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你不是心理有“病”,只是遇到了人生困惑——郑老师致青春答疑(一)

(2020-09-07 13:23:39)
标签: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孩子优秀

文化

情感

分类: 理解孩子内心类

前言

 

中国的孩子遇到人生问题去问谁呢?

 

他们心里藏着很多很多疑惑,无人诉说,无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仅这一点,你就能明白孩子内心有多么苦,这种苦才是真的苦。

 

希望更多人修行自己,成为孩子们喜爱和敬佩的人,和我们一起充当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在这次亲子绽放营,郑委老师除了给全体孩子上青春课以外,还给全营的孩子进行了一次答疑,内容非常精彩,我们特别挑选了一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孩子,你不是心理有“病”,只是遇到了人生困惑——郑老师致青春答疑(一)



正文


【答疑一】

一位高中孩子的问题

 

郑老师,我的困惑是从初二的某一个晚上开始,心情忽然非常压抑,什么事都不想干,不知道做这些有什么意义,特别煎熬,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就好了。

 

现在大概一年偶尔有两三次,都是在晚上发生,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怎么来的,压抑时就总在想,以后工作了,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事情,那生活会不会很暗淡。

 

这几天,听完课,我猜测自己可能是没有志向的原因。

 

可我仔细想了想,如果我有了志向,我依然会陷入到这种担心压抑中。

 

我不知道之前的抑郁是怎么来的,突然间就发生了,过两三天就恢复正常了。

 

我也找人倾诉过,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帮我,只能听我说。

 

有时候也会有其他人来找我倾诉,他们和我一样碰到了类似的困惑,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帮他们。

 

郑委老师:

什么叫抑郁?

 

孩子:

心情很压抑,做事没动力。

 

郑委老师:

那只能说没有动力,不能说抑郁。

 

抑郁这些词其实是西方舶来品,大家不要给自己贴上这类标签。

 

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太多了,当碰到问题,有了相应的困惑,心里难受的时候,就去百度,如果看到某些症状和自己当下的状态很像,就自己给自己做了诊断。例如:双向人格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

 

孩子们,先不要轻易给自己下个定论或贴个标签。

你看,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中国人讲的这颗心和西方心理学的心不同,西方心理学讲的心指的是神经,是情绪,是属于科学范畴,而中国人讲的心是哲学和文化范畴。

 

你们其实碰到的问题大部分只是人生困惑,跟心理疾病没有太大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志向,人没有方向,就会产生人生困惑,有了人生困惑就会感觉心里不舒服,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不舒服,找不到根源,就往往会觉得自己心理有病。如果我们把人生困惑或者志向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舒服了,是不是就不会认为自己心里有病了,对吧?

西方的医学会把人的某个症状称为病。

 

例如:你总是想不开或者在某件事上卡着了,怎么也想不通,产生了各种难受,表现出各种行为。西方医学把这种症状当成了“抑郁”,如果下了这个结论,你就会想“我抑郁了”,如果你不给自己下一个抑郁的结论,只觉得“我是想不开”,那这个所谓的病是不是就变轻了?

 

“抑郁症”得吃药,“想不开”只需要想开些,不就不抑郁了吗? 那怎么才能想开?这就继续去看见自己的“心”,用我这几天教你们方法。

 

西方医学是一种解决方式,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进行自我改变。两者没有对错,只是文化不同而已,而中国人更适合用中国的文化来解决问题。

 

你们这么年轻,碰到人生的困惑,想不开,心里不舒服,没忍住,往外发了,是不是就显得狂躁?有了狂躁的行为,西医可能会说这是“狂躁症”,让你吃药;而中国人会说,忍不住,那就忍住不就完了?怎么忍住?我们会慢慢教你们。咱们要先把方向搞清楚。

 

“心不安”,西医可能会说这是“焦虑症”,让你吃药。如果我们往回走,心不安怎么办?想办法心安,不就完了吗?

 

“不想干,事情一拖再拖”,西医可能会说这是“拖延症”,让你吃药。那只要我们想办法,找个人盯着你干,不就可以了吗?

 

“不放过自己”,西医可能称其为“强迫症”,那怎么办?放过自己,不就完了吗?

 

“自闭”,自闭分两种,一种天生的,一种后天的。天生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你们这些孩子的自闭只是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而已,那怎么办?打开门,把心门推开不就行了。

 

当然,还有一种问题很严重的,中国人称为“失心疯”,就是把心给丢了,疯了。从西医来看就是“精神分裂症”,理性控制不了感性,逻辑控制不了心,人疯了。那怎么办?不止吃药,还得送精神病院。大家知道吗,在西医看来这个病是无法治疗的,而我们陪伴过失心疯的孩子,陪好了,我们只是陪着他把心找回来,让理性占领心。

当然这不是说西医不好,中医和西医都各有优势。

我用简单的方式来描述,是让你们容易理解。如果你们百度,搜索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些病症,却不是真相。


对中国人来讲,所有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心里不舒服,心理感冒了。严重的就是心理重感冒,轻的就是心理轻感冒。如果你把这些困惑解决,心里舒服了,那所有的“症状”是不是都没有了?

孩子们,你们有人生困惑是因为你没有人生哲学,你们不知道怎么活着,你们知道的太少,百度的太多,百度如果能解决问题,那要医院干什么?


