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过去的成为过去,真的过去了吗?

(2020-10-23 11:52:37)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文化

践行

负全责

分类: 生命觉醒反思类

前言

 

人的一生从小到大,会经历无数的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给了我们不好的感受,又没有及时地被处理、被化解,就会以负向的方式来保护着我们,让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排斥或害怕某些人或者某些事,也可能会向身边人索要曾经缺失的东西。

 

那么,这些负向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去吗?

 

当你带着觉知去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事从没过去,它都在你的潜意识里藏着,并且时刻影响着你的生活。

 

它就像长在你身体上的情绪按钮,当碰到相应的人和事时,情绪按钮就会被触发,影响着你的行为和你的人生。

 

小敏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她从小害怕学数学,怎么努力都学不好,因为太害怕了,怨自己会很痛苦,所以就选择了怨老师,一怨就是二十多年。

 

她带着这份害怕和怨生活,只要碰到与数学有关的事情,她的害怕就会出现,尤其是孩子学习数学时,这种恐惧就更加明显。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孩子的数学在她害怕的干预下,真的学成了她怕的样子。

 

都说“我们看似遇到了问题,其实是遇到了真实的自己”,小敏意识到这问题的根源与初中老师有关。那到底如何才能化解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敏的案例吧!

 

让过去的成为过去,真的过去了吗?

正文


| 小敏   

 


10月9日回娘家,这次回娘家,我还带着一个目的:去见见二十多年未见的初中班主任。为什么呢?

 

起因是10月7日是我们初中班主任的六十大寿,群里发了同学聚会的视频。

 

自打有班级微信群以来,看着同学们聚会,我内心是既渴望参加又很纠结。

 

因为,我认为正是我的初中班主任,我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小编心语:

 

小敏把原因归结在他人身上,其实心里就有了“怨”,表现形式是“要”,“要”别人替她负责任。

 


初中三年,我的数学只及格过一次。我害怕数学,甚至走上社会,面对关于数学方面的事我都极其不自信。这在我心里已经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我的这位班主任造成的。

 

所以,毕业后我开始恨起这位老师来,我怨他给我造成了阴影,以致于现在我儿子身上也出现了同样的诅咒。

 

从儿子上学前班起,我就特别紧张儿子学习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如:



· 珠心算,儿子不会算,我就很紧张,特地向老师请教,学会了再教儿子。


· 儿子小学时,我会私下跟儿子的数学老师沟通,给儿子准备错题本。


· 儿子不懂时,我会逼着儿子去问老师。




渐渐地,儿子似乎对数学也有了恐惧,变成了我心中担心的样子。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于是,我想化解自己内心这个“怨”,化解自己内心对数学的恐惧,就有了开篇我想见一见二十多年没见的老师,即使什么都不说,我也要去见见他。

 

我不想自己再带着这个恐惧,不想让我的孩子再为我的恐惧买单。

 

 

小编心语:

 

小敏从小内心对数学的害怕,慢慢地成了她的一个情绪按钮。

 

情绪按钮,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真爱,内心不强大,容易受到外界的人和事所影响,不是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人。

 

很多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恐惧和欲望的苦海中,不断长出情绪按钮,然后不断地被各种人和事触发情绪按钮的人生。

 

一生陷入在问题中,自欺、欺人、被人欺。

自欺,让自己痛苦;

欺人,让别人痛苦;

被人欺,最终你让别人痛苦的事情又都回到自己的身上,而无法自拔。

 

 

下了决心,我内心仍是纠结的,这深深的恐惧让我陷入受伤的模式。

 

回家前,我打电话给两位家人。一位家人温暖地接纳了我,帮我看到了真相;另一家人告诉我:“随心走,老师现在六十岁了,他也在等着你去找他。”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受到了力量,不管此次如何,我都对得起自己,因为我尽力了。

 

回到家的第二天晚上,和妈妈聊起了我这次回家想见见我们初中班主任,因为自己内心放不下。

 

妈妈说:“过去就过去了。”

我问妈妈:“难道真的过去了就能过去,就能放下吗?爸爸曾经因为读书时恨一个老师,到现在快六十岁了还记得。我不想等到老师不在了,我再去化解。

 

于是,我鼓起勇气给老师发了信息。

 

