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2013-02-07 07:38:04)
标签:

小故事大道理

亲子沟通

问题孩子

郑委老师

家庭教育

分类: 爱与幸福知识类

小故事大道理系列002    

 读懂孩子,学会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文:郑委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心里想,天下有多少父母能够读懂孩子的心呢? 

    是谁说过一句话:孩子们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天使,家长们却用错误的爱剪断了他们的翅膀。功利社会下的成人很多都是功利的,真正能够读懂孩子,倾听孩子、尊重孩子并可以和孩子亲密沟通的家长有多少呢?多年来,我面着一个一个家长眼里所谓的“问题孩子”,我却从孩子那里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家长”,真的没有“问题孩子”,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孩子遇到了问题”,只有“问题父母”,因为父母往往做着“解决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事情,所以说,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必须要进行系统学习,这样的系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为了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在真的爱的基础上学会真爱,懂得尊重规律,才能更好的尊重别人,包括尊重孩子”,父母要掌握的教子技能,简而言之其实就是一句话:学会——不要“希望”孩子好,只要对他好,因为“爱是付出不求回报的,没有条件的,但是一定是要有原则合格底线的!”,对孩子好,包括两个方面:“无条件”了就不“希望”孩子好了,“有原则”就把握住原则和底线了,前者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和接纳从而滋长自信和上进,后者让孩子拥有了勇气和力量从而产生道德和责任。 

    我们今天就告诉家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和孩子沟通,千万不要像文中的爸爸一样,虐待着我们的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和孩子沟通的基本流程如下:

    1、永远记住一句话,一句很重要,特别重要,重要的不得了,真的很重要的一句话:沟通要以不破坏相互的信任关系为前提,要以建立良好的关系为目的,中国老话说得好:“关系好了,什么话都好说”,很多时候“解决问题”远远没有“建立关系”重要,问题没解决,只要大家关系好,一直都存在着解决的机会,一旦双方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想,问题非但解决不了,可能问题还会层出不穷,说得严重一点,其实家庭并不存在什么问题,根本问题就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核心和相互信任。

     2、先共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先急于解决问题本身,“先关注人后关注事”,一定要先关注孩子情绪,帮助孩子宣泄和疏导情绪,记住一句话“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家长关注并接纳孩子情绪,是取得孩子信任的前提;

     3、再确定:确定双方都没有情绪,才能处理问题,或者说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时刻的内观自己并感受别人,双方有一方有了情绪都要及时中断沟通,等到双方都无负向情绪的时候再做进一步沟通;

     4、重倾听: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还原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过程;只有客观掌握了问题的经过才能为下一步的判断和解决问题铺平道路。(家长往往在不知道真实情况时就开始教育甚至责骂孩子,这样对孩子伤害是很大的。)

     5、做判断:根据孩子说的过程来判断,其中孩子说出来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小的孩子不能正确表达,大的孩子可能不敢表达,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说的过程,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自我判断,如果家长无法判断,请家长找到事件的相关当事人,客观了解情况,做出判断;

     6、会求助:拿不定主意,找专业人士咨询。(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写到这里,我想到几个词“三思而后行”,“事缓则圆”,“事半功倍”。)

     7、使用我们讲过的“宽严有度”原则,如果是原则问题(关乎道德和责任),一定要严,按照约定执行后果,让孩子永远懂得道德和责任是底线和原则,不能逾越只能遵循;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要相信孩子自己能解决,如果孩子不能自己解决,要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困难时给予帮助,建议时卓有成效”,关注孩子在经过事件后,是否提高了自己的有价值感和成就感,孩子内心拥有了价值和成就就拥有了真正的自信和上进;

     8、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到第一步,不断重复这个流程,形成和孩子沟通的基本循环。再次强调,孩子遇到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问题,“通过和孩子一同面对问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提高孩子内在的修养、素质和能力才是关键,解决问题不是关键”,切不可本末倒置,很多父母一直都在做着本末倒置的事,问题越解决越多也倒罢了,孩子不再相信父母甚至逃避和对抗父母,得不偿失啊。

     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不会爱还努力爱,带给孩子的往往是伤害甚至是虐待。很多时候,父母拿出些时间系统学习如何做父母比孩子报很多培训班每天努力学习重要的多。大家想一想,一个工厂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是工厂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昨夜我和一位资深的教育人聊天到深夜,其实结论就一个,当代的教育,不断的提高的是孩子的知识,而孩子的真正的内在的精神和能力并没有多少提高,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何时才能真正的读懂孩子呢

故事来源于互联网

 

     我的妻子因为意外事故离开我身边已经四年了,我想,妻子留下不会做任何家事的我和孩子,她的心有何等难过呢?我也因为无法兼顾父母双亲的角色而感到挫折。

 

     有一天我为了出差,清晨赶出门,无法将孩子打点好就得离开家,正巧前一天有剩下的饭,我热了蒸蛋,向还没有睡醒的孩子交代一声,就出门去了。为了照顾好孩子饮食三餐的事,我也无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有一天晚上回到家,我只是很简短地和孩子打个招呼,就因为身体疲累,不想吃晚餐,脱掉西装之後就直接往床上躺下。就在那个时候,棉被里砰的一声,红色的汤汁跟泡面瞬时弄脏了床单和被单,原来有碗泡面在棉被里!

