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志愿,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关于选择,关于信念,关于理想……

(2020-07-29 13:14:33)
标签:

郑委老师

咨询

情感

教育

分类: 理解孩子内心类

正值高考分数陆续出炉的时期,有考生的家庭都在为孩子填报什么志愿,学什么专业有很多的思考和探讨。

 

甚至有些父母吃不好睡不好,要么冥思苦想,要么花钱请专家指导,指导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收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同时,父母的意愿还可能与孩子的意愿有冲突,进而发生激烈的争吵和对抗。

 

前两天在群里看到一位学员的感受,写了自己的家庭就孩子的大学专业开家庭会议的全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

 

 

高考志愿,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关于选择,关于信念,关于理想……

 

今天,我们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要讨论女儿申请大学的方向。

 

女儿说:学考古专业是我的目标,我想成为像敦煌研究院毛博士那样的人,这是我喜欢的向往的

 

女儿口中提到的毛博士,是去年女儿参加了敦煌夏令营时,遇到的。

 

当时她听了毛博士的讲座,被毛博士所讲的璀璨的敦煌文化,以及毛博士本人从一名记者成为现在守望敦煌这片土地的考古学家的故事所触动,被毛博士散发出的坚持追求自己心中所热爱的事业的那种喜悦感和自信所感染。所以,她想成为毛博士这样的人。

 

爱人说出了自己对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和费用的忧虑。

 

我说:“我从小就想当兵,后来考上警校,做了一名警察,在从警的26年里,我是很开心的,也挺有成就感的,女儿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喜欢的事业而坚持自己的选择,特别难得,爸爸很高兴,爸爸支持你。

 

我也告诉爱人:“不用担心费用的问题,有我呢。”

 

女儿说:“妈妈,你就是没为自己好好活过,所以你有很多恐惧,会因此而焦虑;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规划一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自己开心起来。你不开心,我也不敢开心。

 

女儿的这翻话让我感动,也让我心疼。女儿长大了,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会关心父母了,同时那句“妈妈,你不开心,我也不敢开心”让人心疼。

 

听到女儿这么说,爱人流泪了。爱人对女儿说:我的恐惧是我自己的问题,不关你事,这是我要成长的地方,我为你有自己的理想和有自己的坚持而感到高兴。

 

是的,爱人也在不断看见自己,心疼自己,成长自己,慢慢放松下来,一定会开心起来的。最后,我们喜悦地拥抱在一起,爱人说,这种家庭会议以后要多开。


 

高考志愿,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关于选择,关于信念,关于理想……




看完这段感受是不是觉得特别温馨美好呢?一个家庭如果能够形成自由开放的氛围,让家庭成员可以平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互相支持、理解,不控制不包办,这该是很多孩子的渴望吧!

 

 

我采访了文中的爸爸,我问他:你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你有过担心吗?

 


他是这么回复的:

 

,初听到她的想法时,我第一时间也是担心的。因为我们觉得以后从事考古这一行,都在深山野岭,很辛苦,离我们也很远,同时这个专业的就业面很窄。所以,我们就这件事交流过很多次,这次会议是最终的确定。

 

,在持续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女儿并不是一时冲动。她从敦煌营回来,就一直在了解考古这个专业,查了很多资料,研究得比较透彻。

 

这一年多里,她始终坚定地想学这个专业,并且她在期末自评中写着:“妈妈不太想我学考古,并且费用上对我家也是一个负担,我是有压力的,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想试试,允许自己犯错再回头吧!这句话很触动我,我愿意陪她体验完整,我更愿意陪她一起去面对选择后的结果。

 

并且,上次郑老师讲理想和目标这堂课的时候,也讲到了“理想可以不实现,但不能不努力”,现在孩子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无论是学习状态、自律方面都特别好,她的内在力量在她拥有理想和目标后被激发了出来,这让我看到了立“志”带来的力量!

 

郑老师也讲到了,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她的体验完整,最终她发现自己选择考古专业这个目标是错的,也可以更换啊,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有多少人所学的专业,和自己未来的就业是相同的呢?

 

作为女孩,如果能够工作和兴趣相结合,那会真正开心,开心比挣钱重要



 



文中爸爸的回复,让小编想到了几点:

 

第一,我们一直都说,一个人没有理想,他的人生就没有方向。人这一辈子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方向,一旦缺少,肯定会活在迷茫、黑暗之中,或停滞在原地打转。

 

能给人内在提供方向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目标。

 

中国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量的孩子要么有目标没理想,要么无目标无理想,关于理想甚至一辈子都可能不会拥有。

 

因为过去若干年,老师和父母只要求他成绩好,考名校,他也许也被这种功利价值观所影响,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个目标,没有理想;而更多的孩子连目标都是在完成老师和父母的目标,不是自己的目标。

 

当高考结束时,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是继续听父母的再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吗?

