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和“道”相差十万八千里(一)

(2020-08-06 13:04:09)
标签:

郑委老师

咨询

亲子

情感

幸福

分类: 家庭改变案例类

 


爱与幸福有句话:“知”和“道”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

 

“知”,是知识,学会了知识,叫“知到”;

 

“道”,是践行,只有真正做到了,才真正 “知道”。

 

正所谓“知之匪艰,行之维艰”“知到”容易,“做到”难!

 

我们的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老师问:你知道吗?

学员说:我知道呀!

老师问:你知道什么呢?

学员说:我知道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我知道孝为德之本,我知道……

老师问:你做到了吗?

学员说:没有

老师说:那你并不“知道”,你只是“知到”。

 

知到≠知道!

 

这也是许多老学员在爱与幸福里学习多年,却一直“有心无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初学时,我们上了基础班的课程,收获了一些“知识”,然后背会了,这算“知到”,没背会就连“知到”都不“知到”;

 

然后我们坚持践行,践行的过程就是从“知到”到“知道”的过程,只有做到了才真上“道”,即“知道”

 

坚持践行的过程中,要加进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是请“指导师”帮助,即交高人,这是为了有人在关键时指点你,让你不偏离方向;

 

另一个是“泡环境”,泡在高能量的环境中,是为了让你能够坚持,能够有能量的交换。

 

在高能量的环境里,老师指点你去践行,践行的过程中精心准备、勇敢实践、总结提高,并形成一个一个循环,在循环中,去感悟到“突然一天”的到来。

 

 

下面我们将推荐两篇老学员的文章,以“知”到“道”为题,形成系列分享给大家。

 

今天要发布的这一篇是向阳通过参加爱相伴孝亲反哺指导中心的跟踪辅导,在指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化解对爸爸怨,从而收获了全家人的快乐和一个欢声笑语的家庭。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是一个脑大于心的人,是一个想清楚再决定,有结果才相信的人。我不相信爸爸真的美好,不相信有一天自己会放下对爸爸的怨,去理解、心疼和悦纳爸爸,不相信跟踪辅导能起什么作用。然而一个月跟踪结束了,当我真的听话照做了,我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礼物。

 

ˇ

“知”和“道”相差十万八千里(一)

 



不问结果听话照做


美好在践行中悄然而至



文| 向阳



在疫情期间的一次机会,跟郑老师进行了一场随意的长聊。

 

郑老师问:“儿子这个假期怎么样?”

我就把家里三个多月来发生的事儿,跟郑老师说了。

 

这个假期,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提早把爸爸从哈尔滨接到北京,跟我们一家住在了60平米的小两居。房子小,又出不了门,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四口人发生了不少的碰撞。

 

郑老师当时没说什么,却记在了心里。

 

不久后的颐和家长会上,郑老师说:“孙向阳,你是不是对爸爸还有怨啊?你是不是应该报名参加爱相伴孝亲反哺指导中心的跟踪辅导啊?”

 

我当场答应,第二天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跟踪辅导。

 

下面,我谈两点践行感受。



01

 

随着践行,心中的怨化解了,爱流了进来

 


参加跟踪以前,我对爸爸的怨一直都在。

 

怨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爸爸从小对我高要求高期待,让我一直处于努力和压抑的状态,看上去一切正常,实则过得并不快乐;

二是,我感觉爸爸对妈妈一直不好,以至于妈妈在过世前的几年里,过得一直不开心;

三是,爸爸很长一段时间指责弟弟学习不好,在语言和态度上很过分,弟弟因此很伤心。

 

以往,这些怨深深地埋在心里,我不敢也不愿触碰与父亲的关系这个禁区。我把它包裹起来,不让外人看见。

 

这次,在郑老师的直接推动下,我参加了负全责网络研修,走进了孝亲反哺指导中心,开始接受跟踪辅导。

 

我的指导老师李桦老师,给我制定了践行作业。

 

其中有每天跟爸爸视频聊天,倾听爸爸的生命故事,心赏爸爸,每天给爸爸唱歌。

 

起初做起来,还真是有点紧张,有点别扭,有点不好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爸爸的交流越来越顺畅。

 

我不再紧张了,越来越自然了。

 

爸爸的配合也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甚至让我感动。

 

渐渐地,爸爸已经习惯了每天跟我视频聊天,听我唱歌;习惯了每天晚上19:30-20:00,在电话的另一头等我。

 

渐渐地,我越来越走近爸爸,看见了爸爸这个生命。

 

连续三周的心赏作业,让我看到了爸爸身上的美好,有勤奋好学,有坚苦朴素,有隐忍坚毅,有自强不息。

 

怎么回事儿?爸爸还是那个爸爸,怎么过去从来没有感受到爸爸的美好?

