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记得,1997年,师范一年级,刚实习回来的师兄师姐们来给我们这些新生传授实习经验。我问了师姐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毕业以后到大山里教书?我已经不记得师姐是怎么回答我了。而当时的我,内心憧憬着和某些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毕业了要去大山里,默默地为教育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2000年的暑假,师范毕业分配,天随我愿。我被分配到了距离梅城的家十几公里以外的长沙镇,而又距离长沙圩镇外十几公里山路的大坑村小学。崎岖的山路、偏远的学校、艰苦的生活环境,让父母极其地担心,母亲甚至因为担心我而常常头痛、头晕。而我,只能安慰着母亲,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为了实现最初的理想和诺言,我坦然地接受了这个分配结果。然而,崎岖蜿蜒的山路,对于像我这样刚学会骑女装摩托车的新手来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所以,每个星期,校长那辆已不堪重负的80c重庆摩托车上,还得搭载上我这个分量不轻的乘客。
那是一个很淳朴的山村,村民零散的居住在各个山坳里,他们热情而质朴,对于我的到来显得很高兴。学校的校舍属于危房,是一间有着三、四十年历史的旧村屋,屋顶还是瓦面的。整个学校有六个年级,却只有38名学生(少得可怜的38名学生,比我读书时一个班的人数还少一半)。有些路途遥远的孩子,每天要急行军地走上将近两个钟头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他们早出晚归,中午在学校吃自己带来的饭菜。艰辛的求学路程,没有减低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向往和渴求,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动力。
山村学校的教学工作,简单而繁琐,不用应付大大小小的检查,没有热闹非凡的公开课,有的只是最单纯的教书、育人。因为学校有六个年级,却只有五位老师,所以大家一周都要上满30节课,我一个人要教三门主科,还要兼体育、美术、自然……办公室似乎没有存在的意义,每个课间休息,都是从这个教室转移到那个教室,然后继续上课而已。幸好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才那么几个,所以改作业倒不是什么负担。而到了家访的日子,那就是校长带着我们全体老师出动了。坐在校长的“小重庆”上,我们翻山越岭,下山坳、上岗顶。最远的一次,我们去清凉山上家访,那是住在海拔一千多米高的茶园人家,孩子们每天都要披荆斩棘的走上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而这样的山路也是家长在每个学期开始前,用镰刀清理掉杂草、枯枝才开辟出来的。本来他们应该是要去梅县的小学就读的,无奈学校离得更远,所以只能择校“就近入学”了。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更加被孩子们的这种求学精神感动了,也更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那次家访结束返校,已经快到午夜了。一路上,只听见摩托车发动机的突突音和减震器因为激剧地颠簸而发出的呻吟声。我不敢和校长讲话,怕他不能集中注意力开车,因为是从高高的清凉山上往下赶,车子下坡的速度很快,在崎岖的山路旁就是深深的山谷,一不小心就会翻落下去。也在担心着,万一路上突然窜出一只野猪该怎么办?每次的家访,总是披星戴月地回到学校,除了有孩子们给我带来的震撼,还有一路上的担惊受怕。
在繁重的课余,我还乐此不彼地忙碌着,因为我除了想教给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想让他们和城镇里的孩子一样,能在更大更广的人生舞台上去展现自己、挑战自我!为了参加一年一度的镇学校运动会,我凭着自己读书时在学校田径队的经验来训练孩子们。没有运动场,就在不到半米宽的、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上练习的弯道跑技巧,而直直的上坡路就是练习冲刺能力的好地方。山里的孩子的耐力特别好,所以再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在镇运动会上的中长跑项目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山里的女娃家务活都能干得井井有条,但是要让这些动作有些僵硬的女孩子们跳舞,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她们经过努力排练的舞蹈节目,在镇“六一”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演出时,大家都对这些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女娃们刮目相看……
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光总是快乐的——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教好他们,把自己学习到的所有都传授给这他们,而他们也尽力地对我好:从上学的路上采到的几颗野果子、摘到的几个野栗子,都会毫不吝啬地送给我尝尝鲜。当然,最感欣慰的还是看到孩子日趋的进步、家长给我极大的肯定……
为了不辜负孩子和家长们的希望,我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所以晚上在静静的夜灯下,我认真地准备第二天的教学和函授大专的入学考试。在大山里,没有炫目的城市夜灯,也没有热闹嘈杂的环境,夜晚显得非常的静寂,只有山那边农户家中星星点点的灯光和阵阵的狗叫声,在提醒着我不是孤孤单单的。晚上,伴我入睡的是天花板上老鼠富有动感的脚步声。而第二天的清晨,唤我起来的是窗外阵阵鸟叫声。在那清爽的阳光中,我一边呼吸着超级清新的空气,一边做做早操,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到来。冬日的午后,不午睡的话,我就带上函授考试的复习资料,和孩子们一起走上学校后面的山坡,在暖暖的阳光下一边复习,一边看着孩子们嬉戏玩耍,有些孩子也会来看看我读什么书,可惜他们看不懂。不过,我想他们也应该会觉得老师是挺好学的,希望能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因为学校的校舍属于危房,所以在学年快要结束时就要进行拆建了。在工人师傅砸下对校舍的第一锤之时,校长特意从十几公里外的圩镇上请来的摄影师傅才匆匆赶来,为我们六年级要毕业的孩子们拍毕业照,我也有机会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合影留念。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我们身后的桃花开得如此烂漫,而围绕在我身边的这群孩子们的笑脸也如同这桃花般……
http://s5/bmiddle/5f2440dcg6b865679fa64&690
在我们拍下这张照片之后,后面的校舍就开始被拆建。而这些站在我们身后的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如今也应该到了读大学的年纪了。但是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有机会去读大学吗?