 

孩子,你不是心理有“病”,只是遇到了人生困惑——郑老师致青春答疑(一)

郑委老师:

刚才问这个问题的孩子,你的问题是偶尔在晚上心里不舒服。我来告诉你心理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一个人活生生的状态,但是这个人到底是谁?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谁,别人是谁。

 

很多人心里之所以痛苦的原因就是内在的自己(心)和外在的自己或者逻辑的自己(脑)有差异,相差越远,痛苦就越大。

 

例如:

 

脑说:“写作业吧!”

心说:“我不想写!”

脑说写,心说别写。——拖延症。

 

然后,

脑跟心说:“你不做,我恨死你。”——强迫症。

 

然后,心慌里慌张,

脑说:“你别慌了!”心说:“不,我就要慌。”——焦虑症。

 

然后,

脑子不管用了,心乱搞,又骂人又打人——狂躁症。

 

孩子们,所有的问题就是心脑不合一。 




· 脑特别强,心特别弱的人就显得没有情感,像机器人一样,极其逻辑和自负,总在说服自己,也说服别人,别人跟他在一起很不舒服,被控制被要求被包办。

 

 

· 而心特别强,脑特别弱的人,就疯了,没有理性,没有逻辑,心乱动,情绪化。



· 如果心脑合一,内在世界是温暖而有力量,别人跟他在一起很舒服的同时,他还很理性,这种理性闪着智慧的光辉,这是最美好的生命状态。




心脑不能合二为一就会出现上述的病症,有些人封闭自己,没显现出问题,实际上也好不到哪去,因为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不知道会咋样。

 

所以,提问的孩子,你现在知道自己啥问题了吗?

 

孩子:

有些知道了。

 

郑委老师:

你为什么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现压抑不舒服的状态?

 

那是因为在黑夜里,人最容易遇见内在的自己。

 

在白天,我们会被各种各样人和事刺激着要顾及别人怎么看我,顾及家人不要为我担心,得装一装。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才开始跟自己对话。

 

有些孩子一到夜晚睡不着时就爱玩手机,因为不玩手机,就得跟真实的自己在一起,可又无法跟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不玩手机不就疯了吗?

 

你在初二时出现这事,是因为你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不再像儿童一样,感性多于理性了。

 

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人和事没有及时被处理和化解,让你戴上面具,你将很多内心世界的痛苦、难过、惊惧……藏了起来,你以为你忘记了,或者你不敢看。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你开始比脑强时,内心的你和外在的你就开始打架。



· 内心的你说:“傻瓜,知道你心里很不舒服吗?”

· 脑子说:“你胡说八道,我挺舒服的。”

· 内心说:“不是。”

· 脑子说:“是!”

· 你的心说:“谁来心疼我?我是单亲家庭,爸爸走得早,妈妈不容易,谁来心疼我?”




所以,你就出现了压抑、难受的状态。你明白吗?

 

孩子:

明白。

 

郑委老师:

所以你要让自己在一个爱的环境中,相信的人越多,正能量的人交往越多,多感受自己,多学习文化(文化不是知识),慢慢地,你就脱下面具,心脑合一起来。

 


文以化人,所有的人类文化都跟爱相关。

 


上次参加成长营,我们帮你释放了一些压力,你有没有舒服很多?

 

孩子:

确实舒服很多。

 

郑委老师:

那你接着去探索生命,接着学习,以后多在这样的环境多参加活动,慢慢交到一些真正志同道合,能够真的爱你,你也能真的爱他们的一群真朋友,那你所有的问题就都化解了。

 

其实,你还不了解自己,你的内心世界需要很多人的心疼,你爸爸离世的时候,你的内心有很多非常不舒服的感受被藏了起来,这些不舒服的感受,我现在还不敢说,只有你在一个爱的环境当中,一点一点去揭开你的潜意识才可能化解。

 

记住一句话,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地下室,我们把很多“脏东西”放到了地下室里,锁了起来,因为那些东西太脏了,如果总拿出来看,人会活不下去,所以人就会把它深深藏起来,选择性遗忘。

 

而爱与幸福就是帮助你把地下室打开,一打开,脏东西就会冒出来,在我们营造的爱的环境中,让你用爱和信的力量去化解掉这些过去没有被及时化解的东西,然后地下室空了,阳光就能照到你的心里,这个人也就幸福起来了。

 

我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心理学的病症,就是想告诉孩子们,你们别在病症这个层面上去思考,我们管他是什么症状,总的来说就是我们没有文化,没有爱,没被爱够,也没有爱够别人,是这些让我们心里不舒服,心里不舒服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这些症状最简单的方法是吃点药,把你的情绪压下去,假装变好,因为如果往回走,需要时间,当然我们这些年解决了太多这类问题了,你这是小毛病,也可以说是没毛病。

 

简单地说,就是出现这个状态就是来提醒你需要真正开始探索自己是谁,我们遇到的不是问题,而是真实的自己。

 

遇到真实的自己,要直面他,挺疼的,要去拥抱他,挺疼的。一定要在爱的环境中去遇到,否则会出问题。

 

孩子们别往病症方向走,好吗?你们是孩子,心还没长成,我从来不认为孩子会有什么心理疾病,那都是成长的烦恼,没人帮你们处理,你只能把它认为是病而已。

 

把我给你们这几天讲的课程,好好去感受,回家去操作。


 

 

这个孩子就是小川,他特别有悟性,他通过答疑和几天的课堂,在结营时写了一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在前几天的博文中有发布,大家可以看看。

 


#往期推荐#


# 与自己和解: 从拥抱内在的自己开始——生命成长,小川加油!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孩子,你不是心理有“病”,只是遇到了人生困惑——郑老师致青春答疑(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