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连快乐都给不了孩子还做什么父母?!》

(2010-12-25 06:46:59)
标签:

少儿

韩雪

北京

专家面对面

郑委

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

教育

分类: 爱与幸福知识类

《你连快乐都给不了孩子还做什么父母?》

文:郑委

    

    这几天做了几场《专家面对面》的活动,其形式是专家现场与大概20-30个家长面对面交流,每位家长事先填写好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和需要问的几个棘手问题,专家现成给每个家庭做出分析、判断和简单指导。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其一,这种方式比授课更有挑战性,专家需要再最短的时间内分析和判断出家长的类型和问题的所在,考验的是专家水平,我乐在其中。其二,上课只能讲共性的知识,而“面对面”这种方式却能一次性给很多家庭做出个性化的指导。其三,每个家庭的问题都不止一个,但听完专家给很多家庭问题的解答时,对每一个家长都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借鉴。

 

    在这几次面对面的活动当中,有一类家长,满脸忧虑,通过和他们的沟通并分析他们填写的调查表,让我感觉到他们的孩子根本就不快乐,家长们,你试想,一个每天都不快乐的人怎么能每天饱满的工作学习,如何每天积极向上呢。在面对面的活动上,我毫不客气的对这类家长说:“你连快乐都给不了孩子,你配做个父母吗”说这样的话着实不客气,但我就是故意用这样的语气来警醒那些“把孩子搞得每天都不快乐的家长们”,不要再怪孩子了,想想自身问题吧!

 

    做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快乐起来,帮助孩子首先处理孩子情绪,处理孩子情绪首先是让孩子心情顺畅、快乐生活。

 

    韩x是我北京智慧家长训练班上的学生,学习已经结束了,她还坚持参加各类俱乐部组织的活动,《专家面对面》她每次都来,这一次的专家面对面活动,让她收获了很多,收获最大的就是“让孩子快乐起来”,以下是她写给我的邮件,值得家长们深思。

    

 

《孩子需要包容和理解》

北京:韩x 

 

    面对儿子接近两周来特别浮躁的反常表现,我从开始的冷静旁观、到暗示提醒、再到老师投诉学校表现后的轻度烦躁、直到昨晚的几近崩溃,我觉得我已经快要受不了了,而且好像要失去信心和信念了(郑委老师:这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遇到问题时,自己不会控制自己情绪和心态,不好的情绪和心态会让问题越来越难解决,更为可怕的是,新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会让问题越来越多)

 

  之前还曾经跟马老师沟通,总结下来大概是近期进入期末阶段,几乎是隔几天的一次考试,确实很折磨孩子,毕竟刚上一年级,所以有情绪正常。我也没有特别压他,盯着他复习,就顺其自然。但直到昨晚,他稍不满意就哭闹,数学题没做完、做错了都不想弄了。面对他的哭闹我为了让自己不发脾气,就找理由倒水要从他房间出来,可他就是不让我走,出来了几趟他也要把我拉回去。直到最后,我感觉自己真的快要绷不住了,就穿上衣服夺门而出,我在楼下走了一圈,心里空落落的,还惦记着他,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郑委老师:韩雪进步了,进了一大步,不会解决的问题先离开现场)回来后发现在阿姨的引导下,作业做完了,但面对第二天的语文考试,什么准备都没有做。算了,不弄了,让孩子睡吧。晚上,找出郑老师的书和上周末王校长讲的沙龙笔记、在反复思考,抓什么、放什么.....

    

  今天早上有点焦虑的我又来听了郑委老师的专家面对面小型讨论沙龙,听郑老师分析别的孩子的问题,想着我儿子的情况。听到郑老师跟一位家长说的话,让我感受很深:“孩子不幸福、不快乐,气不顺,什么也搞不好。”这句话真的点醒了我,孩子就是情绪不好,气不顺,我为什么不能多理解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呢?

 

  静下心来想一想,昨晚有几件事是他情绪问题的原因:1、学校的学习压力包括可能的纪律问题遭到批评的压力。2、接连几天睡得有点晚,困了。3、因为对奶奶和妈妈说话有不尊重,按照之前的约定取消了圣诞礼物。尤其是圣诞礼物的取消,毕竟盼了那么久。虽然在和他约定之初就有点担心是否合适,但毕竟他同意了,已经约定了,而且也提醒过,给过机会。今天跟郑老师一请教,郑老师说太重了,其实只要做几个类似蹲起就行了。想想也是,其实就是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就够了,如果让孩子觉得是这么严重的处罚,未来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的。按照郑老师的建议,下午放学后,我和他说:“今天郑老师说妈妈了,说扣掉圣诞礼物这个处罚太重了,其实只要做几个全蹲起或者俯卧撑就行,你觉得呢?”他听完,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说:“你知道昨晚我多伤心吗,哭得眼泪都没了(有点夸张)。”(郑委老师:孩子多么不容易,其实并不夸张,人家用得完全是夸张的修辞方法)我赶紧说:“妈妈已经知道这样不合适了,礼物还给你买,我们约定好以后再有类似的行为或者言语,就做全蹲起就行了。”“那要是我还犯错呢?”孩子充满了不信任,其实我明白隐台词就是,你是否还会扣我的什么礼物。我从心里觉得真的给孩子造成了伤害,真的觉得很难受。(郑委老师:这一段落让我感觉到韩雪遇到事情开始学会先分析问题,后处理问题了,我很欣慰,希望韩雪坚持!)