 

我想,大概是我们以往都忙于孩子的事儿,忙于夫妻关系,忙于工作、学习、社交等等一大堆事儿,把父母忽略了,很少腾出一整块时间来陪父母聊天,静下心来好好感受这两个伟大的生命。

 

连续三周倾听爸爸的生命故事,让我真正理解了爸爸,他本该就是这个样子。

 

爸爸小的时候很苦,很小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对他不好,在没有母爱下长大。从小家里很穷,在自卑中长大。

 

· 一双鞋要穿很久,为了不让鞋脏和破,宁可自己光脚走几里路,到了学校才穿上鞋。


· 初中时,稚嫩的身板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菜和烟叶。


· 高中时,为了省钱,每天中午最后一个到食堂,偷偷地捡起被厨师扔掉的锅巴吃。

 

 

当我看到爸爸吃了这么多的苦,我就开始心疼爸爸;

当我看到爸爸吃了这么多苦,却依然乐观生活,我就心生敬畏;

当我看到爸爸的原生家庭和生命故事,我就理解了爸爸种种行为和性格,他本该就是这个样子啊!

 

郑委老师在孝道课上讲:父母真的爱我们,他们已经尽了全力爱我们,只是他们不会爱而已,因为从来没有人真正地教过他们如何去爱,他们也曾经是缺爱的孩子。现在我们幸运地走进了爱与幸福,我们可以学习真爱、用真爱去反哺父母。

 

感谢孝亲反哺指导中心老师的引导,让我有机会走进爸爸的生命,让我有机会开始心疼爸爸、心赏爸爸、悦纳爸爸。

 

02

 

在听话照做中,信的力量增强了

 

 

以往,我是一个脑大于心的人,是一个想清楚再决定,有结果才相信的人。


· 我不会相信,爸爸真的美好;


· 我不会相信,有一天自己会放下对爸爸的怨,会去理解、心疼和悦纳爸爸;


· 我不会相信报一个跟踪辅导,就能起什么作用。


 

经过这几年的习学,我对爱与幸福的理论越来越信了,对郑委老师越来越信了。

 

这次,当郑老师在颐和家长会上,建议我参加孝亲反哺指导中心的跟踪辅导,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再加上儿子及时坚定的鼓励,老婆的全力配合支持,我带着听话照做的信念,走进了孝亲反哺指导中心。

 

在跟踪期间,我坚持听话照做,不抗拒、不畏难、不抱怨、不逃避,用心去完成每一天做业,去感受每一次过程。

 

俗话说:知易行难。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除了自己要鼓足勇气去一次次面对,还离不开爸爸无条件配合、老婆全力支持、老师们及时鼓励和悉心指导、家人们相互陪伴和带动,这些都很重要,它让我觉得,践行路上并不孤单。

 

一个月的跟踪结束了,我发现,当我真的听话照做,我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礼物——爸爸的快乐,老婆和儿子的快乐,我的快乐,整个家庭的欢声笑语。

 

践行收到了好的效果,这让人很开心,但我更想对大家说:结果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践行的过程,就是爱反哺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

 

另外,意外惊喜还有很多。

 

比如,我们家的保姆高姐,也被我们感动了。

 

她说:“我从没看见过像你们家这么幸福的,这么有爱的,我很幸运能到这个家里来,我会照顾好叔叔的。”

 

前几天,儿子从颐和学校放假回家,对老婆说:“这次回来我发现,我爸变化挺大的,我觉得我们家挺幸福的。”儿子从不虚伪地夸我,他的肯定,是对我一个月践行的真实褒奖。

 

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只要是道上的事,听话照做就是了。如果真的做到了听话照做,收获的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当我们在践行中不断成长自己的时候,有些过去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已经被我们悄悄地超越了。

 

孝亲反哺跟踪虽然结束了,但践行没有结束,践行是一辈子的事。

 




小编结语:


记得在父母关系课上,向阳分享这些收获时,郑委老师问他:“如果早些行动,是不是早就能收获幸福。”

向阳说:“是的,不过三年前我可能做不到。”

郑委老师说:“你不是做不到,而是并不觉得重要。”

 

亲爱的家人们,你们也是这样吗?我们常说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有多少学员觉得重要而去听话践行了呢?明天我们继续分享。

 

 ˇ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知”和“道”相差十万八千里(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