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郑委老师育儿咨询 |
分类: 家庭改变案例类 |

全文共3899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前
翻转课堂已经以各大区各地幸福吧为基础开了十期了。
这十期里,郑委老师从文化的高度来阐述夫妻关系,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中国人夫妻文化的标准是“与天地准”;原来婚姻的情感历程背后是这样的规律……
想知道中国人的夫妻关系如何和谐恩爱,夫妻间如何沟通交流,在翻转课堂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想推荐小鹏与他爱人晓芳写的学习感受。小鹏在上翻转课堂前是非学员,但是他的悟性真的很高。
他说,是爱人的坚持习学爱与幸福,让他从不理解,到姑且听之,再到半信半疑,最后到坚信。
郑老师说,很多时候正是男人的责任心,让他不会轻易相信。因为女人是感性的,容易轻信和迷信,却难以坚信。
所以,这个时候,男人需要为家庭托底,需要防止女人上当受骗,一开始都会持怀疑态度,可他一旦相信,就是坚信。
爱人晓芳的坚持改变,让他们夫妻俩走上了夫妻同修、志同道合的路,真的特别美好!请看分享:
参加西北五省翻转课堂感受
感谢郑老师和各位志愿者老师的辛苦付出,让作为一名非学员的我能够有机会听到翻转课堂的夫妻关系课。
我从没有参加过爱与幸福的课程,有两次鼓起勇气准备报名却因为工作原因阴差阳错未能成行,是自己缘分未到。
我知道自己的这次作业一定会贻笑大方了,但也十分渴望各位老师能借此了解我的状态,不吝赐教,让我也跟上爱与幸福的脚步有所增益。
怎么会贻笑大方呢?你文中所写的,是很多人学了很多年还悟不出来的道理,小鹏却悟到了。
天下之无道也久已,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听了郑老师的课我脑海中蹦出这样一句话。
郑老师所讲授的是我们所欠缺的,从其它途径很难学到的知识,是我们本该代代传承却在我们的父辈和我们之间断掉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魂。
我是2013年转业回到宝鸡的,我的妻子在2014年在同事的带动下学习爱与幸福。
我从不理解,到姑且听之,再到半信半疑,最后到坚信,期间有妻子不离不弃的守候,她一个人艰难地带领我和我们的家族前行,在所有节日和纪念日举行仪式,在新年跪拜老人;
渐渐地,我父母、妹妹、妻子的父母、弟、妹的小家都从中受益,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郑老师和爱与幸福的团队。
人生而本自具足。
我虽然没有参加爱与幸福的课程,但长期以来我坚信爱与幸福的理念,并一直在思考自己身上的问题。
过去,我总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许多,不管是家务,还是家里的事双方父母的事我都出力多,为什么我们夫妻关系总是磕磕绊绊?
今年3月份,由于疫情的影响,我被借调到兄弟单位工作全封闭管理,工作并不辛苦但是第一个上班周期就要28天,每3天就是一个24小时,手机信号屏蔽,没想到我的机缘到了。
我闲暇时就是看书,先后看了孔子传,王阳明传,还有稻盛和夫、简·尼尔森的书,因为我脑中始终还是在思考我们的夫妻关系和爱与幸福的理念。
我突然领悟到,这些中外最顶尖的人悟道后都说过像释迦摩尼开悟时说过的类似的话。
如果他们说的都对,那么我们有问题就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岂不正是郑老师所说的“要找自己的问题,改变永远是自己”的本意吗?
佛家讲,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着阻碍着自己,而没有成佛。其实就是爱与幸福理论讲的“我本光明,没亮起来”!
我与妻子这么多年两地分居一直感情很好,而我们在一起了反而矛盾不断,是我们变了吗?不是!是我妄图通过改变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不断,而这些事有的小得简直可笑。
对照爱与幸福的知识,我认识到那是这些小事刚好勾起了我内心潜藏的伤痛,而我宁可用愤怒去对待妻子,因为愤怒就是在推卸责任,潜台词就是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错。
认识到这些以后,我泪流满面,我记得我哽咽着在一个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向妻子道歉,感谢她这些年为这个家的艰难改变,请她再给我机会,我一定会完成我们结婚时我向她许下的诺言,让她幸福每天都开心快乐。
她被我吓住了,显然不敢相信。
但我告诉她,我让她失望了快五年,我会用两年来让她再一次相信我,如果两年我没有做到那就五年乃至更长时间。
妻子相信我不需要用那么长时间,现在我们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她经常问我:“你还会变回去吗?”我的回答跟郑老师今天授课中说的一样:“当你领略了那种感觉以后,还会愿意回到以前吗?”
我把这些说出来是希望我的经历能给跟我一样曾长期在一个瓶颈很久的人以力量: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和践行,也许我们的改变就是一瞬间。
现在我经常能领略到妻子的美好,而这样美好的人被我压抑了这么多年,我充满内疚,同时庆幸自己最终做出了改变。
恭喜小鹏,这就是爱与幸福说的“突然一天”。当人生经常有很多个“突然一天”是不是很美好?
