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结语的结语|鸡毛蒜皮中修炼恩爱夫妻之十「生命有声书·第二十六辑」

(2019-07-28 12:17:29)
标签:

爱与幸福理论

教育

情感

分类: 夫妻关系调适类

《鸡毛蒜皮中如何修炼恩爱夫妻》系列陆续推出了九期节目,这九期讲的都是夫妻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非常小而琐碎的事情,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停车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九期故事中蕴含着哪些夫妻关系的修行秘笈……


 

不是结语的结语|鸡毛蒜皮中修炼恩爱夫妻之十「生命有声书·第二十六辑」

九期,从事上来理解,不外乎三种:一种是自己做的事;一种是爱人做的事;还有一种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事。让我们一起慢慢道来。

 

第一种:自己做的事。

在家里,我们每天都会做很多事,日复一日,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状态去为家人做事才是最关键的。具体列出来就是:一是这些事为谁做;二是是否心甘情愿地做;三是是否心怀感恩在做。这三点连起来,就是“付出不求回报还要感恩”的爱与幸福志愿者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落地践行。



事只是表象,背后是做事时是否有一颗奉献感恩的心。如果任劳不任怨,或者既不任劳又不任怨,就会产生很多情绪和负能量,心态就是“我这都是为了你,你还这样对待我”、“我都做了那么多了,你都不理解我”、“凭什么是我做”等等,言行上也就进入了对抗状态,付出求回报,用做事索求情感上的理解,家里就成了垃圾场和雾霾天。要想家里欢声笑语,温暖有爱,就常想对方需要什么,我能为对方做点什么,然后喜悦地去做,你就能越来越看见自己,越来越看见对方,理解感恩和珍惜对方。



如这九期中的三、四、九期同样是做饭,第三期做饭的故事中主人公陷在自我感受中,跳出自我感受才能看见爱;第四期做饭的故事已超越了做饭本身,是看见,是珍惜;第九期美厨娘的故事将爱化为行动,在日常生活中知行合一。

 

第二种:对方做的事

当我们需要对方做什么事,或对方主动做什么事时,我们往往会对对方有评判、有期待、求认同。有评判就有对错而缺乏了信任,有期待就有要求而失去心赏的能力,求认同就执着于自己而没有了接纳,这时候的建议和帮助,就变成了要求,远离了爱。



因此当对方做事时,就是给了我们爱对方的契机,也就是是否能够对对方“信任+心赏+悦纳+建议+帮助”。如第一期停车的故事主人公给老公停车建议,老公不认可时,就有了情绪,不接纳自己和老公;第二期挂衣服的故事,妻子一次次反复提醒,内在是不接纳老公;第五期喝酒的故事,是老公想喝酒,妻子越不接纳,老公越喝酒,恶性循环。而当三位妻子发自内心地允许老公的行为和接纳老公这个人时,神奇就发生了。



三个故事中有一个共性的词就是“接纳”,接纳是真爱的“五个词”的基础,也是桥梁。悦纳的前提是接纳,既对人也对事;接纳了人,才会有信任和心赏;接纳了事,建议时卓有成效、困难时给予帮助也就水到渠成。有了接纳,幸福就在当下。

 

第三种:夫妻共同的事

夫妻之间更多的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补位,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夫妻双方的共同付出。特别是与双方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或家里来了新成员等等,都成为检验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老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同心需要的是各归其位,给对方需要的。老公有没有给予妻子安心和开心?妻子有没有给予老公信任和尊重?也就是“男人的底线是尊重,女人的底线是开心”。这不仅在家庭大事中体现出来,更会在每一件小事中呈现出来。



如猫姐的故事就是在养猫的过程中修炼了夫妻关系。当主人公在养猫过程中去求助去示弱,老公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需要,就会自然而然有责任有担当,就会一往无前;这时候女人就更会感受到被宠爱的感觉,家就温馨有爱,特别正能量。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妻关系的修行,无论是彼此付出不求回报还要感恩,还是真爱五个词,还是男人女人各归其位,殊途同归。千年才修得同枕眠的机缘,一起好好珍惜,在奉献中感恩,在感恩中奉献。

 

不是结语的结语最后,大家发现了吗,这九期的主人公都是妻子。下一步, 我们会在合适的时机推出夫妻关系系列之二,从丈夫的视角解读如何修炼夫妻关系,也欢迎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推荐分享嘉宾。

 

感恩聆听!




不是结语的结语|鸡毛蒜皮中修炼恩爱夫妻之十「生命有声书·第二十六辑」

 

夫妻关系的修行,无论是彼此付出不求回报还要感恩,还是真爱五个词,还是男人女人各归其位,殊途同归。千年才修得同枕眠的机缘,一起好好珍惜,在奉献中感恩,在感恩中奉献。

 


不是结语的结语|鸡毛蒜皮中修炼恩爱夫妻之十「生命有声书·第二十六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