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委老师前言:最近花很大的精力培训很多在校师范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感触良多!我突然意识到,师范类的大学生的培训非常有意义:其一,挑选并培训出的师范生——我称之为“学习顾问”,可以真正走进家庭中,在指导师和家长的指导和配合下,让孩子全面提高。其二,师范生以后都可能从事教育行业,他们提前学习我们的知识和方法,等他们走到教育工作岗位上后,会影响和改变更多的孩子;其三,“学习顾问”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行业,促进大学生就业。下面是几个学生的感受,家长们,如果有这样的学生你愿意把他们请回家成为孩子的“人生保姆”吗?呵呵!
培训感想
一 以进“煤矿”的心态走进了“金矿”
刚开始来培训就是抱着一种来打工做兼职的心态,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教机构,只不过讲的不是教科书而已。但听了郑老师的一节课之后就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学习方法上的,更重要的是作为老师如何教,作为人如何活。郑老师口中的小公司在我眼里就像一个金矿,里面有许多知识是值得我深度学习与思考的。
二 有幸福感的事业
听完第一次课,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个工作而是一项事业。这是一个可以为之付出最大努力的事业。这个事业不仅会给我带来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人有幸福感。就像郑老师讲的幸福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心态。俗话说助人为乐,那如果把帮助孩子帮助家长作为一种事业那一定就是幸福了。刚开始读师范时其实对当老师没有多大的感觉,直到有一天专业的老师说:当我们在教书育人的时候能成为一些孩子的贵人,改变他们的的命运,那这个老师就是成功的。我就想,我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孩子的贵人。现在我觉得咱们做的这些活动就是在改变学生与家长的命运,成为他们的贵人,帮助他们从泥沼中走出来。这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三 最后三点小感受
——主要是从郑老师身上感受到的。
1
古人说了许多至理名言。
第一堂课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学习,答案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学习知识,“习”就是勇于实践。这是古人的总结,但现代人都误解了“习”的含义,所学习出了许多问题。另一个名词解释是“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从善也。而现代的家长“上不施”,就想让孩子“效”出来,而且家长越来越忽视育了。
2 教学过程中处处都是心理学
例如讲信念时,帮孩子树立积极心态就运用到了心理学中的期待效应。还有督促孩子检查作业时运用了厌恶疗法等等。
3 严密的思维模式
解决每一个问题都是有方法的,虽然方法不固定,但有时候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能把每个环节都想得很周到,把过程想得很完整。而到自己是却漏洞百出呢?这是一个需要好好学习的能力。
4 跳出中国教育的固有思想,看出当代教育中的漏洞。
郑老师也是在中国固有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成长的,但郑老师能不被这些思想束缚,跳出来,看出当代教育的漏洞。例如,老师常跟我们讲:有问题要赶紧问,问题不能隔夜的!如过长时间的听这样的话人会产生思维定势,认为这就是对的,但有时候要学会跳出这种思维定势,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遇到了就必须马上解决,把问题记下来才是关键步骤。如果一遇到困难就问老师,就会失去许多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以上是我的一些听课感想,也许写的不是很深刻当年我会继续努力的。我觉得这两天的培训对我们这些师范生非常受用,学到了许多知识,以及思想。谢谢老师这么辛苦的给我们培训!
培训感受
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培训,所以刚见到老师感觉有些生疏,但这种感觉伴随着老师生动幽默的讲解很快就消失了。
总的说来老师提到的有些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但对于我,更多的是一种感同身受、深入我心的认同。虽然表面上我只是微笑着轻轻点头,但心里已经波涛汹涌,赞同不已。几乎老师讲的每一件事我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对照,很惊喜的发现,原来还是有人在价值取向上与我不谋而合的,这也让我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家简单的教育机构。
也许每一个认真听完老师培训的同学,都会希望能够成为这个机构的一员,当然我也不例外。仅仅是知识普及式培训就让我受益匪浅,有如一次身心的洗礼,其实,生活对于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感谢老师的用心讲授,虽然知道一屋子的人不可能每个都成为这里的工作者,但他还是很诚恳的将那些或知识,或人生感受,或经验送给了在座的每一个同学。
能够感同身受是因为我的自身经历也是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好例证。老师讲到的父母教育方式使我不禁想到我的母亲,心里也更多了一份对母亲的感激。从记事起,母亲便叫我独立的做各种家务,从收拾屋子、擦桌子、擦地板到洗衣服、间苗、做饭;样样家务,从里到外都要做一遍,有时还要拎着小桶和妈妈去地里施肥。当我拄着比自己还高的墩布喘气时,在洗衣板上搓着比自己都重好几倍的冬日棉衣时,心里总是怨恨妈妈的。但是现在想来,却是有些骄傲的,因为从那时起,我就拥有的其他孩子不曾拥有的能力与毅力。我的父亲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就因为车祸离世了,家中生活从此一落千丈,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我也更加独立了,作为家里的老大,一种责任感在心底不断的蔓延着。也许我是90后中为数不多的没被父母宝贝似的宠坏的一个吧,我是家中老大,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母亲和继父每日为生活奔波,“被宠”只是一种奢望,而努力的为这个本不幸福的家做点什么,才是我唯一的追求。
