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351
  • 关注人气:16,8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你嫌弃父母的唠叨和指责,请看完此文——“心明眼亮”系列(四)

(2020-10-15 13:05:51)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践行

文化

孝亲

分类: 孝亲活动系列类

前言

 

今天,我们要推出“心明眼亮”系列的第四个案例。

 

这是一个与老人相处的案例。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一边爱着父母,特别想孝顺父母,一边烦父母,烦他们的唠叨,烦他们的节约,烦他们的老观念,烦他们的指责……你的心和你的脑在打架。

 

你的脑说:“我要爱他们,他们老了,还有多少年能在一起呢?我不能让自己后悔啊!

你的心说:“好烦好烦,我想理解他们,可是理解不了啊!”

 

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假如你嫌弃父母的唠叨和指责,请看完此文——“心明眼亮”系列(四)

 案例  

 

| 小杨

 

 

从小,我就不爱和妈妈说话,因为,无论说啥事,她都会扯到我头上,把我教训指责一通,所以,为了不被指责,我就只能有事不跟她说,长大后,只要和妈妈说话,心里就烦燥,基本上都会不欢而散。

 

老话说,人到四十才会懂事,我也渐渐步入了要懂事的年龄。有了小家,做了母亲,开始体会为人母的艰辛,也看到了不知不觉中我也在用妈妈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孩子,这促使我走进了爱与幸福的课堂,开始了自我成长。

 

我开始体会到,妈妈真的爱我,却不会真爱。她所有的唠叨指责背后藏着太多的怕,她也没办法,因为她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爱,从小到大,她也没得到过真正的爱。

 

妈妈在“怕”中活的时间比我长,而且她已经老了,太难改变了,我得自己改变,我得面对自己内心这种不舒服的感受,而不是要妈妈给我好的感受。

 

老话说,人到四十才会懂事,我也渐渐步入了要懂事的年龄。有了小家,做了母亲,开始体会为人母的艰辛,也看到了不知不觉中我也在用妈妈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孩子这促使我走进了爱与幸福的课堂,开始了自我成长。

 

我开始体会到,妈妈真的爱我,却不会真爱。她所有的唠叨指责背后藏着太多的怕,她也没办法,因为她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爱,从小到大,她也没得到过真正的爱。

 

妈妈在“怕”中活的时间比我长,而且她已经老了,太难改变了,我得自己改变,我得面对自己内心这种不舒服的感受,而不是要妈妈给我好的感受。

 

·      我参加孝亲活动,一次次去体会老人那颗爱子女的赤诚的心;

·      我泡在爱与幸福的环境中,不断看见自己内心的“垃圾”去清理它。

 

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我与妈妈相处时,越来越能看到她的好,这种美好的感觉一点点地累积和放大,我的不舒服的感受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妈妈唠叨指责我时,我是如何面对这种不舒服的:

 

事件 

妹妹惹妈妈不高兴了,妈妈又再次唠叨起我们来,说她这辈子生了两个女儿都不好,没一样好的,她后悔生了我们……巴拉巴拉一直在数落过去种种。

 

以往,我一听这些,就烦躁得不行,顶上两句,赶紧逃跑了。

 

这次,我没有,我知道我内心烦燥是我的问题我试着放下自己的烦躁,先温和地和妈妈说:“我们现在在改变,是不是比过去好点了啊。”

妈妈说:“没有,你妹妹……。”

我说:“好好好,我来教训她,你也看看我们的进步嘛。”

妈妈火气没那么大了,但是我和她还是没觉得很舒服。

 

在妈妈外出买菜的时候,我在想自己的问题:

·      虽然,我试着温和地和妈妈说话,可我内心是害怕被她指责的,所以,我和她的对话中有辩解,我接纳不了她的指责,我需要面对的就是自己害怕被指责的问题

 

·      如果我不怕了,她指责我时,我就不会难受了。

 

·      同时,从她的角度,她就该唠叨我们,就该骂我们啊。如果她骂够了,心里不就舒坦了吗?总比憋着伤自己的身体好。

 

想通这些,我特别开心。

 

妈妈回到家,我喜悦地和妈妈说:“妈妈,刚才你骂我的时候,我因为害怕你骂我,就总想跟你解释我现在的进步,其实就是希望你多看到我的好。我发现这么做是不对的,其实你需要的是骂够了,心里才舒坦。”