后来,因为自己不想一个人面对他,又叫了两个同学陪我去,给我壮胆。

 

 

小编心语:

 

一切痛苦可能都不是那些问题造成,是你不能够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不能够从一个你自己制造的痛苦的环境中走出来而已。




经过一番聊天后,几次让老师发定位,我去看他。老师回复都是“没事,明天再联系。”

 

想着老师是客套,二十多年没见的学生,第一次就要见面,估计没戏了。

 

可真的好意外,第二天早上八点多,老师发来信息说,自己上午去上班,中午十一点半下班。想着是午饭点,于是约老师一起吃饭。

 

第二天中午,和同学一起去老师家附近的餐馆见面,老师早早就在餐馆外等我们了。

 

刚见到老师,远远的,我就用大笑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害怕,走到老师面前叫了一声“范老师”。

 

两位同学并排坐一边,我和老师坐在一起,我有些发虚,不敢说话。

 

这时,一位同学把我藏了多年的话说了出来:“老师啊,我曾经很努力地学习,文科成绩都还好,就是理科怎么学都学不好。小学数学我就还能凑合着跟上,到了初中,我是直接不会了,我们是想读书,却怎么都学不好。”

 

我附和地点头也跟着说:“是啊,我也是,很努力,成绩怎么都上不去,压力很大,读得很累,我也想知道原因,为什么啊?”

 

老师说:“有的学生很聪明,一教就会,有的则没有读书的天份,尽力就好。只要做人好,怎么都会有饭吃,饿不死。”

 

我又问老师:“为什么那时候把不好的学生放在一个班,每天读三字经,多伤人啊!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真害怕哪天我也被分到那个班。”

 

老师说:“那时候学校看到不好的学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面对这些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好话说尽,学校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没办法才会出此下策的。我作为老师也是没有办法,只是想着学生多读点书。”

 

慢慢地,我看到老师那时候他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我们,希望我们多读点书。

慢慢地,我感受到老师和父母的心是一样的,他们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无耐之下才分了班。

 

心里二十年的怨好像找到了出口。

 

是的,当时的老师已经尽全力了,我不怪他了,不怨他了。

 

下次,有同学聚会,我也不那么纠结到底是去还是不去了。


小编心语:

 

学习爱与幸福不是让我们解决问题,而是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情绪按钮,看到我们在什么样的事情上会触发我们的难受和痛苦,然后想办法把这个按钮挖出来,倒掉,让心中的“怕”和“要”降低,让“爱”和“信”进入。

 

当身上的按钮越来越少的时候,人就不痛苦了,人生就正常了,有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才能真正化解。


曾经的我害怕达不到老师期望,害怕自己不够好,就会辜负老师!

 

可是,最后真正辜负的是自己。自己在怨里呆了二十多年,原因都是自己放不下。

 

怕什么就来什么,慢慢地我活成自己害怕的样子,孩子也因为我的原因,也变成我心中怕的样子。

 

见过老师后,心里放下了,不怨他,也不怪他,剩下的就是我自己要走的路了。


结语:

 

和小敏交流的过程中,我问小敏有没有向老师表达她的感受。

 

小敏说没有,因为当下的她还没有勇气面对老师表达。

 

那么,如何才能有勇气呢?

 

爱与幸福关于勇气有四句话:

“我可以”,是遇到任何事情都是积极和上进;

“我能行”,是遇到任何问题和事情都是有勇气和自信的;

“负全责”,是遇到任何事情和问题都是担当和拥有智慧;

“有意义”,是我活着是有志向的,我是走在正道上,我是有利于他人。

 

建议小敏每天可以喊喊口号“我可以,我能行。我是有力量能给予别人力量,我是有勇气能给予别人勇气,我是值得爱的,我是可以爱别人的。”

 

当内心有了这样的声音,就不会被“烦”“厌”“怨”“恨”所占领,人就从负能量变成了正能量。


近期课程公告

 

爱相伴个案研修

修行自我   幸福人

 

爱相伴个案研修第13期(杭州)(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让过去的成为过去,真的过去了吗?


爱相伴•生命成长研心会第三期(天津站)(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触碰温情的守候

走出人生的迷茫

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出自我的精彩


户外联盟•向英烈致敬-腾冲远征军足迹探访(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让过去的成为过去,真的过去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