老师也讲到了责任心,对父母的责任。在我看来,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负责,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你要去做的一件事。以前,我也感觉自己很爱父母,但上大学后,回家次数少了,到家后也变得很懒惰和消极,家人也因为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对我特殊对待着,每项家务,妈妈都对弟弟妹妹进行了指派,完全将我忽视在外,我知道是妈妈想让我休息,但这样,游手好闲的我并不感到快乐。再回家的时候,我还是坚持和妈妈一起去地里除草,虽然很累但妈妈的笑脸让我知道这才是爱她的真正途径,帮妈妈顿做饭,陪妈妈做些家务,远比让她孤独的工作,却在她又累又烦的时候冷冷的送她一双皮鞋实际的多。在老爸吃饭时帮他盛碗粥,劝他多喝点粥少喝点酒也比突兀的送他一条皮带要暖心的多。忽然感觉很可怕,只是两年的大学生活,竟让我离生活的真谛越来越远了,差一点被这个物质的时代腐蚀了,直到那天重拾令我无比熟悉的家务时,我才猛然惊醒,一直忙学习忙兼职工作的我,竟冷淡了亲情。因为是重组家庭,在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是下矛盾重重,现在的我,也在尽力的让它变得幸福,也忽然明白,亲情一直在我左右,只是我从没想过要去抓住它。
我在高考完的第二天就离开家出去找暑期工作了,也是为了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那时是高中生,没有人脉,没有经验,只能一家店一家店的问,五天后,终于有家肉饼店的老板娘留我做了服务员。第一份工作往往是记忆最深刻的,店里工作量很大,很累,但着实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更宝贵的是我在那里读到的一个个不同的人,和他们难忘的友谊,老板娘在我离开之前的那晚,竟为我举行了庆功宴,既是庆祝我高考取得文科状元又是为我送行,也不舍的提到我是她碰到的最满意的一个暑期工了。殊不知,她和店里的每个员工,也成为了我生命中永远的美丽回忆。
我的大学生涯和打工生涯也就这样拉开帷幕了。开学后,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我广泛的尝试了各种兼职,虽说每一处都用心去做,每一项都获得好评,但新鲜劲儿已过,便也冷静下来,想要重回自己的专业,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在大一的寒假,我在家中自己开办了一个名为“爱学习”的补习班,我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孩子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努力的挖掘他们的长处,让他们至少觉得是快乐的,然后才是知识的学习,先做人再做学问,这些细节已经被很多功利的老师抛弃了。
当然,我也一直有自己的教育理想,那就是开一家孤儿学院。但那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因为喜欢与孩子沟通,交流,所以希望自己所做的兼职和以后的工作都能是与此挂钩的,经过这次培训我发现又一扇门向我们打开了,我也会不断努力,为了将来,更为了现在。
以上是我参加培训后的感受,再次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次难忘的培训。
我愿意陪着孩子们长大
因为离学校近,所以走回学校,一路走一路高兴,心情大好。
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上课,或是交流。整个过程,随着郑老师的讲话,我想了很多,想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想我那么多的艰苦卓绝的考试,想我现在的状态,想我以后的目标。觉得豁然开朗。感觉自己马上要参与到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中,自我满足感迅速膨胀。
我就是郑老师说的那种典型的中等生,一路磕磕绊绊走到现在,回想起来,这十多年的学习生活还是很幸福的。我在农村长大,和伙伴们一起走过了幸福的童年,父母从来没有为我的学习操过心,直到现在,准备考研的方向都是我自己决定,父母从来不过分干涉,只是给我他们的意见,最后拿主意的总是自己。我不敢说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多么成功,他们给了我和睦幸福的家庭,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主选择权,让我成长到现在,真的体会到我比现在的孩子们幸福太多!
没有很多同伴,被父母娇宠,整日在大人的世界里生活,现在的孩子背负的期望太多,快乐太少。我曾经看过一部叫“孩子王”的纪录片。主角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孩子们有属于他们年龄阶段的处理方法,令观看纪录片的家长们特别意外,他们觉得,他们面前的孩子不是那样的。孩子们不断成长,不断增长着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必须与同伴相处才培养出来的。现在的孩子都很孤独,在家长的说教下成长,根据他们的价值观认识这个世界,没有自己判断是非黑白的机会,就这么孤独的长大,多么可怜!
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很早时候就提出了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德育是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但现实中,德育占的份量越来越少,家长关注成绩远远多于关注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但最终导致孩子们人格发展不健全,而童年时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又是很难改变的,这样的孩子,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一旦走出家长的庇护,怎么能适应社会生活呢?
我的专业是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我们总是强调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却没有关注过孩子们学得是否快乐。尤其是很小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甚至是觉得痛苦,他未来长长的学习之路怎么能走好呢?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是帮助孩子有效学习的最好途径。我理解的学习顾问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帮助孩子通过同伴交流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从交流互动中体验学习必要的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从而形成价值观;另外,通过与孩子们的沟通,了解他们存在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难题,在专家的帮助下让他们利用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学习。学习顾问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愿意用我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把这份工作做好。我相信,我可以把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