http://s10/bmiddle/5f2440dcg6b8659605b79&690
在新学年开始后,由于撤校并班,大坑小学改为了教学点,我也就来到了镇中心小学,而现在调来龙小也有七年时间了,但我却忘不了那一年我在大坑的磨砺、成长……
九年的教学生涯,使我从一个青涩的教学新手,一路成长,到现在有机会参加这次梅江区的“名教师”培训,而在听了郭柏春教授关于“教师职业精神”的讲座以后,让我第一次有了把我的“大山教学之行”完成写下来的冲动!我在思索着,到底是什么让我保持着对教育的热情?到底我算不算一个合格的新时代下的人民教师?
今天,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
——听郭柏春教授讲课有感
在当今社会,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不可避免地浸透到教育这块曾经圣洁的田园里。教书育人,行为世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这些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侵蚀。那么,今天我们教师的职业精神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既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又无愧于我们的学生呢?郭柏春教授关于《教师职业精神》的专题讲座,对教师职业精神的价值、境界、核心及教师的职业责任、良知等各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使我对新时期的教师职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
郭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就是敬业,“敬”就是“修身持己之道,聚精会神务业”。
关于敬业,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教师爱业、勤业、乐业、精业、创业的基本品质。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就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职业精神,而其中敬业精神就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一、树立敬业精神的关键是依靠教师内在的品行修养。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道,不仅是要传授为学之道,更要传授为人之道;而最佳的传道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影响着学生,学生无不是在教师言传身教中得到潜移默化,逐渐成长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职业,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关联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责任心。
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都会主动、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都会凭借隐藏在内心的意识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永远不要忘记: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就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而且,对学生负责的同时,就是对自己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言传身教,有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感染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毕业分配到大坑小学时,我除了要适应这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担任一、二年级复式班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并跨级教三年级的数学。这样的教学工作对于新教师的我很有难度,但是学校的工作既然分给了我,我也就欣然接受了。每天,我都早早到班,领着学生早读;课堂上,我经常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爱上数学;课间、放学后,我总是陪着学生,给学生补差,和学生谈心。这些孩子们的家长常对我说:“钟老师,自从您来了以后,孩子的学习进步不少,也更爱学习了。”家长的赞许、孩子的进步,就是对我工作付出的最好回报。
三、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爱心。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爱生活,爱自己,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正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教师的工作繁多而琐碎,讲求无言的奉献。因为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当我看到学生获得成功后欣喜的笑容,当我看到学生寄来的贺卡上的真情问候,当我看到一届届的学生正成人成才……我感到无比幸福。所以,我们要爱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爱心,收获希望。
四、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进取心。
教师只有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机会,才可能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教师应该有一颗执着的进取心,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思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追求、探索新的合理的目标,积极进取,这样才能每天有一个全新而充实的自己,进步而不固步自封的自己,内涵丰富的自己。学生喜欢,自己也喜欢。同时教师要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素质是教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靠多种知识和智能综合而成的,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指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以学而不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思考和剖析。只有相信实践出真知,并且具有持久的耐力、毅力、才干就能提高,事业就一定会有成效。
五、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识。
“从教则安,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从某种角度上讲,功利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进,但如果过分处心积虑地在付出和回报之间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便又成为制约人的进步和发展的消极因素。如果功利意识浓,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就会使人消极低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满足不了个人的名利要求——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有的则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得好:“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当教师就需要培养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因为只有安心从教,才会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则,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让我们坚守那些可贵的教师职业精神,一起去努力,才能真正无愧于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