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们,请不要迷信智力》

(2010-12-23 06:50:40)
标签:

郑委

家庭

家长

少儿

特尔曼

美国

非智力因素

智商

教育

分类: 常见教育误区类

《家长们——请不要迷信智力》

文:郑委

 

     家长现在普遍对智力水平的培养和早教存在很大的误区,请大家牢记以下几点:

 

    1、智力中某一项能力强不代表整体智力水平高

    智力水平中,并不是某一项能力强就代表孩子整体智力水平高,我非常讨厌那种高举“孩子几岁能记住多少个汉字”、“孩子几岁就能背诵唐诗三百”就是天才理论的培训机构和无知家长,目前在我国早教和幼教行业非常流行:拿智力因素中的某一项尤其是记忆力超群来说明孩子智力水平高,并由此说明孩子可以成为人中龙凤。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幼稚的”!

 

    智力水平高是孩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综合能力水平高,才能说明孩子的智力水平高。

 

     2、智力水平的核心不是知识储备多少,而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智力水平的核心不是知识储备的多少,很多家长把“智力水平”和“知识储备”画等号,认为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就能知识储备多,其实不然,一个人读了很多的书,但不会用,被广泛称为“两脚书橱”的“酸秀才”,根本不会创造社会和精神财富!我曾经讲过,一个孩子在7岁左右的时候,智力已经发展到全部智力的70%左右,剩余的30%在35岁之前基本发展完成。因此,家长们不要把知识和智力水平画等号,需要家长铭记的是智力水平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水平,也就是孩子“会不会想问题”,是否“主动动脑子”。家长培养孩子智力水平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关键点还有两个,一个是判断力,一个是实际动手能力。判断力是思维的结果,动手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

 

    3、智力不是孩子成功的唯一因素

     190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提出和完成了一个风靡全球的新概念──智商(IQ),长期以来,人们受该理论的影响,进行智力测验,预测人生,虽有一定意义,但却对很多人造成了很多伤害。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也热衷于给孩子测智商,其实大部分人的智商都介于100-120之间,智商不是孩子成功的唯一因素,其实也不是核心因素。

 

    1921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用智力测验的方法选拔了1528名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并对他们的成才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追踪研究。由于当时刚刚提出和流行智力测验,因此,特尔曼最初的假设是为了证明一个人的智商(IQ)是导致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1928年,他对这批孩子进行了一次家庭和学校调查和采访。1936年,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特尔曼利用通讯调查的方法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和人生发展情况。1940年,特尔曼把他们召集到学校,进行了集体座谈和各种测验。从1940年到1960年的20年间,特尔曼每5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通讯采访。1960年,特尔曼逝世后,心理学家西尔斯前仆后继,接着研究,将该试验一直推进到了1976年,这些儿童都已进入老年(约60多岁)。

 

    结果发现: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在到中年或成年时,情形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乐观.他们之中,确实有20%的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60%的人却成绩平平,更有20%的人流到了中等人以下。这说明智力又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和充分条件;然而,当对他们中的成就最大的20%的人与其中成就最小的20%的人相比时发现,他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却在于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的不同,其中成就最大的这一组人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拥有一种共同的个性,即他们的谨慎性格、进取精神、自信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等。由于这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因此,这引起了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高度重视。

 

    4、智商高不一定是天才,智商高不一定成才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智商高就是天才”,其实不然,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查子秀等人对50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发现他们有5大共同特点:一,认知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二,思维敏捷,有独创性;三,感知觉敏锐,观察那能力强;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优异;五,进取心强,自信,有坚持性。请家长们注意,其中二、三、四属于智力范畴,而一和五属于非智力范畴。如果你的孩子真正的是智商高的群体,家长你希望他有成就,请你既要注重智力因素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国宋朝有一个孩子叫方仲永,5岁就会作诗,而且作得相当不错,远近闻名,应当说这个孩子的智力水平不低。但由于其父没有继续给以良好的教育,而是带着他“云游四乡”,表演作诗,当“摇钱树”,到十二三岁时,所作的诗就大不如前了;到了20岁,就“泯然众人矣”,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据记载,清朝戴震,9岁时刚会说话,其智力水平应当说是较低的。但由于后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本人又勤奋努力,后来竟然成为博学多才的数学家、哲学家、地理学家、训诂学家、教育家。

 

    家长们你的孩子智商高不一定成才,你的孩子智商不高也不一定不成材。

 

    5、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是孩子成才和成功的基础;

    中国有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就是指智力因素,为什么“反被聪明误”呢?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差造成的。

 

    家长朋友们:不要迷信智商,因为“智力正常,个性成才”,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和优秀的人都是非智力因素强的人,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除智力因素之外的素质:动机、目标、兴趣、意志力、控制力、上进心、责任心等。当然,如果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强。那孩子成功的几率更大,但只是智商高,很难成功和优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