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你自己和自己比了吗?

(2011-11-23 09:48:25)
标签:

郑委

家庭

家长

教育

幸福

亲子关系

三比

分类: 爱与幸福知识类

今天,你自己和自己比了吗?

   

    为了帮助家长在改变的过程中,能始终专注自己,学会战胜自己,点滴积累,获得进步,我特地编了简单易记的三句话,简称“三比”:自己跟自己比,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并且把这作为在课程中反复强调的内容。可是实际上,就连这么简单的三句话,有很多家长早已忘得精光。

 

    我想,不少家长看到这儿,一定会挺起胸膛说:“我没忘!自己跟自己比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我背得熟着呢!”这样说的家长,我相信你的头脑里没有忘掉这句话,但你得问问自己,你的心里、你的行动里,是否也同样没有忘掉这句话呢?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在亲自接触一些困顿不已的家长时,他们正是口头上能熟背“三比”,但内心里和行动上完全没贯彻的人。

 

    一、关于“自己跟自己比”的三个问题。

    这类家长通常会很焦虑地问我一个问题:“别的学员都改变了,为什么我还没有改变?”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几句话想说:

 

    (一)在你问“我改变了吗”之前,你已经做到“自己跟自己比”了吗?没有。你拿自己跟别人比了。以我们的“三比”原则来说,拿自己跟别人比,本身就是错的;而错上加错的是,你不拿自己的努力程度跟别的学员的努力程度比,却拿自己得到的结果跟别的学员取得的成果比。因为不比过程,只比结果,所以你越比越焦虑。需知,你所说的“改变”是指改变的结果,你关注的焦点在结果上,而不在自己改变的过程上,一心想要结果却不在过程上下功夫,这跟妄想一步登天有什么区别?你没有改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天道酬勤,如果你不付出都可以改变,那么对于那些实实在在做出很多努力的学员来说,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二)你落实“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了吗?如果你没有做到“自己跟自己比”,也必然不会“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因为你的根本方向错了。反过来说,只有把“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都落实到位了,你才能学会“自己跟自己比”。一旦跟别人比,关注的落脚点就不再是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在别人身上了。而且这个时候对别人的关注,不是在观察别人“为什么”能改变,而是在质疑别人“凭什么”能改变!这种盯别人、质疑别人的做法,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中,越发恶性循环。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就必然不会关注自己“上次”做的程度怎么样,而“这次”跟上次相比怎么样。更不会有精力记录自己“今天”做得怎么样,比起“昨天”来说哪些地方进步,需要发扬;哪些地方退步,需要改进。做这一切事情,都是以对自己有足够的耐心为前提的。当注意力已不在自己身上,何来耐心?做到“自己跟自己比”,是关怀自己的一种表现。请问,你做到关爱自己心灵的健康了吗?你做到要求自己“止于至善”了吗?

 

    (三)为什么别的学员改变=你也要改变?按照你问题的逻辑,是说因为别的学员都改变了,所以你也要有所改变才正常,不然就是不正常。为什么别的学员改变了,就意味着你也要改变才对?其实这样一个错误的思维逻辑正是困扰这类家长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下面要着重讲的问题。

 

    二、“不跟别人比”的三个原因。

    亲爱的学员朋友们,请牢记一点:你们所见到的别的学员的改变,未必是你们所认为的“真相”。

 

    我所说的“未必是真相”,并不是说别的学员的改变是虚假的改变,而是想说:

    (一)别人学习怎么改变的时间可能比你长,所以改变比你快很正常。你认为你们来自于同一期训练营,就像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度也应该一样才对。但其实可能在更早的时候,那位比你改变快、改变大的学员,已经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

 

    (二)别人对所学知识的领悟比你深,所以改变比你大很正常。你认为你们师出于同一位老师,就像是拥有着同样的资源,效果也应该一样才对。从看得见的意义上说,确乎如此;但从看不见的意义上说,那位比你改变快、改变大的学员,可能对这份资源有着更深入的吸收,所以在这个领域上,他可能比你探索得更深一些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求大家“听话”和“坚持”,那就是为了让一部分学员在还没悟到的时候,先别想太多,先着力去做!

 

    (三)别人跟你背景和经历不同,所以改变的效果当然就不同。你认为你们用同一套教材,学同一套方法,就像是具备了同等的条件,你们的改变也应该“同等”才对。可是,有没有想过,在这“同等”的背后,其实有很多不同,你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甚至你们学习后反思、努力和坚持和程度不同,都会导致改变的速度不同、成效不同。

 

    我特别想说的是: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人生阅历不同……这些因“过去”而产生的不同都是你个人无法选择、无法掌控的,但是你的反思、努力和坚持却是你“现在”可以把握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求大家“自己跟自己比”,只有自己跟自己比,你的反思、努力和坚持才有合理的参照系,它们也因此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三、“老跟别人比”的一大害处(也是最大害处)

    跟别人比,就像你要跟刘翔比谁跑得快一样荒唐可笑;但这还不是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你的“跟别人比”的心态,形成惯性之后,终有一天会害了孩子。因为你不仅会习惯性地拿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挫伤孩子生活的自信心、上进心和积极性,更会把自己在“跟别人比”的过程中产生的不满足、不快乐,全部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加剧对孩子的伤害。你愿意这样吗?

 

    可以说,喜欢跟别人比的人,没有好下场。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百万富翁更高的是千万富翁,比千万富翁更高的是亿万富翁,比亿万富翁更高的是世界首富……如果你老爱跟别人比,哪怕你是亿万富翁,也会因为还没有当上世界首富而黯然神伤,永远也得不到幸福和快乐。在刚才所说的人里面,唯一一个会以“自己跟自己比”为目标的人就是世界首富,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持自己,超越自己。我希望大家虽然没有世界首富的财富,但是能磨炼出世界首富的境界。

 

    一位灵性学家曾用一个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人进步的状态,很有意思:“一个池塘的莲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绽放。到了第25天,只有四分之一的池塘长了花。最后的四分之三的花都是最后5天长的。前面的基本功夫、火候和时间都是需要的。”植物的生长尚且遵循这样的规律,更何况是我们复杂精微的人呢?借此比喻,衷心祝愿大家能有同样的心态和状态,从而走在一条自信、乐观、健康的改变之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