 

     这小子真是的,说时迟那时快,我即时拿起一个衣架,跑出去,往正玩着玩具的儿子的屁股就猛打,因为我实在是太生气了,所以不停地打他。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边啜泣边说了一段话,使我突然停了下来。儿子告诉我说:“饭锅里的饭早上已经吃完了,晚餐在学校吃了,但是到了晚上,爸爸还不回来,我就在橱柜的抽屉里找到了泡面。可是我想到爸爸说不能乱动瓦斯炉,所以我就打开洗澡的水龙头,用热水泡了泡面,一个自己吃,另一个想留给爸爸吃。因为怕泡面凉掉,所以我就把它放在棉被里,等你回来。可是因为我正在玩向朋友借来的玩具,所以忘了跟爸爸讲。”

 

    我不想让儿子看到我在流泪,所以冲到洗手间,将水龙头打开,大声地哭。过了一阵子之后,我打起精神来,一面哄着儿子,一面也在他屁股上擦药,让他上床睡觉。当我清理好泡面弄脏的床单和棉被后,打开儿子的房门一看,发现他仍旧发出哭泣声,手里还拿着妈妈的照片。 我把头靠在房门站了许久,看着这一幕。自从在一年前发生这件事之后,我为了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更加用心地去照顾他。

 

     现在儿子快七岁了,进入小学读书。庆幸的是,儿子在这段时间毫无阴影,很开朗地成长。就在不久前,我再一次打孩子,因为学校来电话说,儿子没有去学校,我心里觉得很不安,所以早退回家,在整个社区里大声地喊他的名字,却是遍寻不着。後来在文具店的门口,看见他站在电玩的前面,於是我很生气,又开始一直打他。儿子并没有说出任何的解释,只说了声对不起。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刚好是学校要邀请妈妈去看才艺表演的日子。

 

      发生这些事的几天後,儿子回家说,他在幼稚园里学了写字,从此他经常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很认真地写字。我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想到妻子在天国也一定会因为看到他这样而微笑,我就无法忍住泪水。时间很快,又过了一年,到了冬天,街头上都在播放着圣诞节的歌曲,我的儿子却又闯了一个祸。我正要下班的时候,接到一通社区邮局的电话,说我儿子把一捆没有写地址的信,恶作剧地放在邮筒里。每年到了年底,正是邮局最忙碌的时候,所以这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虽然我已决定不再打孩子,但在急忙赶回家後,叫了儿子来,我又忍不住痛打他一顿。

 

     儿子这一次只是说他做错了,却没有讲出任何理由。我把他推到一个角落,不管了,自个儿跑到邮局领回那一綑恶作剧的信。我把信丢到他眼前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恶作剧?” 儿子哭着回答说:“这些信是我要寄给妈妈的。” 当时我的眼眶红了起来,心里很激动,但是因为在儿子面前,所以我尽量隐忍住没有表现出来。我接着问他:“那么,为什么一次寄这么多信呢?” 儿子回答说:“以前我要把信投进去的时候,因为个儿太矮,所以没办法投入,但是最近我再去邮筒时,已经够得到了,所以我就把以前没有寄的,一次全部都投进入了。” 我听了以后,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话。过了不久以后,我就跟他说:“妈妈现在在天上,以后你写完信,把信烧了,就能送到天国去。”

 

      等孩子睡着之後,我到外面烧了那些信。我很好奇到底孩子想跟妈妈说些什么,所以读了其中的几封信。而当中有一封信搅动了我的心。亲爱的妈妈:我很想念你!妈妈,今天在学校有才艺表演,但是因为我没有妈妈,所以没有去参加,我也没有告诉爸爸,怕爸爸会想念妈妈。爸爸到处去找我,但我为了让爸爸看到我很开心的样子,所以故意坐在电动玩具面前,虽然爸爸骂我,但是我到最后也没有告诉他原因。妈妈,我每天都看到爸爸因为想念妈妈而哭泣,我想爸爸也跟我一样,很想念妈妈吧!但是,妈,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你的脸。妈妈,请你让我在梦中,再一次能够看到你的脸,好吗?听说把想念的人的照片放在怀里睡觉,就会梦到那个人。可是,妈妈,为什么你没有出现在我的梦里呢?

     读完这封信以後,我就开始嚎啕大哭。到底什麽时候,我才能真正的学会读懂孩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爱就要欣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