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过课的家长朋友们,都会很熟悉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基于此,可以这么说,教育孩子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教育自己也同样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只有教育好了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对待自己能做到缓慢而优雅,才能对孩子能做到缓慢而优雅。
从我们的培训过程来看,两天两夜的课程只是42天后续跟踪训练的一个开端,42天后续跟踪训练只是家长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整个修行过程的开端。“止于至善”,我们永远都不能说自己做到了最好,但我们永远都可以走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而要走好这条路,唯有缓慢优雅的心态能伴随我们始终,没有其他。
为什么盯自己 怎么盯自己
幸福家族150期学员 陈ZM
时间过得真快,一周的观念周训练转眼就结束了。我看了一下自己的训练手册,“养成习惯不容易”一栏看起来是很简单,很小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几乎没有一天把五项全部做完。就“用垫子”这一项而言,光买垫子就用了我三天的时间,每天都是想,明天一定去买,可往往到了练习的时候才发现,又把这事给忘了。通过一周的练习,让我深刻理解一个习惯的养成,的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让我开始更深刻的认识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的教育是长期的,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不能着急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盯住自己。我想,盯住自己,就从坚持养成习惯入手,不断完善自己,给孩子带一个好头,树立一个好榜样。
“不争对错有良言”看起来只是几名简单的话。可我对你我原则这个沟通中非常重要的原则确总是用不好。在生活中,习惯了和爱人、孩子交流时都是用直直的话,比如:“头发遮住眼睛了,赶紧去把头发剪了。”“白色的鞋子容易脏,买深色的吧。”等等。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直到“沟通日”指导师给我分析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其实自己没有真正从心里认识到这个原则的真实含义。通过这个原则,一方面可以让对方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其二,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意思;第三,即使对方不接受,也会减轻自己的心里压力,因为这样本来就是同对方在商量。现在,我才开始体会到“会爱才是真爱,真需要习学”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所以,要减少很多自以为是的东西,从现在起,就要紧盯自己,不断加强习学。
今天,老师打电话说孩子周末作业没做完,她批评孩子后,孩子情绪很大。后来孩子给我打电话说她受不了,要回家。我把孩子接回家,吃过晚饭后,感觉孩子情绪已经冷静下来了。我就问:“能告诉我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吗?”孩子冷冷的说:“作业没做完,被老师批评了。”我突然意识到,孩子还是有情绪的,还不是沟通的时候。而本质上的原因呢?还是我太在意老师因为孩子作业没完成,向家长告状这件事了。而没有紧盯住自己,应该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真正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一个孩子都不愿在学校待下去,她的内心应该承受多大的压力啊,学校、老师、同学,还有家长的。其实,说“我要回家”也是需要勇气的。所以,盯自己,还需要从内心深处对孩子的爱,需要关心孩子,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感谢今天袁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我解决了近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让我在智慧家长的路上,又增加了信心,谢谢你,袁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