 

自己的理想在哪里?未来要做什么?自己热爱什么?自己的人生该如何走?……

 

他可能从未真正思考过,从未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或者已经放弃自己的所有想法,他心想,反正也没有自主权,干脆不去思考,按照父母的要求做,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样人生是多么苍白!多么的没有自我!

 

所以,文中的女儿,在这个年龄有如此清晰的理想,如此明确的目标,并且不是冲动而为,作为父母又怎能不支持呢?

 

能够从心出发,为自己的热爱去奋斗去拼搏,那是多么美好的事!

 

我相信非常多的人都渴望拥有这样的人生状态,拥有这样愿意陪她一起体验,甚至跳坑的父母。

 

第二,有些父母会说,那孩子选错了怎么办?如果你是这样的想法,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什么是错的?

什么是对的?

对错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标准从何而来?

 

我采访了好些四十岁左右的成人,我问他们:你曾经是否遇到自己热爱的想追求的东西与父母的意愿、生存的压力相冲突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后续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回复一:我从小就像行尸走肉一样,等待父母的安排。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我也把孩子变成了第二个我。现在想起来都有点想流泪。还好我进入了爱与幸福,此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追求自己喜欢的,我鼓励他活出自己。



回复二:我曾经以四分之差高考落榜了,老师希望我复读,但我不敢让父母再支持我读书,因为如果不是我的坚持,爸爸连高中都不让我读完的。

 

此后,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我被“失败”二字牢牢禁锢着,即使我很努力,生活也不错,可我失败二字仍然如影随形。


 

回复三:因为我被迫放弃了自己向往的,所以我要求孩子来完成我的心愿,结果把孩子逼得以出问题的方式引领我成长了。


 

回复四:从小到大,我都无法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最后在三十岁时,我决定“去他妈的,我再也不听任何人的摆布。”

 


回复五:当年我想报考外地的大学,我妈非让我报考上海的大学,虽然这是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后,我妈很高兴,我却非常不乐意,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很多年后才释怀。现在对于孩子,我更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和体验,我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就好。孩子有他的天地,有他的使命,我能做的只有祝福、信任、陪伴、爱他。


 

回复六:过去我的父母对我是放养,我算是有自主权吧,但是,放养和真正的信任还是差得很远的。现在孩子高考后和我们一起讨论报什么志愿,我们支持他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孩子们在物质层面上,起点比我们高,可以没有太多牵绊地去追寻自己的热爱。我给他创造环境,交高人,读好书,长见识就好。我相信孩子的人生和我今后的人生会更美好。


 

 



最有力量的回复:

 

就算我下一秒就死掉,我也毫无遗憾!我的人生一直都自己主动选择,我活得很“肆意妄为”。

 

我没有被迫放弃什么,也没因生活的压力而放弃什么,我感觉自己好幸运,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对孩子说,你喜欢的,才能支撑你的人生,你一定要遵循你的内心。孩子担心自己未来挣不到钱,我说放心吧,不会的。

 

灰姑娘一直都用善良和勇气去面对生活,我也一样。等挫折来的时候,用勇气去面对就好,若要下暴风雨,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最后一段回复,让我都热血沸腾起来!我想如果可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如此!

 

父母们总想让孩子不走弯路,不跳坑,可却忽略了:只有孩子自己选择,他才会为自己负责。

 

如果他按照你的来,他就不会负责,因为那是你的选择。所以,才会出现有些孩子上大学后,迷茫无助,空虚无聊,用毁自己的方式证明你是错的。

 

只有孩子敢于主动做决定主动选择,他才能在磨砺中成为自信和有责任的人,成为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你又怎么知道,弯路上的风景不美呢?

 

第三,因为文中的孩子是个女孩,我记得培养优秀女孩的五大原则里,其中一条原则是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因为,女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会累的。

 

最后,我们想说,如果孩子当下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没关系,从此刻起,去交高人,读好书,长见识吧!把自己放在正能量的环境中慢慢去找就好,找到了榜样,你也许就找到了理想。

 

 


END

 

高考志愿,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关于选择,关于信念,关于理想……




- 排版 -

公众平台编辑组

-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 投稿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 联系方式 -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


高考志愿,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关于选择,关于信念,关于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