修行就是不断止于至善的过程,在量变达到质变的那一刻的精神愉悦,只有体验到的人才能知道此中滋味的美妙!
对我来说,认识到人生来本自具足,一切问题都是自己内在问题的投射是基础,那么无条件的爱就是最终打开我们夫妻关系的钥匙。
以前,我也为这个家做很多事情,但我是有期待的,我希望自己做的这些被看到,得到赞扬,如果不能被满足就边干边抱怨。
而我现在认识到我所干的每一件事妻子都能做,甚至也许她会做的更好,如果我不是因为爱而去做这些事那我还不如不要去做。
当我充满爱去为这个家而努力时,我发现我再也没有抱怨,甚至变成了一种享受,我享受为家人做些事。
妻子为这个家做的远远比我多,这几个月我总是全封闭上班,孩子面临小升初,我不在的时候她也没有了抱怨,把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
就像郑老师说的,女人要的真的不多。当你给对了的时候,她为这个家付出得让人心疼
女人和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不被理解;当你发自内心地理解她,关心她,她做再多都不累。所有美好的事物(尊重、理解、关心、爱……)都不是“要”来的,都是“奉献”来的。
我在爱与幸福的学习中还只能算是一个门外汉。今天的课,前面一小节我是在兴奋中的。郑老师讲的很多内容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很多内容我都感受到了,却没有这种文化底蕴能总结出来,也没有那种深邃的思想能够说出来。而郑老师仿佛就说出了我心里话,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前进目标和方向。
而更多的内容是我从未曾想到的东西,我还需要进行思考和践行,特别是郑老师由夫妻关系衍生出与父母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但我坚信在郑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家一定能向着正确的道路一直前进,也许受限于能力和文化我们走得很慢,但我们会一直前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太对了!小鹏,我们想说,你真是很有悟性的人。
一个人本就光明,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社会世俗的影响,产生了很多欲望和恐惧,我们就不断地给自己带上了面具,穿上了保护壳。
去掉这层外壳去看见、探寻、直面真实的自己,也就是寻找本我,转身走“来时的路”“回家的路”的过程。我们可能永远到不了家,却可以无限接近。
无限接近是一件最美好的事,一个人真正做到有什么意义啊。
只有无限接近时,你才会不断地散发着无限大的人性光辉。
别管回家的路需要多长时间,只要转身回头走在路上,就已经很光明。
学习爱与幸福快六年了,一直坚持泡在爱与幸福里,坚持写作业,坚持践行,家庭有了很大变化,和父母的关系、孩子的关系都在变化,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总缺少一种踏实和坦然,那就是夫妻关系总感觉缺些什么。
今年疫情期间老公因为工作原因调到其他单位封闭式管理,不能回家,我们都有了时间静心反思自己,老公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关系也有了巨大的突破。
我开始感受到夫妻关系的美好带给女人的踏实和坦然,夫妻关系确实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郑老师无数次在课堂上告诉我们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我总以为自己做到了,现在回头看,我们夫妻关系这几年的磕磕绊绊都是我用了理论上的“懂了”来压抑要求老公,而不是实际行动上的“改了变了”。
这几个月,我们真的把彼此放到心里,开始无条件的改变和爱对方,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心。由此,我可更加真切地看清了真实的自己——我一直并没有真的从根本上改变,是因为老公的美好和力量,改变带动了我。
我感恩老公,体会到了真正的臣服和崇拜的感受,我们逐渐打开内心,向对方袒露,内心最深处的孤岛冰封状态开始融化,我的心柔软了,敢于去爱去信任了,老公也越来越有力量了,父母看到我们相爱很安心,儿子看到我们很开心,美好的一切悄悄发生着变化。
今天的课程让我相信我们现在的方向是对的,我想起老师说的——坚持改变自己就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一天。
我坚定信心,坚持改变自己,做正确的事情,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律,在道上行走。
我们家自2018年11月份开始每天晚上坚持家庭分享,家庭成员谈每天的美好和反思,相互表达感恩,表达道歉。疫情期间我们举行了家庭文艺会,猜谜语灯会等等。因为家庭会议,家庭有了欢声笑语,美好的体验带给我们家庭很多力量。
但今年6月份儿子面临小升初,我们遇到了问题,我们夫妻的焦虑和担心传递给了孩子,家庭分享也开始多了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今天老师的课程让我和老公再次深度反思我们的夫妻关系和我们“认为的”家庭文化。
很庆幸在这个时候我们夫妻二人同时听课,虽然老公出差在外,但课后我们打电话谈论了很多,很兴奋很有力量。
今后的日子我们坚定信心,坚持改变自己,遇到问题时按照老师所说的坐下来真正放下“我以为”去沟通,寻找有能量的人教我们建立家庭规则、构建家庭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志同道合”,共同学习,心向光明,止于至善。
推荐阅读:
- END

- 排版 -
如果您有美好感动的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投稿:3223213@qq.com;或者微信投稿:微信号13758270546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拨打010-5989-7129(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