 

  本来想让他定开始写作业的时间,但我忍住了。于是我和他一起躺在床上,我也没有刻意地找话题,看到他自己削的梨,还切成小块,就鼓励肯定了他,说:“妈妈都没想到,秋秋自己切的这么好,而且很细心也没有切到手。能给妈妈吃一块吗?”孩子毫不犹豫地拿起一块塞到了我的嘴里,我吃着说真甜。其实我心里还一直在想着放学时候和数学老师的沟通,老师说因为孩子课上做小动作,今天是让他在前面站着听讲的,而且说孩子的听讲是有问题的。我一直在想怎么和孩子开始沟通这个话题呢,他要是抵触呢。于是我就借机跟孩子说:“秋秋,妈妈觉得你上一天学挺不容易的。”他一听,觉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这么说。我接着说:“今天数学老师告诉妈妈了,说让你在前面站着听讲的,我觉得你当着那么多小同学站在前面肯定特别没面子,特别难受。如果是妈妈在单位受到这种待遇,肯定就没有勇气去上班了,但你竟然坚持去上学,妈妈很佩服你。”他听完,好像也没有太多的表情,但小话匣子打开了,跟我说你知道吗妈妈,今天一共有五个小朋友在前面罚站,竟然还有数学课代表和平时表现很好的女生呢。我问他为什么被罚,他说是因为弯腰在地上捡笔帽。我赶紧说:“你看,这次捡笔帽被当成小动作,上次挠脑袋被批评乱举手,你就不能忍一忍吗,因为这些问题挨批评,多冤呀。”他也撇撇嘴,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接着我又针对今天的语文考试成绩,鼓励他,告诉他没想到考这么好,因为没有复习,妈妈以为也就考60、70多分呢。从现在开始好好复习,期末肯定能考得更好。

 

  直到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孩子才开始写作业,但明显状态很好,面对默写的词,我说:“妈妈相信你会把字写漂亮,最后妈妈检查,在我检查之前,秋秋肯定会把自己觉得不漂亮的字重写一遍的。”中间他老要我看,我就说不看,相信秋秋自己能写得好。结束了,他认真地检查了所有的字,自己还说这个不好看,那个不好看,都擦了重写了。然后是改卷子、读书,自己在房间头一次读得这么有感情,声音这么洪亮。然后数学作业也做完了。这就是气顺了,心情好了,效率自然而然也就高了

 

  晚饭后去小朋友家玩了一会儿,因为数学老师说针对之前练习中的错题,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做点。于是我就运用起了“习学”。我让他当老师,教我一些我不会的题。我把题目写在白板上,他特别认真地给我讲了起来,我还故作不明白,看他是否真的掌握了。他一副老师的态度,还拿出小贴奖励我。一道、两道、三道,他竟然要求多讲几道。我假装不愿意,说不想学了,累了,他还教育我:“那你长大了什么都不会,可别后悔。”借着他讲的好的基础,我赶紧说:“老师,您的老师是谁呀,她给你教的可真好,所以你才给我讲的这么清楚,她肯定是一位很棒的老师。”其实我是想借机缓和他和数学老师的误会,就是因为上次课上他挠脑袋被老师批评,他近期一直有点抵触数学老师。他也很骄傲地说:“是李老师。”我又赶紧说:“你们李老师教的可真好,你可得跟她好好学,回来好接着教我。”孩子高兴极了,直到我说不讲了,他还意犹未尽呢。还一直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觉得我讲的好,为什么说我能当一个不错的老师。”这个方法我要坚持,给孩子学习的动力。

 

  晚上睡觉了,躺在床上和儿子聊了半天,他也特别愿意跟我聊。面对白天马老师给出的建议,找一个安静点的环境写作业,我也跟他说出来了这个方案:“从明天开始放学后去爷爷家写作业。”因为爷爷、奶奶、阿姨和弟弟平时都在我们家里,所以家里有点乱。他也欣然接受了。

 

  他睡着后,我久久睡不着。想着这两天反差这么大的儿子,作为父母的我们,真的要好好反省一下我们的言语和行为。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孩子真的不容易,我们应该时刻张开我们的怀抱,把我们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给与孩子,尊重他、信任他,给孩子时间,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郑委老师:韩x进步了,但我从韩x的文章中也看出了韩雪需要进步的地方。第一,信念不能在嘴上,应该在心里,如果信念总在嘴上,那就变成要求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不喜欢了。第二,心思都在孩子身上,我相信这一点做的很好了,但还根本不到位,没有发生质变孩子就不会发生核心变化,这一点韩雪可以找马老师沟通。第三,不要怕孩子出问题,应该盼望孩子出问题,这一点,韩x应该明白吧,不明白,找机会我再和你说,你太怕孩子出问题了,这种心理导致孩子总被包办或者操纵。

                                                                                                  

 

 

遇到问题想咨询的家长朋友,可以打电话010-68415548,51901821索取家长调查表(三类)表格,仔细填好后,我根据表格情况有了初步判断后,再咨询和参加相应活动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