皮发麻,我很无力,眼前出现妈妈的表情、眼神、语气、语调,我真的接不住呀!

 

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孝顺父母,每个周末的两天我都要去看爸爸妈妈。可每当看到妈妈对爸爸的不满意、唠叨,我听着真的很烦,好想起身离开。可是不能,我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忍着,不说话。

 

小时候我会站在妈妈这边,心疼妈妈,我觉得这么多年妈妈操心着这个家,太不容易了,认为爸爸做得不够好。

 

但随着爸爸妈妈年纪越来越大,我感觉爸爸没有年轻时那么暴躁了,很包容妈妈,不论妈妈怎么唠叨,爸爸都不吭声,除非把爸爸唠叨急了,爸爸会说几句情绪中的话。我开始心疼爸爸。

 

我告诉自己,我需要做爸爸妈妈的桥梁,而不是站在谁的一边不满意另一边,但每次看到听到妈妈情绪中的语气、表情、语调,我真的只想逃。我觉得是时候开始孝亲反哺辅导了。

 

我还记得第一周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给爸爸妈妈唱歌跳舞,听爸爸妈妈的生命故事。

 

第一个月正好是暑假,我每天来爸妈家。第一天坐在沙发上,纠结了很久才敢开口说:“爸爸妈妈,我给你们跳个舞吧。”“我跳的好不好呀?”跳完抱抱爸爸、抱抱妈妈。

 

因为我很不好意思,说的话更多的是掩饰自己的紧张,但爸爸妈妈特别配合我,笑眯眯的看着我跳舞,还会认真地和我学,爸爸会很认真地点评我的动作。

 

给我讲生命故事,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爸爸妈妈特别配合我听完后,对他们的心赏。

 

我那时候因为太紧张了,特别不好意思,所以少了情感的流动,可就这样,爸爸妈妈都特别开心。我感受到爸爸妈妈要的特别少、特别少,就这样看着我,他们就很开心。

 

和爸爸妈妈拥抱、给爸爸妈妈唱歌跳舞,听爸爸妈妈讲他们生命故事,让我觉得好幸福,让我重新开始跟他们有了心与心的链接。

 

记得第一个月,我每天晚上从爸爸妈妈家回来都12点了,再写作业到一两点,但整个人的状态特别轻松愉悦,是爸爸妈妈的爱让我充满喜悦、充满力量。

 

慢慢地,妈妈对爸爸有情绪、叨叨时,我不怕了。我理解妈妈是家里的老大,需要扛起重任,当时公社推荐妈妈去上大学,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姥姥,妈妈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经历了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妈妈那时也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呀!听妈妈说起文化大革命那段故事时,感慨地说:“我那时也就是十一二岁呀,突然就没学上了。”我好心疼妈妈。我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从小到大什么事都不让我干,只让我学习,她不想让我留下像她一样的遗憾。

 

我一点点的看见、感受到妈妈的生命,妈妈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妈妈也需要爱啊!当我看见妈妈时,我就不怕妈妈的情绪了,妈妈就应该是这样。

 

妈妈狠狠地叨叨爸爸:“我都不知道他为啥次次买那么多东西,坏了、丢了、还买!”我脑海中出现妈妈给我讲红军过草地时,姥姥姥爷没吃的,吃树皮吃皮带;49年新疆和平解放,姥姥姥爷的部队驻守新疆,战斗部队转生产部队,屯垦边疆,当时没有吃的,姥姥姥爷吃的都是发了霉的高粱面。妈妈说姥姥那时的脸瘦的就那么一点点,我懂了,是姥姥姥爷的艰苦生活,让妈妈有了质朴珍惜的精神。

 

慢慢地我不再害怕妈妈的情绪、表情、语气、语调和眼神了。我会逗逗妈妈:“妈妈,你刚才那一声,吓得我和爸爸哟,你自己都不觉得呢。”妈妈自己嘻嘻的一笑。

 

妈妈很多时候是真的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语气表情,是曾经的经历让妈妈不得不那么强势,妈妈只能靠自己啊!可妈妈那时也就是个孩子,渴望温暖和爱的小女孩啊!