 

妈妈一听,笑了,她说:“对对对,我就该骂够你们。”然后,她开心地去做饭去了。

 

后面很多天她都很开心,别说骂我了,每天都对我好得不得了。

 

事件 

那天,我陪妈妈聊天,聊起过去的不易,妈妈又开始数落起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们对她、对我们家的不好;数落爷爷奶奶也对她的不好,数落我和妹妹不懂事没站在她这边,她用了很多不好听的词。

 

我本能的抗拒,我觉得亲戚们没有那么不好,我记得他们对我的好,也理解他们所谓不好的行为。换作以前,我要么用道理想说服妈妈理解别人,要么烦燥着与她争辩两句,反正结果一定是两人都不会心里舒服。

 

这次,我紧紧自己手中的纸团,不断提醒自己,妈妈此刻最需要什么呢?

 

想着想着,我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妈妈,你需要什么?”

 

妈妈说:“我需要你们理解我。”

 

我说:“好。”

 

妈妈继续说着,说外公外婆如何忽略她,说他们如何不公平,说我们家被舅舅姨妈看不起……

 

我看着她,感同身受般地流下了眼泪。

 

我看到过去种种,因为我不是第一当事人,所以,我不能用我的感受来代替妈妈的感受。虽然家里没有对错,但是妈妈的痛苦感受确实存在,我让她理解别人,又有谁来理解她呢!

 

这么多年,她为什么反反复复地说着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就是因为她一直没得到过理解和认同吗?不就是想让我给她一些爱,一些过去她本应该从她的父母那里得到的,却未曾得到过的爱吗?

 

我们可以给陌生人以微笑,我们可以给别人以理解,我们把所有的善意都给了别人,却不愿给一些给我们的父母,不愿耐下心来听一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不就是觉得无论我们怎样,他们都会原谅我们吗?可又有谁原谅他们,让他们从而懂得原谅自己、放过自己呢?

 

我长大了,不是要她来理解我、爱我了,而是我来理解她,爱她了。

 

爱,是从不“要”开始的。我不要妈妈去理解别人了,我来理解她吧!

 

我流着泪和妈妈说起我的感受,妈妈神奇般地停止了抱怨,她喃喃地说:“好了好了,你理解我了,我也没那么难过了。不说了,不说了。”

 

我过去搂着妈妈,妈妈的面容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愤怒小鸟”的模样,而是带着温和与慈祥。

 

大家一定会想,那我和妈妈现在如何了?

 

现在,我和妈妈的关系应该是有史以来的和谐,我常打电话回家,以前都是有事说事,现在可以聊很久,妈妈不再是那个说不到两句话,就唠叨指责的妈妈了,我也不再是那个说不到两句话,就烦燥的女儿了。

 

即使妈妈仍然会唠叨我穿衣颜色太暗,不好看;唠叨我吃得太少;唠叨我睡得太晚;我外出把我当懵懂的儿童,担心我找不到地,千交待万交待……可我的心为啥感受到的都是爱,都是甜蜜蜜的爱呢!

 

我真的深刻地体会到,一切烦恼皆由心造!心变了,一切都变了。

 

小编心语:

 

小杨也不是马上就能做到这些的,如她文中所说,她花了很长时间去坚持看见自己、看见别的生命。

 

当心脑打架时,就去到爱的能量场中看见真相、释放伤痛、进行能量交换,最后才有能量再次面对妈妈,从一开始的偶尔做到,到后面做到的次数越来越多,内心才会越来越从容、淡定、慈悲和敬畏,也就越来越能反哺自己的妈妈,形成良性循环。

 

很多人学习后容易用知识来要求自己做到,这是“脑知道,心不知道”的状态。因为内心的伤未愈、能量未提升,就会出现“心脑打架”的现象。

 

这时候,不能着急,把心放慢下来,静静地去感受自己的内心,去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有在爱中真实,才能在真实中获取爱的力量去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

 

 

 

往期推荐

学会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女儿不敢好的背后居然是“怕辜负”——“心明眼亮”系列(一)

学会看见:爱人对儿子的否定竟然是来自于他的“不配得感”——“心明眼亮”系列(二)


婚姻中的闹腾,原来是重复儿时的“游戏”——“心明眼亮”系列(三)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假如你嫌弃父母的唠叨和指责,请看完此文——“心明眼亮”系列(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