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委老师:我一直在等着薛向群的征文,因为我在西安每一次的智慧家长培训班和志愿者讲座她都参加,她一点点的理解和体会终于修成正果,我看到的是一个自然型父母向智慧型家长转变的全过程,祝贺向群!我想说:其一,听过我讲课的家长都说自己改变观念了,其实有很多是“嘴上转变了观念,心里并没有转变观念”——向群改变了;二,很多家长的核心问题是“对孩子不信任”,导致孩子不自信不上进,“家长要对自己有信念,对孩子有信心”——向群意识到了;三,家长们学习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内化知识”——向群一次一次的重复学习——她做到了,这样的学习精神值得所有家长学习;
向薛向群同志学习!
《我家已经改变了》
——一次正确的选择
文:
西安薛向群
从五月的沙龙到现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的家很平静,我没有再去寻找教育女儿的方法,但是从这学期一开始,确实觉得女儿变了。我的心情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想想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从心底里真正接纳了女儿,能够包容她、理解她了。
前天晚上听了郑老师的志愿者讲座,昨天听了一天的“智慧家长培训”课程。终于搞明白原因了。原来,郑老师的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在心里,在生活中不自觉地去运用。经过反复回课,把原来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排挤出去了。心真的静下来,对孩子不再去要求,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她,就是对她的笑,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心里没有了压力,没有了要求,得以真正的放松。经过听课—运用—效果不理想—反复—再听课—再运用—收效不大—反复—再听课。一年了,今天终于觉得自己悟到了,到底什么叫做:“把责任还给孩子”。一但自己不去背负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时候,才会感到浑身真正的轻松。等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心不再焦躁的时候,才会想通一些东西,明白一些道理。其实道理都很简单,就是一句话的事,但要真正地领悟它,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了。
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从开始学习到现在,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而现在什么方法也不用了,反而收到了好的效果。仔细想想,关键就是“观念”问题。以前,脑子里的“观念”没有变,心里还是对孩子有要求,尝试各种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达到自己心里她设立的要求,现在,要求没有了,方法也不用了,看到的是孩子真正的能力,不论能力大小,能够真正地悦纳她,心态平和了,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好转了。
第一次听郑老师的课:“从自然型父母向教练型家长转变”,明白了“爱是需要学习的”、“会爱才是真爱”。接受了郑老师的观点就报名参加西安第二期家庭指导师培训,学习后明白了很多道理,觉得茅塞顿开,对家长教育工程体系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听完课回家的时候,开着车、听着音乐,心情格外地好。以为自己一下子就改变了观念,找到了方法。自己不再给自己增加压力,而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孩子。孩子的成长是要靠她自己,我再着急也没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去帮助她,而不是不断地要求她。随后的40天里,通过学员们开沙龙,互相交流、互相监督,自己努力地去改变自己,改变心态,用学习中的一些方法去实践。刚开始效果非常好,自己对女儿说话的口气变了,家庭气氛和谐了,听不见我整天地唠唠声和催促声了。可是过了两个月,一切又慢慢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原位。为什么我的努力没有了效果?原因是我一直在找一种方法让女儿能够达到我心中的要求:早上自觉起床,放学后自觉写作业,字迹工整、又快又好。一年级的孩子能迅速找到学习方法,不用我操心。能够自觉地去练钢琴,不间断地练习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我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太高了,一年级的孩子怎么能达到?她表现好的时候我心花努放,做得不好的时候我又开始烦燥了。尤其是练钢琴,我又开始训斥她了,女儿的眼泪又开始吧嗒吧嗒地往下落了。生活又退回了原位,原有的一点点进步又重新复位。
第三期的家庭指导师的回课又让我再一次充电,再一次打起精神,让自己在滑向后妈的路上急时回头。郑老师这次的课与上次的不同了,他改变了讲课的模式,为了让我们能更容易理解,从最简单的做起。别的家长瞎搞,把孩子搞得一团糟,我们如果不会教育孩子,就什么也不要做,孩子自然就会好。生活中很多简单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是我们自己想不通。
我和老公的感情非常好,仔细想想道理很简单。从结婚开始,我对他从来没有过任何要求、任何约束。他的应酬很多,晚上基本不在家,而我对他非常信任,从来不乱猜测、怀疑他,更不会去质问他。两个人还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不分谁对谁错,就事论事,从各个方面想办法宽慰自己,去理解他。可对孩子呢,总是这样那样的要求,觉得她什么都应该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一天到晚唠唠叨叨。总结原因,是自己的角色没有转换过来。孩子出生的时候小,没有什么思想,生活上需要我的关心和照顾,一切按我的要求去做。可是她一天天地在长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思维力和判断力,而我已经习惯去左右她,控制她。孩子已经具备了走的能力,而我不让她独立行走,还是硬拉着她,将来只能是两个结果:要么是瞎子,要么是残废。但是习惯了要求,要一下子完全放弃要求也不太可能。但是可以慢慢降低要求,把责任一点一点还给孩子。最关键的是要悦纳孩子所做的一切。对她少一份关注、多一些关心。自己是全职妈妈,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了孩子身上,容不得孩子犯错误。慢慢地,我发现转移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心思不在她身上了,不过分关注她了,反而看到她在一点一点地改变。早上再也不用我没完没了地催她了,6:45准时起床,洗漱完毕看一会儿书,吃完早饭7:30去上学。放学回家后自觉地写作业,写好的作业都整理好让我签字。在我最苦恼地弹钢琴问题上,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女儿学琴是在去年七月份自己要求学的,尽管答应我们不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能坚持下去,但对于一个六岁半的孩子来说,她哪能清楚摆在她面前的到底是怎样的困难?为了练琴我生了不少气,她也流了不少眼泪。我内心无数次地想放弃,但还是一次一次地去逼她。在我的压力下,她学习的进度很快,一年的时间,本来今年暑假准备考三级的,但是我们全家去美国玩了一个半月,一天也没练琴。很多孩子一段时间不练就从此放弃了。起初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也做好了心里准备,没想到回来后她一点儿也没退步,反而比以前练得好了。我赶快趁热打铁,买了她喜欢听并且现在正在练的《小奏鸣曲集》和她最崇拜的朗朗的演奏会的CD,有空就放给她听。音乐的熏陶作用还是挺大的。她不再流泪了,看着没有压力的她一边听音乐一边哼唱着乐谱,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第四次的回课,《智慧家长培训班》让我明白,我之所以改变,原因是我相信了孩子的能力,不论她能力大小,做得结果如何,我都可以去接受。我不在害怕孩子摔跟头,充分放手,远远地看着她,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伸一下手。无论孩子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心静下来了,智慧自然就产生了。
一次次地回课让我慢慢消化了学习的内容,真正懂得了“把责任还给孩子”这句话的含义。一个人只有观念变了,其它的才会随之改变。我以后可能还会反复,但我相信,只要这个“家”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多热心的人和指导老师会不断地帮助我,让我的家走向幸福。
西安薛向群
郑委老师:永远祝福薛向群全家家庭永远快乐和幸福。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通过短信、qq群或者在这篇文章后留言,祝福薛向群全家幸福。
对了,忘了说了:“下次去西安,薛向群同志要开着她的路虎来接我,哈哈,我也要威风一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