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实的生活而学习》
前些天在和刘总(我的学生刘保全)交谈的时候,他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悟——“很多时候,我们把任务当成目标了!”,就比如说,交通警察的目标是维护交通秩序,通过罚款等任务达到目标,做着做着,就把罚款当成目标了,忘记了自己原本的任务。
这就好像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我们生活的目标是为了“幸福”,想要达到“幸福”我们需要“学习和挣钱”,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和挣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达到幸福这一目标,做着做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和挣钱成为了我们的目标,忘记了我们的任务。这一点值得大家思考。
下面这篇文章是南宁幸福家族邓LL写的感受,她还没有做家长就在开始学习做家长,这一点让我很钦佩,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其实,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明确目标,让孩子们学会“为真实的生活而学习”。
第126期改变周感受
幸福家族 邓LL
2011年11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报纸知道了郑委老师,引起我注意的是因为郑委老师用了老农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就道出了直指人心的教育真谛。通过对市面上几家,关于孩子成长教育培训的机构对比,还有对郑老师博客,央视这样的国家主流媒体栏目的宣传,我感受到郑老师的教育理念有着一份爱和责任。在11月底,我用了极短的时间,最终决定选择参加郑委老师的这个培训,因为我坚定的认为一个人的正向改变是刻不容缓的。
在没接触郑老师的理论之前,我曾经试图寻求,为什么自己在内心里面,总是从未感觉到真正的快乐,总觉得自己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环境。以至于我的父亲很奇怪,为什么我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上也没有什么负担,但却总是不高兴。我看过许多关于教育的书籍,比如:如何使用大脑的《右脑革命》,成功的爸爸是如何教出优秀女儿的《人生设计在童年》、《最快乐的家教》等。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经验是需要一定的悟性的,当我还不具备这样能力的时候,很幸运我遇到了郑老师,郑老师的理论比较系统,可操作性强。
开始学习之初我心情很忐忑,不知道花费这样的金钱和时间,是否能收获到我所预期的,要解决自己内心问题的解决方法。当我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把心沉下去,去体验一下这个培训的整个过程。于是在培训中,一切都不敢马虎,又做了一回听话的学生。一切都在适应中,可能因为我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吧,从小到大都是被呵护长大的,常常被比喻为温室里的花朵。适应能力并不是特别强,但我只要认定了的事情,就会执着的去追求,这是我最大的特点,在培训之前,我曾经向李老师表态过,我希望为我们广西指导中心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所以很感谢廖老师把我引荐给郑委老师,郑老师问我,是否想加入他的团队,我当时才刚参加培训,对郑老师的理论体系还不是十分了解,脑子里一心想把知识先学好,所以不敢轻言马上说加入,我只对老师说了,我对郑老师所做的这个事业很感兴趣。在一次作业中,我描述了令自己难忘的一次老师当全体同学表扬我的事,结果第二天,郑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超前参加家长培训学习,搞得我有些不知所措,这些事都让我感到了一种认同感,我是找对了方向,终于找到了组织了。
回来后,在42天后续训练中,我就开始盯自己,我迫不及待的去实践老师的理论,那股劲甚至比我在上学的时候都还要积极,以准时每天早上7点整起床作为切入点,坚持到现在将近有30天了,感觉从德行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积极向上也是我一贯的作风,现在更加强化了,因为每做一件事情我都很明确自己的目标。父母也很欣慰,单从我能坚持每日早起这一点,他们叫了我几十年也没能改变过来的习惯,过了一个周末后,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的行动能力变得非常的迅速,这就是“独立的转换能力”。通过写作业,每天找宝贝,解决问题思考步骤12345,当这种思维成为习惯,我每遇到任何人任何事的时候,我总会让自己心平气和的,以平等和尊重,努力去寻找对方优点的态度去对待对方,我发现自己脸上渐渐展开了笑容,能主动和同事打招呼,他们对我的态度都变得热情,同时由于我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他们更加的信任我。回到家里,和父母交流,他们也惊喜的发现我逐渐变得成熟起来,父母也在悄悄的改变着自己,家庭气氛变得很和睦,一家子精神面貌都很积极向上。
一切源于天助自助者,感谢郑老师,他是以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曾经我也想急于求助郑老师,能否告诉我一些能马上改变我郁闷现状的方法,可是那么长久以来的自我摸索告诉我,先按部就班的去实践老师所教的这套正确的观念,坚持到现在,我的感悟是确实不能急于求成,何况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我将继续努力,坚持下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的掌握郑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帮助自己,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