 

这段时间我竟然会觉得妈妈的表情好丰富,好可爱呀,不像我总是面无表情的样子。

 

有一次,妈妈和我唠叨抱怨爸爸,我给妈妈讲了道理,妈妈很难受很委屈地说:“我不和你说,我能和谁说?我能去外面说吗?”我才感受到这么多年我没有看见妈妈,妈妈也需要被看见,需要理解,需要爱。

 

从那之后,妈妈抱怨爸爸时,只要爸爸不在,我就顺着妈妈说,说着说着,妈妈就笑了,笑着说:“就是,你爸爸就那样!”但语气中满满的爱意。

 

 

以前,我一直觉得爸爸很暴躁,一句话不对就炸了。

 

一点点听爸爸的生命故事,爸爸说上山下乡那会儿,早上天麻麻亮就要去工地上搬石头修水利,去之前喝一大碗糊糊。

 

在农场干活时,一个人平均29亩地,中午就在羊圈牛圈粪上啃囊,喝的水是涝坝里的水,黄黄的全是泥巴,人也在里面喝,牛羊也去里边喝,维族人在那里洗羊肚子、肠子,如果用白杯子装水,你就不敢喝,因为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虫子。

 

我懂了,我曾经认为爸爸怎么那么不讲究?爸爸那时候的经历是我想象不到的。

 

听到爸爸说他们太饿了,会偷女生吃不完晾在窗台上的馍馍干。爸爸还说起回家时会让女生在路边拦车,车停了,男生们一窝蜂的冲出来。司机得知是知青,也就搭他们一程。

 

我可爱的爸爸,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依旧乐观从容。

 

每天给爸爸唱歌跳舞,心赏爸爸,听爸爸讲他想讲的,无论爸爸说什么,我都能越来越感受到爸爸的抱怨也好、愤怒也好,背后都是那一份正直和善良。当我能理解他时,我突然发现好久没听到爸爸抱怨了。

 

每次去爸爸妈妈家,爸爸总给我们做好多好多好吃的,把他特意给我们准备的好吃的通通拿出来让我们多吃,多吃点他就特别开心。有些不是我们喜欢吃的,但都是爸爸最喜欢吃的,爸爸把他觉得好的都与我们分享。我享受着爸爸对我无限的爱。

 

妈妈总会抱怨爸爸,说:“你觉得好的,别人都得说好?那天和艳艳聊厨艺,你今天就把自己的厨艺书拿去送给人家,也不知道人家稀不稀罕。”我的爸爸就是这么美好,想把他的美好与大家分享。

 

我越来越觉得我的爸爸很正直,很善良、很勇敢,很乐观,而我在爱与幸福泡了这么多年,我的坚定、我的善良美好都是爸爸把他的优良品质传承给了我。爸爸是我的榜样!

 

 

 

结语

倾听爸妈的生命故事 ,在这过程中,了解爸爸妈妈有什么样的经历,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容易有情绪,为什么会有情绪,并开始一点点理解和心疼爸爸妈妈,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们,也不是爸爸妈妈不好,他们就应该是这样的,爱自然就产生了。

 

看到岚兰,跟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如此美好和谐了,大家是否觉得她在孝亲反哺中心可以毕业了呢?

 

非也,明天岚兰继续分享她反哺公公婆婆所经历的故事。

 

 

 

2020全国年会在线开启,欢迎报名!


主题:人人是中心,初心即志向

 

时间:

1月30日上午 8:30-12:00(周六)

1月30日下午14:30-17:30(周六)

1月31日上午 8:30-12:00(周日)

地点:

ZOOM会议室

ID和密码届时会通知到报名参会的全体家人

 

报名:

扫描“爱与幸福小程序”二维码,注册,进入活动报名

 

孝亲,让我站到了成长的起点(一)

 

报名咨询:

陈瑛15306548501(微信同号)

雪茹13805422569(微信同号)

盯盯18998944498(微信号:ayxfding2hao,已有盯1号微信的不用重复添加)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孝亲,让我站到了成长的起点(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